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人還在洋洋得意,以為自己把妙荔問住了,誰知妙荔心中正在想他怎麼能問出這麼蠢的問題。
回想當年,她父親還在的時候,也有叔叔伯伯去家中串門。聽他們談論國家大事時,妙荔隻覺得他們是世界最聰明的人了,多少問題在他們手中就不是問題了。
再看看現在,還不到十年的時間,朝臣的水平就成了如此模樣了。還是一部尚書,怪不得會催著周述宣回來。
妙荔問:“敢問大人,兵權現在握在誰手了的,是直接握在皇上手裡的嗎?”
現在皇上彆說那兵權製衡彆人了,估計要被彆人用兵權製衡。皇上明明那麼討厭周述宣,還不敢對他下手。除了周述宣真的有用之外,還不是忌憚長公主。
“在長公主和齊王手裡。”張大人說完之後就明白了一切,不甘心就這樣被妙荔說住了,煮熟的鴨子嘴硬,張大人又說:“齊王殿下自己也是皇子到時未必會幫王爺。”
妙荔在心中長長的呼了一口氣,壓下火氣才又說:“那些傻子一樣的外人看不清長公主和齊王對王爺如何,大人這樣的親近之人也看不清楚嗎?”
不能再說了,再和妙荔說自己就是傻子了。張大人隻能收好名單說:“姑娘說的下官記住心上了,不過官員外放不是下官一個人說了算的,還得回稟了相爺再做打算。”
左相那邊,妙荔心中清楚的很,左相極大的可能不會同意她的看法。就算認為她說的對,也很有可能為了和她賭氣不按照她說的做。
妙荔想了一下說:“大人可不可以和相爺說是自己想到這一點的?”
“為何?”張大人不是很理解,左相現在對她不滿意的很,這個想法說出去可能會改變左相對她的看法,畢竟他們都沒有看到這一點。
“說是我想出來的,相爺估計會不聽。隻要目的達到了,誰說的都一樣,反正是為了王爺好。”
張大人對妙荔的看法改變一點了,她好像也沒有那麼可恨。雖是個女子,但並不會和他們共事很久。等秦王回來,這些事情就和妙荔無關了。
他們並沒有直接的利益相關,他效忠秦王是為了加官進爵,妙荔是夫妻情誼。他也沒有做秦王妃的女兒,看樣子,妙荔比秦王妃受寵多了,以後說不定誰更大一些。
想了許多,張大人得出一個結論,不能和妙荔關係太不好了。
“下官知道了,多謝姑娘提點。”
妙荔表示尊敬,親自送了張大人出去,討好一個算一個。
他們故意找茬,沒有給她什麼事情做。回來的第二天了,妙荔還相當於沒用。
還是得找一點事情,回到侍妾院中,小紅正在做繡活。屋子乾淨整潔,應該是沒有人來搗亂了。那些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的,不給她們點顏色瞧瞧,她們不知道二郎神長了三隻眼。
小紅看她回來了,放下手中的活說:“姑娘回來了,中午想吃什麼?側妃剛才讓人來說過了,姑娘想吃什麼就說,她讓小廚房的人做了送過來。”
李幼芙真的對她很照顧了,妙荔總忍不住多想。李幼芙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難道真的一點都不討厭自己,畢竟她們是要分享一個男人的,現在是她一個人占了那個男人。
妙荔知道後宅的事,陰謀詭計不比朝堂上差到哪裡。她們是競爭關係,做真心的朋友是很困難的事。想想當初,李幼芙為什麼對她好?因為她長得好看,不太牢靠的理由,並不能維持一段長久而堅固的關係。
妙荔搖了搖頭說:“不用了,我今日要出去走親戚,你代我謝過她的好意吧。”
小紅是個好丫鬟,不該問的絕對不會問,隻說自己知道了。
妙荔拿了銀票,換了一身可以見人的衣服,才出門去。王府的人知道她身份不一般,到也沒人攔著她。
她今日要去拜一拜定國公,不能空著手去,想著買些東西再上門。
她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銀子,周述宣是個清水王爺,走的時候還是給她拿了不少錢不說。她的錢一大部分是介必治給的,介必治治病一般情況下不是免費的,要價高的嚇人。不過他一直在山上,有了錢也不經常花,就放在那裡。臨走前,直接在錢匣裡給她抓了一大把銀票。
妙荔之後數過,竟有近十萬兩銀子。差不多是周述宣一年的俸祿了,他還要供整個王府的開銷。
挑了些滿意的東西,妙荔才往定國公府去了。
和長公主府的情況不同,妙荔直接被攔著在了外麵,門房死活不讓她進去。
妙荔又沒有帖子,不好辦的很。妙荔沒有辦法,想著再做最後一次嘗試,不行她就下次再來。
“尊管,煩勞您進去通稟一聲,就說秦王府的妙荔過來拜見國公。”
門房就是懶,妙荔又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表示,不想去通稟。不過聽見妙荔是秦王府的人,還是有一點怕了。撇著大嘴說:“那我去試試,國公見不見還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