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推斷(1 / 2)

來自角落的潛伏者 煌或 3452 字 11個月前

陸遙站在走廊外,借機探頭打量更遠處仿佛正在商討著什麼的童鴻光和顧淩,“其實現實很少聽到有人用這個姓。那位提到辯護律師咖位的大佬看來和咱有代溝,不懂怎麼炒熱度——這麼有逼格的姓名拿出來,以這案子的傳播度,廣大網友能熱熱鬨鬨腦補出整部霸總!不過顧淩確實應該就是另一個司機的辯護律師,這個我確認過,應該沒差。”

劉澈還在回想那場被顧淩提及的葬禮究竟是什麼時候,是否涉及危險情況,但也不忘用近似條件反射敷衍了事的通用詞詞給熱衷於“觀眾互動”的陸遙做捧哏,“所以?”

往什麼方向理解都可以,而現在這個情況,陸遙自然而然就會認為他問的是接下來要怎麼做。

“其實聽了你看到的情況,我覺得也就還好吧?”陸遙搖搖頭,“不用急於確認,他們應該和我們在兩條賽道,情況比較好的話還能謀求合作——當然是在合規的情況下。我大概能猜出他們鬼鬼祟祟要乾什麼,不過現在隻是猜測。”

劉澈詫異:“你覺得他們要乾什麼?”

“拆竊聽器。”

“什麼?”

“我的意思是這位裝逼模式和姓氏都很像霸道總裁但實際是個特彆牛逼的律師總之職業也挺有逼格的大姐姐也許是在附近放了竊聽器,所以讓才齊亦偷偷跑過來回收一下。”

陸遙打了個響指。

時間有限還要跟人解釋,這家夥秉持著不惜一切代價提高效率的原則,講話速度口技快到非人,但終究是這個過早的結論略勝一籌,比語速更聳人聽聞。

像現在這樣的“陸遙靈機一動”時刻向來都有,不僅天馬行空而且基本匱乏根據。根據某些無聊人士的統計,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三十七點六——看似不靠譜,但比起正確率絕對為零的“腦袋空空”,已經能算是頗具參考意義的方向。

更何況根據那位無聊到不能再無聊的家夥“熱心”估算,這個概率數值還隨著數據樣本隨時間增加保持在上升過程中。

劉澈掂量了一下。也就是說,這個“竊聽器”理論在強行四舍五入的情況下還能算作有將近一半的概率不是胡謅。

“有個說法,就是非正當情況下的取證通常不能當作實際證據用於法庭。小劉哥,你應該知道這件事吧?”

“當然。”劉澈哪裡隻是知道。

陸遙乾脆回答:“不知道。”

劉澈驟然無語。

“可能這位顧律師看上去就像很有手段的人?”陸遙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雖然話說得不好聽,但不擇手段其實也是種手段,非常情況要用非常手段,做人嘛,確實就是要敢做一些超出限製的事才不會被狡猾的家夥算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