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鄉村的夜(1 / 2)

回鄉做食神 救火匠 4487 字 2024-03-21

林揚琢磨著中午那一頓麵條吃得有些粗獷了,晚上就收斂些。

雖說吃了消食片,畢竟人歲數大了,和年輕人不同,得弄些易消化的。

棒渣子紅薯粥就是最佳選擇。

除了粥,林楊還做了兩個小菜,熗芹菜和小蔥拌豆腐,都是比較清淡的。

芹菜焯水後隻用麻油和鹽,內中關鍵就在於從鍋裡出來立即進涼水,這樣的芹菜吃著脆生清口,最大限度保留本身的清香味兒。

豆腐是傳統做法,鹵水點的,和那些超市裡的大不同,更有味道,植物蛋白保存的好一些。

做人做事一定要有眼色,早上人家兒媳婦表達了對醃製品的不喜歡,自己晚上再給上,顯得成心一樣。

人家或許不說,心裡可不一定沒想法。

林揚也是擔心,中午那個架勢他可不想再重來一遍。

為了確保安全,他特意沒用鮑汁,都是普通的東西。

是不是非常難吃呢?

林揚忐忑了一會兒,他對味道的信心都來自係統調料和廚具,純憑自己的能耐,他不好說。

做好了飯,粥在鍋裡沒動,菜端到院裡桌子上,用罩籠罩好,林揚看了看時間,覺得差不多了,帶上院門去叫人。

沒幾步,就看到曾教授跟子秀三伯扛著魚竿走過來,瞅那興奮的意思,釣到魚了吧。

果不其然,子秀三伯領著老曾去了個不錯的地方,幾乎不怎麼會釣魚的老曾竟然有所斬獲,幾條噘嘴鰱子,還有一條半斤左右的大鯽魚,林揚猜這條是老頭兒興奮的根源。

“小林你這是做什麼去?”

“飯熟了,正要去喊您和黃阿姨呢。”

老曾臉上略帶失望,怏怏的說,“已經做好了啊。”

子秀三伯當下就說,“曾教授,剛才我沒說清楚,這鰱子醃好煎著就餅吃才好,再有鯽魚熬湯,拌上點小鹹菜絲,嘖嘖!”

彆說是老曾,林揚都流口水,彆看鯽魚大,但常見,小噘嘴鰱子可不一般,它們對水質要求極高,肉質細嫩,粗鹽醃一晚,用水衝乾淨油煎,味道那真叫絕美。

林揚忙附和三伯的話,“是、是嘞,我看看……”

曾教授沒啥技術,碰死耗子釣了幾條,林子秀是高手,大幾十條呢,“真不少啊,醃一宿,正好明天中午吃,您就瞧好吧,三伯,您跟三嬸也來一塊兒唄。”

林揚說著,偷偷瞄了一眼老曾。

“對、對,老林,你們老兩口子也一塊,人多熱鬨吃著也香甜,你啥也彆說,就這麼定了。”,曾教授接話特彆快,根本不由分說。

吃晚飯的時候,林揚一直心懷緊張,生怕味道上有巨大的偏差,讓老兩位說出點啥來。

幸虧沒有。

老曾和黃阿姨吃的挺正常,沒有了那兩頓飯的激烈奔放,算是回歸了正常。

黃阿姨還誇林揚熬的粥香甜,她還說,“小林就是有心,這飯安排的真對我心思。”

林揚正在水井旁收拾那些魚,大鯽魚在澡盆裡跟胖頭做伴兒,他要把鰱子收拾乾淨,然後醃上,聽到黃阿姨的話,他沒答話,隻是咧開嘴笑笑。

掙點錢真心不容易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