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薄情寡義(1 / 2)

長命女 我想吃肉 11270 字 9個月前

大軍尚未班師, 主將先被下獄, 政事堂也是臉上無光。黃讚找上蕭司空, 商議這件事如何收尾。

蕭司空的氣勢比起爭立太子的時候變了太多, 他的白頭變得更多、話變得更少,頗有些混日子的味道了。杜氏根深葉茂,雖連遭打擊仍然是當今望族,自桓晃下獄、杜氏被抓蕭司空的府上沒少登門求情的人, 他一概將聾作啞。大長公主在耳朵邊上念叨,他也沒有主動向桓琚表示要加重對杜氏的懲罰。

黃讚一向不滿蕭司空大權獨攬,在朝上總是儘力與蕭司空為首的勢力相爭。此時卻又希望蕭司空能夠再主動一點,不要讓他一個人忙成陀螺。

黃讚帶點暗示地說:“桓晃一案,政事堂也須有個主張, 聖人問起時才好奏對。”

叛亂已經平了,麻煩在蕭司空這兒就算解決了,後續怎麼處理蕭司空就不想管,慢吞吞地道:“聖人不是已有安排了麼?”

來得早不得來得巧,嚴禮走近政事堂就聽到這一句,脫口便將桓琚才乾的好事對兩位執政講了。黃讚眨了眨眼, 默默地看蕭司空, 蕭司空依舊是那副慢吞吞的模樣:“哦。”

嚴禮顧不得禮貌, 大步走進來,對蕭司空道:“司空怎麼一副事不關已的模樣?這是大臣該有的樣子嗎?”

放在以前, 他不敢也不會這麼對蕭司空說話, 蕭司空變了之後, 嚴禮的膽子也漸漸變大了一點。

蕭司空反問道:“那我該是個什麼樣子呢?”

“事情要是傳出去,聖人會被笑話的。”嚴禮加重了語氣。

蕭司空翻了翻眼皮,問道:“文書發出去了?”

“呃,還沒有。”

蕭司空打了個哈欠:“那不就行了?”

黃讚兩根指頭不停地敲著桌子:“那也要有個章程!”

蕭司空歎了一口氣:“年輕人,事緩則圓,稍安毋躁。”

嚴禮被氣笑了:“這不像司空會說的話。”

蕭司空反問道:“我該說什麼樣的話呢?你自己就不會生氣嗎?你能生氣,聖人就不能生氣了嗎?”

嚴禮一噎,黃讚眼睛一亮,笑道:“嚴尚書,就讓聖人生一回氣吧。文書還沒有發出去,不是嗎?”

蕭司空不想在這件事情上再費心神,糊塗成桓晃這樣的不多見,蠢成杜氏那樣的更是罕見,他們咎由自取,政事堂為什麼要再為他們費心?至於杜氏,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吃個教訓也不是壞事。

依舊是慢吞吞的口氣,蕭司空道:“安撫楣州為要。”另一件大事則是由楣州事件反應出來的,地方上勢力的膨脹,這就不止楣州一地,而是需要對全國進行審核、甄彆,蕭司空不會給黃讚、嚴禮把這一條也講出來。

嚴禮歎了一口氣:“司空以為我說的是什麼?補任的文書都被聖人給塗了。楣州刺史殉國,縣令也還缺著一個,再有一些官職也須填補。吏部連日忙碌,就為了此事。”

蕭司空道:“就當這文書沒有過,請聖人做決斷吧。”

嚴禮無可奈何地問蕭司空:“聖人發的這通脾氣,咱們就不勸諫了嗎?”

蕭司空笑道:“勸什麼?誤了國事了嗎?”

“壞了風氣……”

蕭司空模仿著桓琚的口氣說:“用杜氏就不壞風氣了?”

嚴禮啞口無言,蕭司空道:“好啦,忙你的去吧。桓晃的判罰也該下來了,不要多事。”

黃讚心道,【這可真不像蕭司空啊!以往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必然衝鋒在前,勸諫聖人,他可真是老了,失了銳氣。】

蕭司空淡淡地掃了黃讚與嚴禮一眼,又閉上眼睛,也不知道是睡著了還是在參禪。熬到了時候,與黃讚等一起用飯,吃完飯在正事堂走上幾百步,接著參禪。數到可以出宮回家的時候,慢吞吞地起身,也不乘馬,坐車回家。

蕭禮回家比蕭司空要晚,拿到了崔穎提供的供詞,再核實一遍,壓著怒火回了家向父親抱怨:“世上竟有如此糊塗的人!”

蕭司空道:“能犯案被捉到的,第一是蠢,惡反而在其次。每個人都讓你著急,你這個大理寺卿也就不要做了,免得氣死。”

蕭禮是為桓琚生氣,桓琚對桓晃抱有怎樣的期望大家都看在眼裡。一件去了就能將功勞當土特產帶回來的事情,硬是被桓晃辦成了如今的模樣。原因意是他要“孝”!還是對杜氏一個傻老婆子儘孝!

