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嬤嬤是故意開著自己的新車出來接她的,展示給烏雅嬤嬤看。
烏雅嬤嬤笑道:“你倒是很樂嗬,都坐上輪車了?”從太後宮裡到嬪位宮裡,於嬤嬤的品級其實是降了的——畢竟嬪位這裡最高的品級,也抵不上太後宮裡。
但烏雅嬤嬤看於嬤嬤眉眼間痛快多了。
到了她們這個年紀,就知道人要活一個痛快多重要也多難。
烏雅嬤嬤也替她欣慰,就道:“帶我進去給信嬪娘娘請個安,我奉命接小公主過慈寧宮去。”
薑恒正坐在床上,閒閒看兩頁書,聽說烏雅嬤嬤來接孩子,就笑道:“勞煩嬤嬤了。”
其實第一回太後來接孩子的時候,薑恒還有點吃驚的。
不是說滿月前的孩子最好不出門嗎?這宮裡如此寶貝孩子,太後更是如此,洗三的時候都不讓敏敏去走流程,生怕人多了嚇著她,又恐沾了水凍著她,想的比薑恒這新手母親還周到,怎麼這會子還讓人來抱孩子走?
等了解孩子是怎麼被轉移到慈寧宮後,薑恒就覺得自己多慮了,同時還感慨起古人的智慧來。
他們居然設計出了恒溫箱的雛形。
據說前明時,就有早產的皇子公主,因一直養護在溫度高的小屋裡活下來的記錄。經過這些年,太醫院就研究出了類似保溫箱的發明,但是放大版,是保溫轎。
乳母抱著皇子公主坐進去,基本是一種乳母覺得略有些熱的程度,孩子就覺得剛好,不會風寒。
太後就用這種保溫轎來接小孫女。
薑恒看了這種大型設備,當即放心,乾脆地把女兒送去祖母那玩。畢竟現在的敏敏,也不會跟她互動,也不會想找媽媽,基本都是吃吃睡睡,估計她連自己在哪兒都不知道。
烏雅嬤嬤出門來,見於嬤嬤自己‘駕駛’著小車吱溜溜跟在旁邊,不由又是好奇又是喜歡:“這小車看起來倒好,省了腿腳了——你起來給我坐一會兒吧。”
於嬤嬤震驚:“你這也是人話?讓個殘廢站起來給你讓椅子?”
烏雅嬤嬤笑道:“你也能叫殘廢?我記得有回你急了,拄著拐跑的比我還快呢!快起來讓我坐坐試試,我還急等著送公主回慈寧宮呢。”
兩人顯而易見關係極好,烏雅嬤嬤看起來都要動手扒拉人了。
這輪椅既然是為於嬤嬤特製的,後麵就正好有卡槽卡住她的兩支拐,此時於嬤嬤無奈,隻好取下拐杖站起來,讓烏雅嬤嬤坐下來回滑動了一會兒。
待烏雅嬤嬤護送小公主到了慈寧宮,太後早已經換了柔軟乾淨的家常衣服,指甲套早摘了不說,還對著光滑的綢緞試了試自己新修過的指甲,確定指甲不會刮傷孫女嫩嫩的小臉。
此時滿臉是笑的伸手把敏敏從乳母懷裡接過來,迅速沉浸在含飴弄孫的快樂裡。
直到敏敏到了要吃奶的時辰,太後才想起來,問烏雅嬤嬤:“哀家實在喜歡敏敏,接的次數多了些——你瞧著信嬪沒什麼不高興吧。”
烏雅嬤嬤搖頭:“一點都沒有,奴婢看著信嬪娘娘是打心底裡樂意多一個人疼小公主。”
後宮裡嬪妃生活是極狹窄的,久而久之性子也窄了起來,所以有孩子的常將孩子視作唯一的寄托和唯一的眼珠子,旁人碰不得。
太後莞爾:“原本皇上來說,信嬪樂意讓哀家多帶帶孫女,哀家還以為裡頭有他寵愛信嬪才格外替她多說好話的緣故,但你瞧著也是如此,可見她是個好孩子。”
烏雅嬤嬤道:“信嬪娘娘心量是大,不是那等窄性子的人。奴婢今兒還見了一物,聽說是信嬪娘娘特意讓造辦處給於絲做的呢。”
就將輪椅之事說給太後娘娘。
她說的有趣,太後就道:“聽著倒是有意思。之前皇上送來給哀家的什麼西洋轉椅,哀家就不喜歡,滑的太快了,總都擔心一個不防備摔了。但聽你說這個倒是穩固?那叫造辦處給哀家也做一個吧。”
烏雅嬤嬤瞠目:她頂多是坐下試試,可太後居然要個輪車擱在慈寧宮裡?
