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天真(1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3736 字 11個月前

江秋其實沒什麼策略。

誠然,像這樣突然造訪找到徐天翼隻是有人賦予他的任務,但發布任務的人在提供必要的條件線索以外,對此行的目的也隻是草草說了幾句:

找到徐天翼,說服去幫他的忙,然後想辦法跟著他,見機行事。

見機?見什麼機?

但凡換個人都會對這種籠統的要求提出質疑,但江秋不會。

他或許會主動詢問學識上的問題,尋求一件事情最基礎的邏輯,但對與人溝通這件事,他知道彆人的評價是不擅長,卻很難會自己察覺出做的有什麼問題。

語言是一種傳輸信息的訊號,卻又高於信息本身。江秋曾經仔細研讀過有關生物進行信息傳遞的資料文獻,並由此及彼推及作為高等生物的人利用語言交流時的守則。

他就此總結得到的結論是:人類所獨有的語言脫離自其它生物同樣擁有的訊號傳導機製,卻具有更加複雜的組成含義與發訊目標。

謊言在廣大語言體係中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江秋不忌諱撒謊,甚至有意學習過這一課題——隻是他也不知道成效如何;

同樣,江秋也認為自己與旁人交流的過程中並不會做什麼出奇的事,從來都是按照自己見聞案例中教科書的方式進行回答。

雖然看似荒謬,但他所做的一切都經過確切的考量。參照過往案例、詢問他人意見……江秋希望做正確的事,因為這仿佛是他對自己生而被賦予的目標僅有的認知。

如果純粹是自己選擇尋找人合作,他或許會遲疑專做著尋求更謹慎的對答方式,像流落荒島時再次麵對梁安那樣。但既然叫他“見機行事”,就意味著對方認可自己的處事方法,大可以真正自由發揮。

事實上,他這種想法也沒錯。

畢竟梁安就是這麼設計的。

此時的徐天翼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他愣愣地盯著突然提議的江秋,用一種近乎匪夷所思的眼神望向他。

想要說服他人,必須以真誠的態度闡明自己的動機,借此打動於人。江秋腦海中回蕩著這句話,緊接著從容不迫說出了自己早先尋找的理由。

“你也許查過尹慧希的案子?”

“所以她真的是你母親!?”徐天翼終於遇見自己早先聽過的名字,眼前一亮,忙不迭的找借口,“難道你為了她和江卓產生了矛盾?所以你才會找到我……偏偏是這時候,你現在還和梁安有聯係?”

麵對這樣繁雜多變的劇情腦補和疑問設計,江秋一時實在沒法找到最好的應對方式,短暫頓了頓,“我不認識她。”

這是實話。

江秋沒有好奇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