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阿芙蓉(2 / 2)

但有些天下皆知的消息,他們還是很容易弄到的。

比如大清的皇帝過年的時候剛添了個女兒。

這一位大清皇帝子女稀少,已經成為了西洋人的共識(甭管是跟這之前的大清皇帝子嗣數目比,還是跟他們國家的君王子嗣數目比,皇上都輸了)。

故而在洋人們看來,這個新誕生的公主,一定會是大清皇上很看重的孩子。

為此,這一年的商品裡,各國不約而同多了許多孩童用品。

=

薑恒看到嬰兒車的時候,其實還是有點遺憾的。

她已經在讓造辦處做個‘能推著孩子到處走’的小車了,經過之前仿造轉椅和為於嬤嬤製作簡易輪椅,造辦處已經對滾輪類的物品頗為熟悉。

估計很快就能成功……

“朕聽說你讓造辦處做一個牢固,也能推著孩子到處走的小車。”

宮裡妃嬪一般沒有這種需求,孩子想去哪裡,太多宮人等著抱著背著走,隻要皇子公主願意,甚至可以用手搭出來一個花手轎子,請皇嗣坐上去。

倒是民間早就有了竹製的推車。

薑恒之前去看敦煌壁畫,就在上麵看過唐朝女子像,推著像現在嬰兒車之類的小車。

隻是現有的推車都很簡易,既沒有遮陽棚也沒有輪子固定器。薑恒就想讓造辦處做出個牢穩的來,到時候推著敏敏出去玩。

收到這西洋育兒車後,皇上已經讓造辦處的人來看了,查驗了這車造的精美堅固,輪子也做了卡槽可以卡住,不至於出現人一撒手,這車子就帶著孩子跑遠了的情況。

“造辦處做事仔細,便是做一件漆器也要反複查驗,等他們做出推車來,敏敏都會跑了,就先用這個吧。”

皇上的手扶在嬰兒車的把手上,再次確認了下一旦輪子卡死,車就很穩固的停在原地後,這才點頭,然後又挑剔起圖案來:“隻是上麵這些畫兒,倒是不好推到外人多的地方去。”

西洋的嬰兒車上,畫了好幾隻不穿衣裳的長翅膀的小胖娃,還有雖然穿著衣服,但衣服著實穿的不夠多的豐腴女子。

皇上對此有點欣賞不來。

-

待兩人進屋後,皇上又與她說起了正事兒。

“今日老九不單是送犬過來,還有好幾件事要討朕的主意。”皇上看著她:“其中有件事跟你也有關係。”

薑恒看向皇上。

“老九到底沒到過海邊,甚至這輩子連海船都沒坐過就領上這海運有關的生意了,也有吃力的去處。他也怕在京城裡被這些西洋人騙了去,倒是貽笑大方,就想請你瑪法出山,在他的外事衙門坐鎮。”

觀保之父,薑恒的祖父的漢名為李木,老爺子做了七八年的兩廣總督,見過形形色色的西洋人不說,還管過廣州十三行的貿易,在跟西洋人做生意這點上,可謂是行家裡手。

九爺自己沒請動。

老太爺固然在家裡閒著有些無聊,也對外事衙門很感興趣,但還是覺得自家安全更重要些。皇上不開口安排差事,他自己就跟著九貝勒去了,這成什麼了?

九爺事後也覺得自己直接跟肅毅伯府提起此事,實在是提的冒昧了,這回進宮就跟皇上請罪,再懇請皇上出麵說話:“若是臣叫西洋人哄了去,丟的不還是咱們大清的人?老伯爺極有經驗的,還請皇上下旨,叫他給臣壓個陣。”

這會子皇上跟薑恒提起,就道:“你瑪法年紀並不甚老。朕想著讓他去外事衙門坐鎮也可,再將你次兄從侍衛上調任過去幫一把老九。”

皇上胸中早有決斷,隻是想跟她提前說一聲:“然去了外事衙門,到底不比做禦前侍衛來的光鮮。”

滿洲親貴之子,仕途基本都是從內廷侍衛做起的。

打從入仕就在皇上眼皮底下,是晉升最好的途徑,黃金大道。

要外人看,從內廷侍衛崗上被調任到一個新建立的什麼外事衙門,可不是什麼美事兒。

皇上提前給薑恒透個信兒,也真是打心裡為她著想,怕她知道兄長做不成禦前侍衛胡思亂想,擔憂家人。

薑恒即刻領會到了皇上的體貼之意,也就著這機會替父兄刷起了經驗值,對皇上道:“幼年時阿瑪教導我與哥哥們,就每每道臣子以忠於王事為要。所處之位光不光鮮是最不要緊的,隻要能替皇上分憂辦差就好了。”

什麼是好崗位呢?被領導記得住看得見的才是好崗位。

此時外事衙門初建,裡頭官員都是大貓小貓,除了九爺這種財迷外,沒有正經滿洲親貴肯去做這個差事,自覺跟西洋人打交道的衙門不如六部等職位來的正經。

這會子她的祖父和兄長過去外事衙門,就正好是頂梁柱。

以後外事衙門辦好了,與西洋的來往看到了更多的實在效益,官位不一定比在侍衛群裡熬資曆差。

替父兄刷完經驗值,薑恒又對皇上笑:“臣妾多謝皇上。其實皇上便不說,臣妾也不會多想的,皇上如何安排朝臣官員,自有深意,必是知人善任。”

