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霸總養的雞, 那得是多高的含金量啊?
原歌生活過了幾個世界, 還真是從來沒養過……雞。
然而現實如此, 就算是女霸總也得麵對,隻能老老實實地認真學習,就差拿小本本出來記重點了。
東西都收拾妥當了,原母和原大嫂就在廚房坐了一頓飯,用帶來的材料炒了兩個菜。
雖然隻是燒豆腐和青菜炒野雞肉, 對於久不見葷腥的大夥來說,那也是無上的美味了。
配上熱過的餅子, 香得讓人覺得那餅子不是糙玉米餅, 而是細白麵餅了!
家當都整理齊了, 地方也打掃乾淨了, 暖灶飯也吃了。
原家人叮囑了幾句就告辭了。
宋城和原歌開始了在鎮上的新生活。
不得不說,這鎮上的生活水平的確比在村子裡要高多了。
雖然供銷社裡的售貨員臉色兒難看吧, 但你好聲好氣地求著買她的東西, 她還是會賣給你的。
村子裡就不一樣了。
整個村子倒是有一家微型供銷社, 但裡頭隻有幾樣東西, 粗鹽醬油火柴這些放不壞又不貴的。
至於什麼衣料子,糖塊,枕巾,茶杯那些全乎的日用百貨, 就完全沒有了。
這是個物資緊缺的時代,完全跟三十年後那種物產豐富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的時候不能比。
而且宋城有了正式的工作,看著每個月的工資也就不到二十塊錢, 但還有福利呢。
每個月都能領到勞保用品,什麼工作服啊,手套啊,肥皂啊,甚至還能領到膠鞋!
比如說這膠鞋一年發兩次,但穿鞋不費的宋城,就能再領新鞋的時候,跟辦公室裡的女同誌換,大號男式換小號女式,拿回來給原歌穿。
平時不想做飯了就可以去食堂吃。
宋城每月都會發幾斤飯票,要是說他一天三頓都在食堂吃,肯定是不夠的,但他和原歌兩個人三五天的去吃一頓,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在搬到鎮上的第三個星期,宋城陪著原歌去了鄉衛生院。
確認了原歌的確是懷上了。
要是在村裡吧,這兩人哪天結的婚,村裡人是記得清清楚楚呢,但凡有點對不上,就容易遭人閒話,不過到了鄉裡,那鄉衛生院的人也不認識他倆,更何況他倆還是有結婚證的合法夫妻,就沒人去管那麼多了。
每周周末的時候,宋城就會約上李達,哥倆仍然像從前那樣,上山找獵,下河摸魚,有時有收獲,有時就空手……不過反正這個時代的人周末也沒什麼活動,閒著也是閒著就當鍛煉身體了。
懷著孕的原歌,則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家屬。
做了幾輩子女霸總的原歌,起初是很有點不適應的。
這個時代不像後世,還有個全職媽媽的叫法。
這時代,每個人都是要有工作的,沒工作的難免會被人瞧不起。
原歌跟著宋城住在鎮上,兩口子全靠著宋城的工資過活,孩子還沒出生的原歌可不就感受到了來自鄰居和路人的目光壓力。
原歌一咬牙,隻能真的埋頭養雞了。
當一隻小母雞擴大到五隻小母雞的時候,原歌家裡的雞蛋固定每天五個,除了被吃掉的兩個以外,每天還能餘下三個,這樣攢夠一籃子,還能送到供銷社去換個兩三塊錢……
當然了,以供銷社售貨員們一慣的作派,收雞蛋也是鼻孔朝天,高高在上的。
賣雞蛋的女霸總一怒之下,乾脆直接把雞蛋往大食堂送。
管食堂的大師傅自從宋城修好了食堂的廣播之後,對宋城還是給幾分麵子的,現在宋城媳婦來送雞蛋,他打了幾個看了看,黃澄澄的,個頭大,味道好,就都收了。
還開了兩句玩笑,“小宋媳婦啊,你可是真能乾,現在這年月,喂雞都沒得吃的喂,你家的雞蛋除了吃還能賣,是不是有秘訣啊!”
原歌哈哈笑著答了兩句,拎著空籃子往回走。
還彆說,秘訣是真有。
雞是雜食的,什麼糧食蔬菜都能吃,但現在這年月不是物資短缺吧,就連種地的農民家裡都要精打細算地主要吃粗糧,哪有硬貨來喂雞?
光吃些草料和菜葉子,雞是不肯下蛋的。
原歌想的辦法就是在小院裡養蚯蚓。
蚯蚓不是人的口糧,但卻是雞的美食,所以宋家的雞,那都是下蛋雞中的戰鬥雞。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這兩年,放開了家庭養殖和自留地,不然養這麼多的雞,肯定要挨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