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旅遊成了全民主題,某些歪理邪說挺膈應人的,說華夏人有錢燒的,閒不住,滿世界去當大款讓人宰!
條件允許了,追求更高品味生活質量有錯嗎?
沒有,錯的是這個世界,死盯著彆人荷包下黑手,還要說風涼話。
林楊自己沒有深刻理解到休閒旅遊到底有多大魅力,他開始的判斷基礎就不對。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國外造,並不是都可以去遠方。
更多的人還是在周邊玩一玩。
林楊覺得也很好,至少熟悉環境,不那麼緊迫,出去了光剩下趕路拍照逛商店,那體驗可不咋地。
還不如選個地方踏踏實實的玩兩天有意義,到了彆人地界,讓人按住挨個放血,還不如老實在家待著。
濱城自己就是一山一水加大海。
海就不說了,沒有沙灘的泥灘海邊,吃小海鮮蠻舒服,味道超級棒,景色完全沒有。
山也不說了,大熱天的誰缺心眼兒去爬山?
誰也彆忽悠啥避暑聖地,驕陽普照大地,桑拿天是標配。
還得是這一水,臨潮湖,浩渺幾百裡,端的是好去處。
有水、有樹、有吃、有喝的。
於是臨湖農家樂突然火了,完全沒啥預警,人就湧了過來,即使是前蘇村位於最南端,也沒落下。
林楊都被這陣勢嚇得不輕,已經有人來問他家情況,他不敢怠慢,忙摘下他的書法作品。
從無人問津到一房難求根本沒經過什麼磨難。
看著鄉親們忙裡忙外的接待客人,林楊有些欣慰,更多了些擔憂。
村裡人還沒經曆過,好些東西都在摸索,如果為了眼前的利益砸了名聲,以後可咋辦?
林楊不想閒著,整好趕上承友說去湖裡,他忙收拾了一下東西跟上。
臨潮湖跟彆的地方不大一樣,濕地性質很濃,一部分是能走進去的,真正水深的地方可不近。
淺水沒啥東西,不過也不全是,往裡邊走上幾裡能看到好大一片香蒲。
香蒲能出產蒲菜,這東西在北方人的餐桌上地位不高。
可是林楊惦記著,當年老娘做過一次蒲菜餃子,現在還記得差點咬破舌頭。
路上,林楊看承友的架勢是奔著魚去的,便笑著說,“這兩天買魚的人多了吧?”
“可不是咋的,他們還嫌便宜哩!”
肯定是,這幫沒見過世麵的城裡人絕不理解為啥野生的大魚這麼不值錢,放到城裡隨便哪個館子,這樣的魚都得是賣高價的。
也許是便宜了,林楊相信價格一定會因為遊客激增而大漲!
市場供需決定價格,這是基本道理,所以像承友這樣的治魚人熱情就高漲,乾啥都動力十足。
要去挖蒲菜,得坐船過去,林楊就是為了蹭船才跟著承友來的。
“我還上這兒來找您吧。”
林楊跳下船,看了一圈兒周圍,跟承友擺手說,“你去忙活去吧。”
蒲菜生長環境不是多複雜,水不深,淤泥地最好,林楊下手自然方便,不大會兒功夫就弄了一大袋子,乾啥都夠吃的了。
剩下的時間怎麼打發?
當然是掏雞蛋去,尤其是他希望找到野雞窩。
這麼一大片,林楊就不信自己點兒那麼背。
還是空間不給力,要是能帶活物,讓幺幺找,那貨應該是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