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你說原主到底算是好人還是壞人呢?]裴鬨春閉上了眼,試圖和009溝通,這段忽然灌入進入的記憶信息量太大,要他一時心情激蕩。
[請宿主自己摸索。]009回應得又快又冷。
[……行。]很奇怪,不知為何裴鬨春竟覺得,009並不冷漠,反倒是帶著點欺負人的惡趣味?
他沒繼續騷擾009,梳理著頭腦中的記憶。
這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言情世界,講述的無非是生性倔強、堅強的女主克服重重困難,創立事業,最終和誌同道合的男主成家立業,共創幸福人生的圓滿故事。
中的女主,正是裴鬨春剛剛看見,對他不理不睬的冷漠臉小女生裴初晴。
至於他?則是中給儘女主痛苦回憶、人工為她的人生增加困難的那個渣爹。
是的,渣爹。
要說起此世界的裴鬨春,可以用一句話形容“活佛再世,光芒萬盛,普度眾人——犧牲家庭。”而裴初晴和蘇秀珍,便是被這再世活佛犧牲的那一方。
事情要從裴鬨春的出身說起。
裴鬨春生於六十年代尾,恰好趕上了國內的十年動蕩,生在農村的他,打小過的就是苦日子,他出身的村子在十裡八鄉是出了名的貧困,要趕個集、去個縣城都得走個大半天的山路,等他稍大些,就跟著分到村子裡的知青開始念書,他在讀書上很有一些天分,後頭考上了縣裡的初中,家裡咬咬牙、找大隊支了錢,把他送進了學校。
他深知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咬緊牙拚命讀,可成績再好也改變不了家中窘迫、缺少勞力的事實,等到初中快畢業,家裡人熬不住,開始把他往回喊,勸他回大隊做個書記、倉管,裴鬨春在城裡長了見識,也知道讀書能給人生帶來多大的改變,可他不能為了自己,把家給拖垮了。
在裴鬨春的記憶裡,這段時間幾乎是灰蒙蒙地,他蓄著淚,收著從家裡帶來的幾件半舊衣裳打算回家,卻被老師堵在了門口,他們老師是從首都分來的知青,後頭在村裡成家,便也沒打算再回去,對方拿了一小包錢硬塞到他的手中,告訴他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不要輕易放棄,隻要他能讀,學費、生活費他會全盤包辦。
裴鬨春那天跪下,給老師磕了頭,哆哆嗦嗦地收下了錢,回家和父母說他想讀下去。
後來,裴鬨春自是拚了命的讀,一路高中、師範大學直到畢業,而老師同樣遵守了他的承諾,裴鬨春師範畢業後分配工作,他和領導打了報告回到了這座“沒出息”的縣城,像他的老師一樣,做孩子的引路人,好人不長命,他工作沒兩年,老師就過世了,也就是在那時候,裴鬨春才知道,老師幫助的不僅僅是他一個。
他也在此後的人生,用始終不變的行為向老師致敬,捐款、支教從不落於人後,同時期一對一幫扶的孩子,基本都在兩個以上,工作四五年,口袋空空,有的隻是學校幫忙協調分配的巷子裡的老房子。
故事如果隻說到這,估計大家都要拍手叫好,喊一句好人一生平安。
可這位大善人,還有家人。
在那個年代,老師的身份,算得上是擇偶市場的加分項,更彆說裴鬨春長得挺清秀、身高也過了175,還有著不錯的好名聲,等他房子剛分配到手,就有人托著媒人上了門。
蘇秀珍年輕時相貌姣好,中專畢業,分配到了縣醫院做護士,她一眼瞧中了裴鬨春,兩人條件相配,又有媒人在中間搭線,很快就走到了一起,領了結婚證,成了夫妻。
可也是在結婚後,蘇秀珍才發現一切和她想象的全然不同。
婚前,讓她心馳神往的“善良”,婚後看來,隻剩下“愚蠢”,她從不知道,這世界上竟然有人,能把百分之□□十的工資,全都“捐”出去,自己每天吃鹹菜喝粥,一年都不添一件新衣服,相見時,裴鬨春拉著她去湖邊散步、自帶白水,她隔著濾鏡,隻覺得對方是懂得節約、勤儉持家,婚後她才知道,對方兜裡統共沒有幾塊一毛的,彆說看電影了,就是在路邊買點冰棍,都掏不出錢!
她忍了,告訴自己,對方是之前沒有成家,不知儲蓄,她試著溝通,卻敗退在對方的高談闊論之下——
“秀珍,人這一輩子怎麼過不是過呢?吃粥鹹菜也是過,大魚大肉也是過,可我們隻要省點錢,你知道能幫助多少人嗎?”
“我是窮出來的,如果不是有人幫我,這輩子我讀不上書,而現在我出息了,能賺點錢,怎麼能不去幫助彆人呢?”
“精神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秀珍,你現在沒想通。”
她就不明白了,她結個婚,想要過點好日子,也不追求大富大貴,有罪嗎?可她又要怎麼反駁呢?如果吵得厲害了,一句“秀珍不讓我再捐款、幫助彆人了”,就讓她一下成為了品德卑劣的小人。
蘇秀珍回家哭鬨過好幾回,可父母不理解他,他們說裴鬨春是個好人,倆口子沒啥過不去的事情,在一起好好過,還勸她早些生個孩子,生了孩子後什麼事都沒有。
她對裴鬨春不是全無感情,包含著這點期待,她選擇了回家,對方卻似乎是摸清了她的底線般,得寸進尺。
自打有了她不低的工資,裴鬨春開始敢把自己預留的錢全都捐出去,今天這個學生沒錢吃飯、明天那個學生學費差錢、後天山區有個孩子如何如何可憐……蘇秀珍從交家裡的水電、出家裡的支出到後來甚至開始給裴鬨春發起了生活費。
她有時候都嫌棄自己“賤”,不知道為了什麼,可就這樣,日子一天又過了一天。
婚後第三年,一個小生命來到了這個家庭,略過孕期蘇秀珍和裴鬨春的種種矛盾不說,這個孩子還是給蘇秀珍帶來了很多幸福感,她甚至開始期盼,有了孩子後,裴鬨春能有責任感,對孩子、對這個家負責。
當然,很快她就知道這一切全是妄想,丈夫始終如一,毫無改變,繼續在外頭做著他的大善人,甚至不多去考慮,再多了一個孩子之後,家庭的支出是否足夠。
在有了孩子之後,蘇秀珍開始有些認命,她不希望讓女兒沒有爸爸,也不希望讓女兒從小到大在流言蜚語中長大,一方麵她試著接受眼前的一切,從邊邊角角省下點錢作為女兒之後的支出,另一方麵她卻還是很怨恨,怨恨他的丈夫善心隻揮灑到外人,不肯看一眼家裡。
裴初晴便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她知道,她的父親是個多麼有名氣的“大善人”,幫助了多少人,她更知道,她有個多不負責任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