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義深眼中射出一道光芒,仿佛又回到叱吒風雲的當年,隨即目光黯淡下去,露出緬懷和迷茫之色,最後化成柔和。伸手拍拍肩頭上孫兒的手,韋義深笑道:“爺爺已經成為過去了,韋家是否能再出位韋相就要看祐成你了。”
韋祐成揉捏肩膀的手一頓,道:“祐成定不會讓爺爺失望。”
“好好好,這才是我韋家好兒郎。”韋義深欣慰地道:“我這次過來有幾句話要交待。你不要捏了,一旁坐下。”
韋義深致仕已有四年,逐漸被朝堂文武和百姓淡忘,門生故吏漸不來往。虎老雄威在,這位深居府中少有出外的老人通過家人的講述,對朝堂內外發生的事情了解得清楚,憑借多年與天子石方真相處的經驗,韋義深感覺到朝堂會有大的變動。
閒居在家的日子,韋義深感到自己老的特彆快,手腳遲鈍,易忘事,易昏睡。明普寺方丈廣平大師
讓他多走動、少思慮、少食油膩,韋義深卻從廣平大師的話語中聽出一絲不祥之意,驚恐之後逐漸歸於平靜,這世間放不開的隻有家族的昌盛繁衍。精心思慮後,韋義深要把自己發現的東西告訴家族的希望,自己的孫兒韋祐成。
微閉著眼睛組織了一下言辭,韋義深緩緩開口道:“天子即位以來,就有意啟用年輕的臣子取代老臣,結果因為我和世家的緣故,難以如意。如今天子即位已有十八年,不用取代,老臣們都到了致仕的年紀,六部九卿中多半已過花甲之年,就連戶部尚書餘知節也年近六旬,朝堂上的高官多是老者了。”
韋祐成多少明白爺爺要說的意思,笑道:“盧尚書是要走的,聽聞接替他的是寧侍郎,我估計潘尚書、郭尚書、嚴大夫、宋寺卿等人也陸續會致仕,姐夫這次被調回京中,不知是否有希望接待其中的職位。”
“叔綸資曆不夠,我估計天子會先讓他擔任六部中的侍郎,倒是段次宗極可能接替潘臨風的位置成為吏部尚書。”韋義深猜測道。
韋祐成笑道:“段大人為人忠正清廉,他任六部之首朝堂風氣必為之一正。”
韋義深沒有答話,徑自道:“此次會試,是建武元年的開試,天子十分重視。建武之意,是以武建功業,天子北伐建功之意昭然,我知天子素有與高祖齊肩之誌,今年天子四十六歲,十年之內應該會有再次北伐之舉。”
韋祐成歎道:“可惜孫兒不會武藝,要不然一定追隨萬歲去看看大漠風光。”
“前方打仗靠的是後方錢糧,天子經過一次大戰,對這點應該認識得很清楚,大劉國高祖皇帝不是說過功人與功狗的區彆嗎,建功立業不一定就要上前線打仗,你要答應爺爺,絕不準上前線。”韋義深有點著急,孫兒是韋家繁衍昌盛的希望,絕不能讓他輕易涉險。
韋祐成笑道:“爺爺放心,孫兒知道輕重,隻是一時感慨罷了。”
韋義深鬆了口氣,道:“這是我今日要說的第一層意思,天子將來會以北伐為目標,朝堂上會出現
武將的聲音,太尉的職位會與丞相並重,兵部和工部的作用會逐漸凸顯,說不定以後還會興起武科。”
“武科”,韋祐成一愣,鄭國在高祖、順帝、武帝年間都曾設過武試,後來因為以文治國停了武試,隻保留下了將門,難道天子真的會如爺爺所說重啟武科嗎?
韋義深見孫兒不信,微笑道:“天下比武都能舉辦,繼承先祖之誌重興武科有什麼難處,天子在朝堂上威儀日重,相信沒有人敢反對。”
韋祐成懶得多想,道:“朱老太尉年歲漸大,恐怕支撐不了多久,朱大將軍不為天子所喜,朱家的太尉之職怕是要讓與彆人了。”韋祐成與朱易鋒雖然文武不同卻是知交好友,言語中替朱家擔著心。
韋義深“嗬嗬”笑道:“朱家沒有大礙,就算朱質樸沒辦法坐上太尉之位,朱易鋒這小子也會重新奪回太尉之職。石家隻要不傻,朱家隻要不反,這太尉之位定然是他朱家的。祐成與易鋒是好友,不妨勤走動些,如果朱太尉身故後太尉之位不定,你不妨向天子進言,太尉之職事關國本,朱家之忠無人能及,
天子自然知道如何選擇,而朱家必然感激於你。”
韋祐成點頭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