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派遣劉澈先把錄音文件帶回局裡,讓他去找人進行正式的聲紋比對以後,邵梓就獨自離開了醫院。
不是因為其他的原因,而是因為差不多到了飯點,又有彆的事要及時完成。
現在又是一天的中午,陽光猛烈的過了頭,躲在建築物陰影當中的邵梓低頭看了看表上的時間。
他本來是打算和劉澈再去一趟之前的現場,檢查遺漏的同時再看看能不能從彆人嘴裡問出一些可能導致姚勝海前去劇院調查的八卦消息。但既然姚勝海已然康複,可以對他進行正式的詢問,找到正主顯然比自己和沒頭蒼蠅似的瞎折騰要快得多。
不過這次行動不虧。畢竟姚勝海確實提供了遠超預想的信息,雖然他是個不太負責任的時事記者,但無疑是一個惜命且有資本,同時又經驗老道的調查者。
因此,這樣一個“外行”的意見,也具有很大程度的參考價值。
如果姚勝海判斷的結果並沒有誤差,那樣得到的線索可不太得了。
一個能夠模擬他人聲音的凶嫌,讓老道如姚勝海都聰明反被聰明誤,在確定的時間被一個拙劣的謊言騙到了死亡的界限上。
想到這裡,邵梓皺起了眉頭。
也就是說,這個凶手有這樣特殊的技能。
結合這位凶手誤認於宣儀的事實,可以推斷這個人很大概率就是在窩點的現場與黎明共同殺人的那個罪犯,因為黎明的周密隻有那個機會存在在未經謀劃的情況下意外暴露特征的可能性。
之前兩人橫屍的案件還可以用“黎明清理了現場”來支持無法找出更多有效線索的現實情況,但有了這種連本該死去的當事人都無法指認凶手的情況出現,基本可以肯定,另外的這位凶手也不是善類,難以憑借簡單的方法將其抓獲。
也就是說,這是兩位狡詐的高智商凶手交錯形成的案件。其中被認定相對易於對付的一位還增添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技能和頭腦。
難上加難。
正在邵梓用心思考接下來行動的時候,一個角落處走過的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
聞人煜。
這個邵梓隻聽過和見過各色資料的人,就這麼坦坦蕩蕩的出現在了他的視野當中,但似乎並沒有發現邵梓這個人的存在——當然,他也應當不認識邵梓這個陌生的警員。
但要是換個人在這裡——比如昨天看著聞人煜這張臉都快看吐了的陸遙——一定當場不可思議的發出這樣發自內心疑問:怎麼又是這個家夥?
不過邵梓雖然沒有這樣印象深刻的經曆,但也知道昨天白天和晚上自己的同僚幾次拜訪這位知名人士的事實。因此,對於這樣一個人莫名出現在案件相關人員所在醫院的事實,邵梓實在很難不懷有很大的疑問。
肯定不是一個巧合。
實際上,作為一個本來就是在案發現場突然出現的人,聞人煜在調查當中也確實處於極為尷尬的地位。你要說他是幕後黑手,他也就是逛了逛,和被害者又基本沒有半分關係;如果說他是幕後黑手之後的幕後黑手,如果再誇張一點,再比如那個隱藏在幕後黑手背後的幕後黑手,始終不為人知的黎明。
當然,後者隻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畢竟聞人煜再怎麼說也是前電競選手,以他正常情況下的工作頻率和訓練強度,斷不可能有那個閒工夫去搞殺人放火的勾當——這倒是少有的正向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