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兩黃金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閃得人心浮動,閃得妒恨交加,閃得群情激憤。除了黃金,還有成箱的白銀,西域的金銀器皿,珍寶玉石、香料織毯更是堆鋪了丈許高。這些東西折成銀兩在二十萬兩左右,財帛動人心,前來圍觀的人群有不少人有衝進去抓一把轉身跑的衝動。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罵聲鼎沸,自家一年不過三四兩銀子苦巴巴過日子,憑什麼白縣令不到三年就能積下這麼多銀子。喊殺之聲響成一片,將痛罵白治光的口水收集起來,足以在烏雲縣城下一場口水雨了。
白治光跪在大堂上,已是魂不附體,他知道,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民憤沸反就是身後的那些人也不敢替自己說話了。這些銀子多半是他與人合夥做生意所得,當然手段是見不得人的。大鄭律規定官不與民奪利,官身是不能做生意的,白治光任烏雲縣令身邊
並未不二年半不到,積下這麼多銀兩,無論如何也交待不過去。
江安義已無心在烏雲縣耽擱,下令秦光海暫理縣令,將白治光的財產登記造冊,查明錢財來曆等待處置,不許借機生事勒索財物,妥善安置慈幼養孤院中的老人孩童等等。溫琦被他留了下來,多雙眼睛盯著,秦光海做事要經心些。
從內心講江安義並不喜歡秦光海,這個人行事倒有幾分才乾,但善於投機,伺上所好。烏雲縣還有主簿劉慶餘,此公多一句不說,多一步路不走,圓滑得沒有拿手之處,至於杜秋光,江安義更不會用他。
交待清楚後,江安義和蔣銘一起押著白治光、孫家父子回了會野府。孫家父子事涉連弩,江安義讓蔣銘把人移交給化州龍衛府,蔣銘得了功勞,在烏雲縣又得了不少好處,心滿意足地聽命行事。
回到刺史衙門,大堆的公務在等著江安義,讓他生出官身不自由感歎,身為刺史,要想無案牘勞神
,隻能是夢想。
前腿進了刺史府,後腿就有人向張文津稟報了。這幾天江安義不見人影,張文津猜到江安義去了烏雲縣,不過他沒想到江安義如同瘟神,去烏雲縣一趟居然把縣令給押回來了。
“因何抓的白縣令?”張文津與白治光有交情,每年能從白治光處收到千兩左右的孝敬,所以他才會吩咐溫琦幫忙。
“這倒不知?”報信的人搖頭道。這次江安義是獨自前往烏雲縣,身邊沒有帶人,溫琦仍在那裡,消息還沒有傳來。
張文津摩挲著下巴,細思了一陣,決定親自去探個究竟,萬一牽連到自己也好早拿主意。先去大牢,想先見見白治光,結果被擋了駕,說是刺史大人交待不準見其他人。守牢的是華司馬的人,張文津沒有辦法,隻得悻悻地離開。
走進公堂,張文津向公案後的江安義拱手寒喧
道:“江大人,你總算巡視回來了,再不回來會野府怕是要翻天了。”
兩人麵和心不和,但表麵上的功夫總要做,江安義欠了欠身,笑道:“有張彆駕坐鎮會野府,江某放心得很。張大人稍坐,待本官處理完這些積壓的公務再來述話。”
張文津慢慢地喝著茶,打量著那些圍在江安義身邊的胥吏,心中暗暗生氣。這些人以前可是圍在自己身邊轉,自打上次田老漢告狀自己被江刺史打壓後,這些牆頭草便倒向江安義了,自己說的話不大管用了,如果不想辦法反製一下,跟著自己的人恐怕會越來越少,這化州府便要由江安義說了算了。
一壺茶水下了肚,江安義才揮退胥吏,笑問道:“張大人有事?”
“確實有件火燒眉毛的事。”張文津習慣地捊著胡須,沉聲道:“這幾日華司馬帶著手下的府兵四處騷擾商販,說是奉了大人之命抓拿西域的奸細,還
扣押了不少貨物。大人,這些人都是本地的豪門望族,怎麼可能是西域的奸細,華司馬的做法引得民怨大增,還請大人斥責華司馬,讓他歸還貨物保證商路暢通。”
“喔,還有此事”,江安義後仰靠在椅背上,笑道:“據龍衛通報,西域入寇有不少胡商為聯軍通風帶路,這裡麵不乏我化州的商人。我去烏雲縣前確實跟華司馬說過,讓他嚴查此事,身為鄭人鄭商,卻為異族賣命,可殺不可饒。至於華司馬扣押的貨物,等他問明之後自然會放行的,張大人不用擔心。”
張文津心想等問明後放行,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貨物屯積一天資金便積壓一天,等上個一兩月,老本都要賠上,分明是江安義和華思源串通好了,針對沒有領取商貿許可證的商販下手,他聽說並州安西都護府也在查拿從化州入境沒有許可證的商販,不用問也是這位江刺史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