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走親訪友(一)(1 / 2)

變臣 宇十六 4979 字 10個月前

太平坊的住處是江安義做禮部員外郎時購下,冬兒和彤兒曾在這裡爭風吃醋過,如今兩女都嫁給了他,總算是功德圓滿。

歸家的感覺總是迫切的,走進依舊熟悉的街巷,馬蹄情不自禁地急促起來,遠遠能看到自家門前懸掛的紅燈籠。大概是聽到馬蹄聲,從門內迎出數人,江安義跳下馬,目光落在走在最前麵的年青人身上。

“誌昌,你是誌昌?”江安義有些不確定地問道。眼前的年青人比他高出近寸,尚顯稚嫩的臉有幾分範師本的模樣,當初的半大小子已經成人了。

“誌昌見過師傅。”年輕人躬身問好。真是範誌昌,江安義雙手扶起他,上下打量,連聲慨歎道:“一彆三年,為師都快認不出你了,長得比我還要高。”

伸手拍拍範誌昌的肩膀,江安義笑道:“不錯,挺結實的,不是弱不經風的樣子。”

範誌昌鼓了鼓手臂,笑道:“師傅當年教石頭

哥練武,我也在旁邊學了幾招,五步拳我可是每天晨起練習,從未間斷過,尋常壯漢可不是我的對手。”

江安義調侃道:“石頭可是成了家,馬上要做父親了。誌昌你可有心儀的女子,趁為師在京城,替你上門提親去。”

一句話說的範誌昌滿臉通紅,不敢吭聲。旁邊的仆人紛紛上前見禮,江安義看到兩個熟悉的麵孔,笑著寒喧了幾句,眾人說說笑笑地進了宅。

宅子分前院後院,各有二十多間房屋,前宅清掃乾淨,屋中的被褥用具更換一新,江安義住進原來的住處,留下冬兒和彤兒曾經的住處,其他的房屋讓樸天豪和六名親衛自選。

範師本夫婦趕到前院,免不了又是一陣寒喧,範喬氏笑道:“安義,你一家人走後我把仆傭遣散了些,人手可能不夠,你先委屈住兩天,我明日便向牙商買些來。”

範師本回到家與妻兒見麵,範喬氏得知丈夫此次回京不再離開自是歡喜,說起兒子誌昌今年參試,也不知能不能取中。範師本一彆三年對妻兒甚是愧疚

,看過兒子的詩賦策論後連連點頭,讚道:“昌兒的才學比起當年為父要強上不少,今科及第應該不難。”

範喬氏既是驕傲又是擔心,道:“會試這種事如何說的清,昌兒就算有才學也不見得能取中。今年是建武元年,來參試的士子超過萬人,聽說不少人背景深厚,聽說京中有人賣什麼‘考官錄’,你是不是想辦法也走動走動。”

範師本笑道:“昌兒的爺爺還是有名的大儒,三個師傅一個是三元及第的狀元,一個是探花郎,另一個是澤昌書院的山長,就算他老子我差點,也是個進士,他要是不能及第,豈不是說主考官瞎了眼。”

“話雖如此,但昌兒畢竟年少才十八歲,我聽昌兒說鄧司業勸他等下科再試,到時說不定能取中前三,可是昌兒心急非要應試,說安義也是十八歲中的狀元,他就算不如師傅至少也能取中。唉,我一個婦道人家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老爺你正好回來,昌兒的事就要你多多費心了。”範喬氏道。

範師本默然,兒子應試這件事真不能大意,不

過他想起江安義在化州濟民書院對士子們講過應試之策,事後有士子根據回憶編撰成冊,被讀書人視為珍寶,等閒不給抄錄,更有人花大價錢收集不同人的所錄,力求能夠得出一個最全的版本。

這本談話錄在化州十分盛行,範師本無意中從縣學的一個學生手中看到,對江安義所說的東西歎為觀止,作為過來人對這本談話錄理解更深,那本談話錄裡江安義對及第文章的分析透徹,單純從揣摩應試來講範炎中也不見得如他。

當然,範思本不知道《曆科持運集》的存在,以為江安義天賦異稟,難怪十八歲就能高中狀元,江師弟既然有這種本事,當然首先要教教誌昌,何況誌昌還是他的弟子。

所以一見江安義,範師本毫不客氣地道:“昌兒馬上便要參加會試,你這個做師傅的這幾日好好教教他,昌兒如果不能及第,丟臉的可是你這個做師傅的,到時候彆怪我爹拄著拐仗來找你。”

今天是三月二十九日,離會試不過十天,範思本想到江安義在永昌的時間肯定忙碌,索性對範誌昌

道:“誌昌,一寸光陰一寸金,你江師時間寶貴,你現在就去把平日所做的詩賦文章給你師傅看看,讓他指點指點。明天你師傅出門辦事,你便在家中揣摩,然後晚上把你所悟所得告訴你師傅,讓他繼續指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