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五點多,天還老黑,不穿外套已然有些涼意,林揚沒睡懶覺,爬起來去街上。
他也沒辦法,去晚了,某些東西就沒了。
前蘇村的市場頗有規模了,和林揚剛回村那會兒大不一樣了,愣是有了人頭攢動。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自己去摘菜,嫌累,這樣的人樂趣獨特。
市場最是敏銳,捕捉需求的本事厲害,慢慢就興盛起來。
林揚也認為神奇無比,但總歸是好事,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路!
前蘇人多,也是個村子,主要的路就一條,承擔交通重任的路就是眼下市場占據的那一條。
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把市場換到其它地方,找個空地就行。
有人打算投資建個市場。
不過有些人不認可,特彆是那些遊客,進了規範的市場,少了農村的味道,我們為什麼進去?
林揚認為說的有道理。
可那些過路的車咋辦?
隻能修一條路繞過去,聽村裡的包打聽們說,鎮裡不願意給錢,正僵著了。
還是看得不夠長遠,前蘇村的帶動作用會越來越大,有這麼好的前景,修路那點錢真不算個事。
不操那個心了,還是先過自己的日子吧,今天要買的東西不少,一會兒還得回去做晚餐。
也是他自己忒顯擺,人家曾教授說想吃煎餅果子,可惜前蘇村沒賣的。
林揚這貨也是自己想吃了,拍了下桌子說,“我會啊!咱明兒早上吃煎餅!”
嘴上說容易,老人家做似乎也簡單。
自己真做起來,老麻煩了。
幸虧林揚還有個鏊子能將就一下用,不然光這煎餅鐺就夠他喝一壺。
濱城的煎餅舉世聞名,刨除炒作因素,也確有其考究之處,沒點能耐,真做不出來那個味道。
因為趕時間,林揚都儘量挑現成的買,至於好壞,他也不太注意了,隻能盼著良心還在,另外,他的口音說不定能幫他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本村的不會,外村的不敢。
彆的東西都買齊了,他的筐裡已經豎尖滿,還剩下最後一個,果篦兒。
這玩意兒太考驗手藝,技術含量相當高,也講究人脈,前蘇村炸油條的就一家,不認識的話,人家才不給你炸,費半天功夫不掙錢,圖什麼許的。
林揚不擔心,村裡人還是給他麵子的人居多,包括炸油條的這位老叔。
聽了林揚的要求,老叔也微微皺眉,“你要這個乾嘛,還不如油餅吃著痛快。”
“您就給我炸幾個吧,家裡有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