“他這般做,激怒了聖人,連聖人的名聲都被敗壞啦。”

蕭司空道:“我年輕的時候,比你如今還想雕琢聖人的名聲。”

蕭禮啞然。

蕭司空問道:“你打算怎麼判罰呢?”

蕭禮道:“兒以為,還是依法而辦最好。”

“那就這樣吧,你再想想,朝廷上接下來要做什麼?”

蕭禮道:“總不能是再清理杜氏吧?杜氏一族之前是跋扈了些,否則不能犯了眾怒,這件事委實冤枉。”

蕭司空罵道:“鼠目寸光!你就隻看到杜氏嗎?執政要看的是全國!”

蕭禮低頭想了一下,抬起頭來時又帶上了自信:“可是楣州?不不不,楣州已平,要派精乾的官員去安撫,這是一定的。嗯……啊!楣州之事起因是楊仕達這樣的地方豪強,楣州如此,其他的地方呢?”

蕭司空背著手踱步,心裡有點小得意:“不錯,知道就好。你說說,接下來要怎麼辦?”

蕭禮眉頭微皺:“難在選人,更難在……聖人有些,咳咳,其實用‘四凶’的時候,聖人的本心也是好的。”

蕭司空滿意了:“那就去好好琢磨,去吧。”

蕭禮緩施一禮,沒有對蕭司空講,這幾天他天天被大長公主念叨著要重判桓晃,但是他都沒理。大長公主對長子比對幼子要客氣得多,沒有按倒一頓暴打,隻是把他胳膊掐出了好幾塊青印。

~~~~~~~~~~~~~~~~

本朝道行最高的一隻老狐狸已將桓晃放到一邊,大理寺與兵部也將判罰結果給出——依律而辦。表麵上看起來沒有絲毫的問題,甚至桓琚也沒有當朝表現出咬牙切齒。次日,蕭禮給桓琚上了一道奏本,提出的就是地方豪強的問題,桓琚也將蕭禮召入兩儀殿,表兄弟倆一番長談。

桓琚頭腦清晰,思維敏捷,對蕭禮道:“你能見微知著這很好,治大國如烹小鮮,須徐徐圖之。”

【很有分寸嘛!】蕭禮放心了,笑道:“臣將看到、想到的說出來,如何去辦也還沒有萬全之策,全憑聖裁。”再看太子,也是神色如常。

蕭禮更擔心的是太子的反應,桓琚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做事很有分寸,太子正年輕,血氣方剛的時候,很容易過激。

桓琚道:“世上能有什麼萬全之策?做事第一條就是不要求全責備,否則能將自己給氣死!”小聲太子講解著為君之道,第一是不要苛責大臣,要求得太嚴了就容易逼得大臣們造假。

【這樣就好,這樣就好!】蕭禮放心地告辭了,【桓晃隨您怎麼判,反正不會出格的。】

蕭禮前腳走,桓琚後一句話就改了個腔調:“他是個謙和的人,脾氣有些軟,心是好心、道理也是好道理,做事也不能都聽他的勸。”

桓嶷心裡惦記著楣著的事情,順勢問道:“那楣州的事情,阿爹打算怎麼處置呢?”

桓琚笑道:“我不是已經處置了嗎?”他的怒氣在將桓晃削去宗籍、跑到吏部一通瞎塗亂畫之後也平息了不少。

桓嶷道:“這樣就能震憾不法之徒了嗎?”

桓琚道:“當然。”

桓嶷還不知道削宗籍的事情,隻知道桓琚跑到吏部胡作非為去了,小聲抱怨:“阿爹將凡帶‘杜’字的名字都抹去了,恐怕是不行的。大理隻依法而辦,震懾的效力也不夠的。”

桓琚冷笑道:“難道你爹就隻有這點本事了嗎?把桓晃的宗籍削一削,看還有人敢學他的樣子不!”

桓嶷臉上裝得像個沒事人,心裡卻非常的震憾:【原來還能這樣乾?!削宗籍可比塗了杜字要狠多了。將姓杜的名字都塗了,這也是“亂命”,削宗籍就不一樣了……】

桓琚道:“你看明白了嗎?學會了嗎?凡事呀,能依法還是要依法的,否則亂了法統,還有你什麼事?還有我什麼事?”

“是,”桓琚恭恭敬敬地應了,問道,“那桓晃能放回家了嗎?”

“當然!難道咱們還要養著他嗎?牢飯也是飯!以後讓他自己討飯吃去吧!”桓琚氣咻咻地說。

桓嶷小心地問:“那……三姨是不是能召回來了?楣州也太苦、太險了。”

桓琚摸摸下巴:“你自己問她,她恐怕是不會回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