這輪椅明顯是給胯腰或是腿腳有問題的人做的,所以造辦處哪怕做出了這種新東西,也沒有如以往一樣呈給太後皇後,又不是不要腦袋了,誰敢給太後送個輪椅啊,難道是咒太後把腿摔了嗎?
太後道:“哀家不忌諱這些個,新鮮玩意兒就弄一個來看看嘛。”
而公主被乳母抱回來後,太後又立刻放柔了聲音:“來,敏敏,讓皇祖母抱抱。”抱過來又笑著自問自答:“誰是最乖最好看的小公主?哦,是我們敏敏啊。”
這語氣甜的都沒頭腦,以至於烏雅嬤嬤這種熟慣太後脾氣的人都驚的一毛一毛的。
烏雅嬤嬤心道:自打有了孫女,太後常用疊詞哄孩子,整個人都似乎變得年輕活力了似的,怪道生了童心,聽說了新鮮東西哪怕是輪椅也要弄來試試。
-
慈寧宮中太後忙著帶孩子,薑恒則對秋雪道:“正好敏敏不在,有一日大空,可以洗個頭發。”
秋雪抿嘴笑:“娘娘還是這樣愛潔,好在娘娘是寒冬臘月坐月子,這要是夏天,又不能見風沾水,又不能用冰的,豈不是要把娘娘膩壞了?”
薑恒叫她說的都打哆嗦:“彆嚇唬人。”這比鬼故事還嚇人呢。
秋雪就出去準備槁本白芷粉去了。
從剛懷孕起,薑恒就在發愁衛生問題:孕期也罷了,她愁的是坐月子的一段時間。
這會子沒有什麼科學坐月子,就是老老實實坐著。滿宮裡人看著,必不會讓她按照之前的頻率沐浴。
還好機器貓似的於嬤嬤給她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知是不是住在這永和宮的娘娘,性情都差不多。太後娘娘也是極愛潔淨的。娘娘放心,到您不能沾水的時候,奴婢給您準備槁本白芷粉。”
薑恒又點亮一點知識點:原來這會子就有乾洗頭發了。
甚至因洗澡不便,乾洗頭發的各色藥粉在宮外其實更為流行,當然最流行的還是無成本的篦頭,不用水也不用藥粉,隻用篦子將頭發裡將灰塵皮屑等篦出來就算完。
但篦發是解決不了油的問題的。
薑恒在孕晚期就用上了太醫院所出的精品槁本白芷粉。
一般市賣的藥粉不夠精純,需要撲在頭發上,過一夜後再用篦子將藥粉梳了去,太醫院的卻不然,隻需要均勻灑在頭發上,然後用布包起來,半個時辰後取下來,細細梳一遍頭發,頭發就沒了油感,變得蓬鬆乾淨起來。
這簡直是薑恒最想帶回現代的東西之一了:女孩子誰不知道洗頭的麻煩,出門見人最麻煩的就是洗頭吹頭。
薑恒包著頭的時候,就見於嬤嬤轉著輪椅進來了——宮裡的門檻都是榫卯結構可以拆卸的,尤其是後宮的門檻,更不是釘死的,畢竟妃嬪們懷孕到了晚期,萬一沒看到腳下,被門檻絆倒了就是大事。
如今永和宮的門檻就都是白日拆了,晚上關門閉戶的時候再安排,方便於嬤嬤開輪椅。
“今年咱們宮裡倒是省事了。”於嬤嬤道“娘娘在坐月子,公主還沒出滿月,都是不能挪動驚動的。方才養心殿蘇公公還親自來了一趟,傳皇上的意思,今年咱們宮裡,除了除夕的席麵,旁的都保持家常不動為好。”
