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另外(2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3268 字 11個月前

那正是李永清。

從來都不曾被人發覺真容,黎明無疑需要擁有著能夠易容的能力。而易容改扮恰恰又是一種需要留下痕跡的作為。肖自銘深知,敵在明我在暗的情況下,隻有最簡單粗暴,簡單到脫離事實常理的做法才能做到抓住這個人的尾巴。

正因如此,當時經過重重窮舉選擇出了足足四百九十七人——均是符合肖自銘列出的一係列行為的人選。再由獨居,經濟情況等一係列因素的考量,持續進行排除,人數越來越少——

經過專案組帶領的當地刑警進行了長達兩天的進一步跟蹤調查,以及秘密的社會身份調查,找到了其中身份存疑的五十四人。

在這個基礎上,由跟蹤者進行彙總可疑的目標仍然過於龐大。肖自銘做出了一個極其大膽的決定,他僅僅憑借自己得到的彙報詳情,篩除其中行動過於可疑或者過於正常的部分。

要知道,在調查進行到這種程度的情況下,任何一點可能的錯處都會導致滿盤皆輸。但肖自銘隻能讓自己有這個自信,因為最終的收尾行動必須在同時進行——任何一點先後順序的差錯,都可能引起真正目標的警覺,進而導致前功儘棄,滿盤皆輸。

而李永清正是在專案組經過多餘的兩天,根據肖自銘的報告篩查出最後的十六人之中,被肖自銘判定“中庸”的程度最為可疑的幾人之一。

巧合的是,在肖自銘自己選出的三個最可疑人選當中他隻是憑感覺隨意挑選了一個來親自參與抓捕的行動,而那個人恰好就是經過偽裝的李永清本人。

肖自銘親手逮捕了李永清,在使用這樣冒險的方法的情況下。

基因檢測,指紋對應,都證明李永清就是那一根白發的主人。他本就是一名白化病患者,稍有些懼光,本身毛發顏色也都是白色。但為了進行偽裝,他在一次險些暴露以後,就把自己所有的毛發都染成了黑色。

但容貌本身是難以改變的。黎明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勤快”的殺手,斷然沒有閒暇為了跑去整容,留出可以作為判斷身份依據的空擋的道理。

正因如此,肖自銘第一次和這位自己研究已久的殺手對坐而談的時候,深深的覺察到了他身上發生了另一種層麵上的變化。

表麵上他仍舊能夠侃侃而談,對專案組缺少的證據鏈進行頗為專業的評價,甚至有意溝通“自己對於黎明的看法”,以及適當的表述自己作為普通民眾被通緝的“不知所措”。但實際上,這種表現在肖自銘看來也有些不太自然。

正當他還沒有想清楚個中緣由,因此糾結於自己的“完美主義”的同時,另外的意外發生了。

黎明的案件再度重現,時間是逮捕行動結束以後,地點在關押著李永清的看守所以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