0220【開始洗腦】(2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6189 字 8個月前

眾士子看向朱銘,想要知道答案。

朱銘說:“諸位可曾讀史?曆朝曆代,若連續出現昏君,這個朝代的下場如何?”

“改朝換代是也!”令孤許道。

朱銘說:“改朝換代,隻是一個結果。國君不方,群臣勸誡。勸誡不成,希圖新君。新君昏庸,則國事愈發糜爛。百姓求個什麼?經商者隻想安穩做生意,耕種者隻求安穩種糧食。商稅過重,商賈怨懟糧賦過重,農戶怨懟。人人生怨,則天下皆反矣。奸黨盈朝,君子也會離心離德。”

此言一出,眾人驚駭,朱銘的暗示太明顯了。

盧衡問道:“相公是說,這大宋……”

朱銘說道:“天下萬民便如林中之竹竹子被壓得越狠,反彈起來就越有力。如果不能把竹子壓斷,竹子必可屹立不倒。爾等不知,京東路早已遍地盜賊。陝西的盜賊也多起來,有不少逃入山中。川南十萬夷人剛剛平定,我估計江南又要有反賊了。”

“江南富庶,怎也有反賊?”餘大淵問。

朱銘說道:“官家大興土木,令朱勔運送花石綱。那朱勔奸惡狠毒,若是盯了哪戶,隻要這戶靠山不硬,便以搜羅奇石為借口,衝進富戶家中敲詐勒索。兩浙與江東,每個月都有富戶破產。富戶都如此艱難,小民何堪也?或被征發為役夫,或被勒令采買貢,或是連人帶地被貪官強占。”

洋州士子還真不清楚這些,聽完都感覺不可思議,江南百姓居然比漢中還慘。

王昶問道:“州縣官員就坐視不管嗎?”

朱銘冷笑:“官家對朱勔寵幸之至,朱勔那廝,已經有調動南方廂軍運送花石綱的權力。此外,朱勔還蓄養私兵,早已形同造反,官家對此視而不見。兩浙、江東各州府縣官員,都要去拜見朱勔,自稱其門生弟子。若是誰敢反對朱勔,就不能在江南長久做官。”

“這……這簡直豈有此理!”令孤許覺得太扯淡了,甚至懷疑朱銘在說謊。

朱銘說道:“再讓朱勔胡作非為下去,至多再過三五年,江南百姓必定揭竿而起。這就是方矩論不便講的,君不方,臣不方,民必不方。而民心思方,求彼不得,隻能求己。一夫振臂,萬夫景從,禍事不遠矣。”

盧衡說道:“江南乃財賦重地,那裡造反作亂,朝廷派遣大軍征討,天下各州必然加稅。”

朱銘歎息:“首當其衝者,便是淮南和京東,那裡的百姓必定難以承擔。特彆是京東路,百姓已在負擔河北與京畿,若再供應大軍征討江南,恐怕造反百姓將此起彼伏。”

宋江隻是拉開序幕,方臘起義期間,山東、河北同樣在造反。

單論起義軍的數量,山東河北甚至超過江南。隻不過,江南有統一的領導,而山東河北各自為戰,最終被官兵給各個擊破。

也隻是擊破,並未真正消滅。

殘餘起義軍逃進太行山、沂蒙山等山區,一直到金兵南下都還在活躍。金兵比大宋朝廷更殘暴,逼得起義軍抗金扶宋,很多義軍首領都去投靠宗澤,或是以宗澤部將的名義打遊擊。

朱銘望著門外滔滔江水:“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如今是人道猖獗,窮者愈窮,富者愈富。而官家與奸臣,他們是最富者,卻還要掠奪小民家產。當那人道窮儘之時,天道必然應驗現世!”

眾人嚇得一哆嗦。

朱銘口中的天道,並非尋常所言天道。

損有餘而補不足是啥意思?就是底層百姓啥都沒了通過暴力鬥爭,從富人那裡拿回自己應有的東西。

令孤許問道:“就無法力挽狂瀾嗎?”

朱銘說道:“江南、河北、山東作亂,或許是能夠平定的。但平定之後呢?依舊會橫征暴斂,又將激起百姓造反。長此以往,連年戰亂,天下各州縣,又有哪裡能夠負擔重稅?”

眾人沉默。

朱銘這是在給他們打預防針,點到為止不能說更多:“我考探花郎,還做了朝官知州,自是想著能治理地方。我去濮州任,重新劃定堯陵禁區,讓堯陵附近百姓生活改善。又懲治劣紳,抓捕盜賊,方田均稅,緝捕妖道,清理廟田……如此種種,濮州官吏士紳皆被震懾,隻需我再做一兩年知州,濮州必然可以大治,商賈、士紳、百姓都能獲益。”

餘大淵拱手佩服道:“太守真乃能臣也!”

“能臣又如何?”朱銘氣得拍桌子,“我正準備大展拳腳,濮州各縣百廢待興,卻被一紙調令遷往金州。隻因濮州有好幾個大戶是蔡黨,我得罪了蔡黨便不能留下。那錢家之人,背負著幾十樁命案,官家親自派朝官去審,全都被無罪釋放了!”

朱銘雖然在裝模作樣,但有些情感是真實的,他此刻是越說越氣。

令孤許能感受到那種憋屈,歎息道:“都說大郎少年得誌,得官家賞識一飛衝天。卻不曾料到,大郎做官也這般委屈無奈,天下正直之士就不能施展拳腳嗎?”

“如何施展?朝堂裡哪還有正直之士說話的地方?”朱銘憤怒道,“如今是蔡黨與鄭黨相爭,正直大臣都靠向鄭居中。可鄭居中又是什麼東西?他自己以前就是蔡黨。他們兩個鬥起來,無非狗咬狗而已。即便蔡京哪天被鬥倒,鄭居中秉政又能好到哪裡去?鄭居中手下有王黼,今年把漢中鬨得沸反盈天的黃潛善,便是那王黼的心腹!”

一番話聽下來,令孤許有點心灰意冷,甚至都不想再去科舉了。

朱銘又說:“閔兄和白兄,跟我一起中進士。以他們兩個的才學,竟然連關試都考不過。諸位相信嗎?反正我不信。特彆是閔兄,家學淵源,關試內容他早爛熟於心,閉著眼睛也能考過的。無非是有人賄賂奸黨,占了關試的名額。他們兩個,還得我在官家麵前舉薦,才各自得了一個小官的差遣。”

閔子順和白崇彥是本地士子,眾人當然替他們不值,對朝廷君臣的印象也愈發惡劣。

隨之而來的便是茫然昏君,奸臣,亂民,士子們該何去何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