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兩腳踢翻塵世路】(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7146 字 8個月前

一件件禮物,被抬到七星書院,都是桂州官吏和富戶送的。

似乎覺得朱銘從中原來,什麼奢侈物品都見過,於是富戶們多選擇贈送土特產。

朱銘也懶得拒絕,隻當是收的束脩。

“老酒是什麼酒?怎每家都送一壇?”朱銘看著禮單問。

蔡懌、尚用之等官員也來慶賀,前者說道:“麥麴所釀,乃廣西特產,以桂州猶多。士紳之家,每歲必釀,婚喪嫁娶、招待貴客皆用此酒。”

尚用之說:“前番招待成功,便喝的是老酒。另有一種古辣泉,藥酒是也,出自山中夷人之手,色澤微紅,可防瘴氣。”

各種土貨禮品,朱銘都覺稀奇。

他居然看到了葫蘆絲,外形與後世大同小異,隻不過宋人稱其為胡盧笙。

還有一種盧沙,豎八管,橫一管,類似排簫,聽說是瑤族樂器。

禮品當中,以瑤貨居多。

瑤族在宋代多寫為“猺族”、“搖族”,桂林周邊的熟瑤,還沒納入官府統治,不需要交稅服役,因此跟漢民相處較為和諧。他們經常下山賣貨,商賈運去北邊售賣,算是各取所需。

讓張鏜、李寶、關勝等人,把禮物都搬到庫房,朱銘問曾孝端:“本地報名的學生有多少?”

“已有七十六人,”曾孝端說,“年齡最長者28歲,年齡最幼者13歲,甚至有就讀於州學和縣學者。”

當天,慶祝完書院落成典禮,朱銘開始了第一次旅遊。

走得不遠,就在七星山的另一側。

蔡懌、尚用之兩位驢友帶隊,朱銘領著諸多學生,坐船去遊龍隱岩。

可泛舟直入洞中,內部高大廣闊,洞頂隱有龍跡。

朱銘沒怎麼看出來,但蔡懌堅稱那是龍型,又有水光搖曳增強效果。盯著看了好半天,朱銘隻能承認那是龍,這樣才能匹配風景名勝。

行舟一箭之地,前方有洞門可出,半山腰遇到寺廟。

住持是個叫義真的老和尚,合十鞠躬道:“龍隱寺與七星書院毗鄰,今後朱山長常來喝茶。”

“好說。”朱銘微笑。

他並不憎惡任何宗教,前提是彆沾染太多世俗。

這個龍隱寺就不錯,並不修築殿宇,也不兼並土地。以岩洞為佛堂,靠收香火錢過日子,攏共也才幾個和尚而已。

岩壁鑿有佛龕,朱銘入鄉隨俗,也上前拜了幾拜。

隨即又去遊覽彆處,義真和尚指著岩洞的一角說:“那邊有登山杖。”

估計常有人來遊玩,龍隱寺準備了一堆登山杖,免費提供給遊客,反正他香火錢收得足。

朱銘和學生皆去取杖,蔡懌等資深驢友自是有備而來。

曾公岩等名勝陸陸續續都看了。

方廷實玩得很高興,他以前沒怎麼來過,頗有被拉下水做驢友的征兆。

範致明則是問東問西,在嶽州收酒稅時,他也喜歡到處遊覽,還把曆史人文也一起寫進書裡。

隻爬了一座山峰便天黑,山中亦有村社,眾人前去填肚子。

所謂村落,不過十幾戶人家。

但日子過得還可以,經常招待遊客,備下飯食賺些外快。官吏也不來盤剝,否則太守進山旅遊,上哪兒找地方吃飯住宿?

“汪汪汪汪!”

朱銘剛剛進村,土狗就叫喚起來。

狗也欺軟怕硬,看他們人多勢眾,隻遠遠齜牙狂吠,不敢衝過來咬人。

尚用之對這裡很熟,下午已派隨從過來準備。他們自帶酒水,在村中燃起篝火,村民提籃裝飯過來。

隨行之人,有會曲藝者,還唱起俚曲助興。

吃過飯菜,已晚上八點多了,居然並未結束行程,蔡懌又帶著朱銘去夜遊漓江。

這些桂州官員,可真特麼會享受。

他們早已準備好畫舫,船上還有本地名妓,諸多學生擠在艙內,就連那些太學生都歡快起來。

遊山玩水,總能讓人忘記憂愁。

幾壇老酒抱出來,眾人舉杯宴飲,繼而開始行酒令。

喝得半醉,蔡懌說道:“今日暢遊,成功還未寫詩。目下且寫一首,我讓人刻在岩壁上。”

“對對對,”尚用之連忙附和,還得意洋洋道,“桂州附近岩壁,我已刻了六首詩。”

好意思說,在旅遊景點刻字,換幾百年後要交罰款的。

本地學生,隻跟來幾個,此時都看向朱銘。

他們早知道朱先生精於辭章,這幾日也拜讀了大作此刻都等著朱銘露一手。

就連唱曲的名妓,都投來期待目光。

朱銘說道:“不敢弗諸君好意且拿筆墨來。”

名妓立即起身研墨,捧來紙筆盈盈相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