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驛站歇息了一天,江安義發現胸口那根“鋼釘”死死地釘在心脈之上,無論自己怎樣運氣調息都無法消除,看來隻有回化州以後再做打算。
回到會野府,田少秋聞訊趕來,替江安義診斷後連連搖頭,道:“何文琴出手狠辣,這是紫辰門的一門特技,叫紫陽釘。將凝聚的紫陽真氣打入體內,阻斷對方的真氣運轉,十分陰毒。”
欣菲聽過紫陽釘,當即焦慮地道:“我這就動身前往京城,找孫門主尋求化解之法,不行的話就是找洪信大師和廣明大師,明普寺肯定有解決之道。”
田少秋搖頭道:“化解之道我清楚,要一個與何文琴差不多的高手替安義打通經絡,強行化去這紫陽釘,這樣至少要損耗施功者三年修為。如果安義肯去趟苗寨,老夫相信卓穀主一定肯替你化解紫陽釘。”
江安義聽到要損耗施功者三年修為,叫住欣菲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田前輩,除了強行化除外可有彆的方法?”
田少秋想了想道:“還有便是水磨的方法,鐵杵磨成針,用自身真氣慢慢消磨掉紫陽釘,不過這樣做耗時極長,而且自身極為痛苦,不過有弊也有利,這樣做能將自身的真氣精練至圓融,還能在細化紫陽釘的過程對紫陽真氣有所了解,防範起來事半功倍。”
江安義想也不想就道:“我選擇自己煉化紫陽釘。”
何文琴的暗算激起江安義滿腔怒火,身受的痛苦將來必要還報給何文琴,紫陽真氣刁鑽難防,有這樣一個機會熟習江安義當然不願放過。原以為這點傷半年之內就能恢複,誰料想一傷便近三年。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建武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馬上就是建武四年的新年。衙門已經散了差,這
幾年化州的稅賦保持在四百七十萬左右,今年更是高達四百八十七萬,上解數高達二百八十萬。整個化州百業興旺,百姓安居樂業,富庶起來的化州百姓紛紛把子孫放進私塾和書院,這三年多了許多身穿儒衫的小孩子。
江刺史把京城帶來的發配舉子放了半數進府學和濟民書院,這些人都是頂尖的人才,大大地提升了化州的教學質量,葉孜接替程玉寧成為司法參軍;建武元年七月,宋仁海被朝庭任命為化州宏陽縣縣令,陸樹鋒以幕僚的身份參讚縣務,一年後縣丞致仕,陸樹鋒成為宏陽縣縣丞。宋仁海每日吃喝玩樂,縣務放手交給陸樹鋒,而宏陽縣在陸樹鋒的治理下,從下縣升格成為中縣,宋仁海考績上上,估計不久便要調回京中。狂生馬遠翔在府學任教諭,課業之餘每每召集一同發配到化州的同仁們歌詠山水,兩年時間積下兩本詩集,有不少佳作在士林中傳誦,被時人譽為建武十子。
臨近過年,會野府的大街小巷熱鬨非凡,處處洋溢著過年的喜慶,店鋪懸掛著喜慶的燈籠,夥計高聲地招攬客人,天南海北的商販彙聚而來,趁著過年賺上一筆。三年時間,各州前來化州謀生計的百姓超過百萬,會野府的人口從三十萬人口暴露增到六十萬,原來的府城變得擁擠不堪。
建武二年,安西都護府移鎮化州,江安義和方仕書與楊祥亮議定,在會野府西三十裡處通橋鎮擴建了一座小軍鎮,專門作為安西都護府的衙門和官邸所在。通橋軍鎮居於瑪台軍鎮和會野府之間,三十裡的距離,騎馬小半個時辰就能到,楊祥亮想著既然已經沒有了政務管轄權,與府衙擠在一起諸多不便,爭取了二十萬兩移軍費後欣然同意。
會野府擴建已經納入府衙議程,在江安義的建議下,將大綜買賣的商鋪遷到城北邊市附近,又在西門外興建集市,東麵和南麵開始平整土地搭建房屋容納湧入的百姓住房所需。化州的屯軍已經高達七萬,
每年收獲的糧食除了一半供應大軍所需外,還有近百萬石流於市麵,原本缺糧的化州成為產糧大戶,糧價一降再降。江安義怕糧賤傷農,與方彆駕商議後決定官府以二十文一鬥的價格敞開收糧,保障種糧百姓的利益,將收來的糧除了供應縣學、府學和書院外,鼓勵各縣建立義倉,以備荒年。
糧價不及種瓜果養牛羊劃算,老百姓自覺地將新墾的荒地種上瓜果,栽培料草,隨著黔州蔗糖源源不斷地湧進內地,蜜水果的價格大降,每罐價格維持在一兩左右。百工科新研製出牛、羊肉罐、織毯技術等,讓化州各行業都缺人手,工價高得讓人眼紅,並州、孟州、青州、雷州甚至有不遠千裡前來化州務工的百姓。
人流帶來了百業的興旺發達,身為會野府的官吏衙役,雖然有點累,但個個精氣神都十足。大夥都知道,照這樣下去不用幾年化州就會升為中州了,州府的等級高了,上至刺史下至胥吏,眾人水漲船高官
階也要上升,同時官員的職數也相應增長了,未入流的胥吏說不定也能順利晉級為九品的小官。
在化州做胥吏可是件美差,不單仕途上有希望,年節的福利更是一年比一年多,普通的衙役除去薪俸外一年也不會少於二十兩收入,這麼好的待遇就連鄉間教私塾的秀才也比不上,難怪府衙一有風聲招人,前來應聘的秀才便絡繹不絕,再沒有人嫌衙門胥吏的名聲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