皇上見她明白磊落,心裡也就歡喜平靜:她總是能一點就通,明白體諒朕的任何想法做法。

這幾年來,也從未見她替家裡人求過什麼。

觀保的爵位,是他自己給的,之前薑恒問都沒有問起過,從沒有借著懷孕向皇上提起母家,討要任何好處。

她從不主動要,皇上反而願意給。

而薑恒見皇上似乎有意要辦好外事衙門,就也在旁邊適當敲敲邊鼓:“皇上是覺得,西洋人的各色機器與火器好嗎?竟還立了單獨的外事衙門。”

皇上點頭:“自有長處。且西洋藥物倒也值得一用。你不知道,老九這樣熱心於外事衙門,並不隻是貪財的緣故——他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太醫都說活不得了,還是當時西洋的傳教士用藥救了他。”

薑恒靜靜聽著。

就像金雞納霜曾經治好過康熙爺的瘧疾一樣,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已經注定開始動蕩交融。

隻是這時候清朝尚且樹大根深,處於強盛之時,國之體量實乃盤踞一方的龐然大物,對世界最初的大變革大動蕩毫不在意,甚至感知都不深。

然薑恒知道,世界的巨變早已經開始。

正如康熙四十年,大清人人都在揣測皇上是不是厭惡了太子,是不是要廢太子,朝中勾心鬥角的時候,遠隔重洋的地方,第一台高效率的播種機已經在英吉利出現了。

既然這個時間線,已經不是正經曆史的大清了。

既然已經錯亂,為什麼不能走的更遠一點。

既然這世上終究有國家要做領頭羊,為什麼不能是中華大地。

-

薑恒關於世界的思索,很快就陷入了巨大的震驚中。

因十三庫的鑰匙在她的手上,九爺送給皇上的各國商貨單,皇上看過後就讓蘇培盛也給薑恒送來了一份。

讓她看看有沒有什麼想收藏進十三庫的。

諸如星動儀之類的精美儀器,雖實用性不高,但很具備收藏價值。

薑恒就這樣措不及防看到了英吉利東印度公司今年的主打商品:鴉/片(注:即阿芙蓉,自前明起又稱福、壽、膏),西洋阿芙蓉片熬製成汁,止痛效果更佳,可用於接骨、剜瘡等術。日用可鎮咳平喘於哮症有奇效。

“娘娘?”秋雪上來送茶,正好看到娘娘這眼神,簡直像要把這冊頁上的字盯出洞來一樣。

薑恒一把合上這份商品單子。

=

這一日,弘時是揣著一個小巧銀盒回圓明園的。

今日兩個英吉利商人請他去自己的屋裡,喝了印度的紅茶,還請他在茶裡放一點‘忘憂糖’,正是用酒精萃過的鴉/片酊加了蜂蜜做的糖丸,這在英吉利是很流行的商品。

英吉利商人自己先喝為敬,然後傾情推薦:“王爺要不要試試?”

好巧不巧,弘時還是認識阿芙蓉的。

去年他跟著皇上去木蘭圍場,從馬上摔下來一回,最倒黴的是,一塊尖銳的木刺兒就深深紮到了他肉裡。

他疼的鬼哭狼嚎,太醫不敢直接給他拔,就給他熬了一點阿芙蓉讓他喝下去。

那味道難喝的,弘時至今還記得。

西洋人一拿出這糖丸來,就勾起了他隱痛的回憶。

弘時就奇道:“你們沒有病痛也吃這個?”

兩人笑道:“王爺竟然認識?也是,早就聽說貴國也種植罌,粟的,你們管它叫阿芙蓉是吧。但品相估計不如我們東印度公司產的。這可是極上等的阿芙蓉用酒萃了又額外添蜂蜜熬得,幾乎沒了那股子刺鼻臭味,也沒有毒性。”

“方才聽王爺有些咳嗽,氣虛,這糖丸正是極提神的,還能止咳。我們國家許多人得了喘症,都用這個平氣呢!”

弘時擺手:“我就是騎馬累了。並不是喘症。”弘時很忌諱這個,皇子們最好一點不生病,用壯碩的身體為做太子添一層籌碼。

不過兩個西洋人的話還是給弘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阿芙蓉還能這樣用啊!

“西洋阿芙蓉片,極提神……”那皇阿瑪應該會喜歡吧。

弘時想起皇阿瑪案上堆得似乎永遠看不完的折子,以及那總是皺著的眉頭——皇阿瑪對他這麼凶,想來就是因為這些總也忙不完的庶務讓他煩心。

若不是深怕皇上,弘時很想勸皇阿瑪,那麼多大臣呢,皇阿瑪何苦這麼累,叫他們去做事,您歇歇就是了。

若是這糖丸能提神可太好了。

弘時想著,自己要把這種忘憂糖奉給皇阿瑪,可得儘早才行,趁著這英吉利商人還沒入駐商行,還有求於自己,讓他們拿出最好的貨來,讓自己孝敬皇阿瑪。

正好這糖丸一顆顆的裝在小銀盒裡,用起來往茶水裡一倒就行,多麼方便。

皇阿瑪一定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