薑恒不知道皇上是不是又算卦了,算出個以靜製動來。
但她樂得不動。
薑恒看著外頭:其實也不少年味,她是十二月十六才生的。其實剛進十二月這臘月份,宮裡就開始換紅燈籠,宮女開始紮紅頭繩了,桃符也已然換過。
過年氛圍不少,隻是少了各種繁瑣禮節,正好了。
她就笑道:“旁的都可以省,發過年紅封不能省。這一年宮裡人為了我和敏敏,也是快忙碎啦。”
於嬤嬤這種得了好幾重大賞賜的連忙道應該的,秋雪秋霜也在旁笑道:“娘娘忘了不成?就為了娘娘平安誕下公主,皇上下旨賞了永和宮上下半年的月例銀子!太後與皇後娘娘處又賞了四季衣裳和金銀錁子。更彆提娘娘也給我們加了兩月的月錢了,早就足夠了。”
薑恒搖頭:“那是喜氣,跟咱們宮裡早就定下的年終獎怎麼一樣。我那活頁冊上都記著呢,這一年來誰出力多,誰又多擔了差事。敏敏剛落地,皇上早說了為給敏敏積福,今年過年宮裡是不許重罰宮人的,有過不罰也罷了,總不能有功有苦勞不賞賜。”
秋雪跟薑恒更敢說話一些,就笑著福身道:“娘娘要賞奴婢們,奴婢當然歡喜,隻是想著娘娘要不留著銀子,給咱們公主當嫁妝吧。”
薑恒笑道:“等滿月時收的禮就夠了。”
=
敏敏的滿月是正月十六。
正好宮裡過完了上元佳節。
正月十六這日晌午,皇上下了朝親自過永和宮來。
彼時薑恒已經換好了衣裳,準備帶著女兒去參加滿月宴了,聽聞皇上到了不由奇道:“皇上怎麼還過後宮來了。”
宮中擺宴從來是內外分開的,比如除夕夜,皇上會在乾清宮正殿開大宴,後宮宴席,則基本都是定在東六宮北側的重華殿。
宮中皇子公主滿月宴也是如此,當然孩子的滿月宴,一般不擺在乾清宮,恐孩子幼小壓不住,都是擺在壽綏殿,取長壽平安之意。在喜慶事兒上,皇室跟民間也沒什麼區彆,都是當爹的添了孩子,請親友們吃頓飯喝頓酒,親友賀喜一下,跟洗三差不多,根本看不見寶寶,全程都圍繞著父親轉。
後宮裡則是女人們紮堆祝賀,她們倒是可以看看新生兒,但因孩子小,也隻會抱出來展覽一圈就抱走,剩下的大把時間,留給大家誇誇。
薑恒去看座鐘:“這個時辰,皇上應該去壽綏殿了吧。”
皇上今日罕見穿了身朱色龍袍,對她道:“無妨,讓他們先等一會兒。朕送你們母女到重華宮去。”
薑恒莞爾:是啊,她倒是忘了,這位的身份不是待客的父親,還是皇上。王公大臣們等他原就是一種習慣,一切時間軸都圍著他來轉。
而皇上正凝神看薑恒抱著孩子:她帶了臥兔昭君套,敏敏也帶了一隻毛茸茸的虎頭帽,相映成趣。
看著母女兩人,皇上就覺得心裡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