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從茗認識這位盧家俊秀,盧聲遠是國子監的監生,算起來是他的學生,魯從茗通過這位學生求見過工部尚書盧家林,應該算是舊識了。雖然盧家林從工部尚書的位置默然退出,但盧家作為十大世家之一,三院六部九卿中盧氏子弟遍布,建武三年盧家秀從宿州刺史轉任黃門侍郎,盧家在朝堂上的勢力並未受到大挫。
在京城做官,如果不能將自身織入進盤根錯節的網中是難以持久的,君不見許多官員在六部中混到致仕也才是六七品的郎官,魯從茗靠著楚安王起家,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雖然不想見這個盧聲遠,還是極不情願地說了聲“請”。
盧聲遠是來套交情的,魯從茗是欽差,自己的英雄壯舉能夠通過他直接上達天聽,哪怕官升一階也不枉自己受的驚嚇。
魯從茗漫不經心地聽著盧聲遠吹噓自己,心中膩煩透了,偏生盧聲遠不識趣,茶水涼了沒有更換也
不自知。半個多時辰過去了,這兩天趕路著實累了,魯從茗打了個哈欠道:“聲遠落入賊手能忠君愛國、大義凜然,著實讓魯某佩服,我回京後定當把聲遠的壯舉稟明天子,替聲遠你請功。”
盧聲遠見此行的目的達到,欣然起身道:“魯大人,一切拜托你了,我盧氏將來定當還報。”
送盧聲遠離開,魯從茗撇撇嘴,空口說白話誰不會,不過替盧聲遠揚名是順手之勞,積些香火人情也好。回到屋中哈欠連連,實在是熬不住了,魯從茗上床睡覺,錯過了機會。
林華縣的陰風濁浪刮不到興淩縣,江安義第二天並沒有離開,天子派他來暗中查訪的任務已經完成,江安義將他所知的事情經過詳詳細細地描述了一遍。奏折中表彰了袁德成、李玉波、熊以安、紀大濤、周臻等人儘忠職守,談到了捕頭王齊辰、役伕趙哥、碼頭幫鐵柱等普通百姓的作為,講了轉運司衙門的大小官吏如何貪汙河工銀兩、官商勾結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盤剝役伕,葉彥光與轉運司衙門勾結、受托派人暗殺李玉波、逃走後勾結鐘山寨的賊人反叛,描述
了盧聲遠的不堪和楊國華的附逆,提到了元天教叛逆的推波助瀾,最後不無傷感地講到普通百姓麵對大災時賣兒賣女的淒慘,被賊人裹脅時的無奈,被安東都護府官兵殺死的慘狀。
這份奏章從辰初寫到午正,江安義時而憤慨、時而歡欣、時而傷痛,多次擲筆起身 徘徊,待情緒穩定後才繼續往下寫。周臻走進來請他吃飯,看了一眼高高堆起的奏章,心中暗喜,這份奏章送到天子手中,自己就要升官了。
陸續有興淩縣的百姓返鄉,糧食成了問題。江安義一麵派人四處買糧,一麵讓周主簿組織清理燒毀的房屋,注意搜搜有無隱藏的糧食。鐵頭陀被江安義派去了鐘山寨,匪窩要清剿,不過江安義吩咐鐵頭陀最好不要殺人,山上的青壯都下了山,留下的多是老幼女人,不準欺淩,將他們帶下山來安置。
周臻麵帶喜色地道:“大人真是神算,今日清理廢墟時找到數次糧窖,裡麵的糧食約有六七十石,夠大夥支撐兩天了。下官已經派人前往林華縣告急,糧車最遲後天就會到來。”
傍晚時分,鐵頭陀帶著六百多鐘山寨的老幼回了城,向江安義稟報道:“山寨的房屋已經被郭德這小子燒了,這些人躲在山上不肯出來,我告訴他們朝庭不追究他們的罪責,可是這些人不信,沒辦法隻能強迫他們下山。”
江安義讓人先給他們準備吃食,等這些人吃飽了後江安義亮明身份,把那塊金牌也展示過,讓這些人放心朝庭不會追究他們的罪責,以後安心做個良善百姓便是。看著那些淒惶的眼神,江安義心中不好過,他們的丈夫、兒子可能再也不回來了,這場大禍要怪誰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江安義長聲歎息。
井娃得知江安義要帶他去德州新齊縣,這個早慧的孩子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初為了救娘他便將自己賣給了江安義,雖然江安義無意但這個讀過兩年私塾的娃兒卻死守著信義。隻是事到臨頭,井娃又有些不舍,自己走了娘和妹子怎麼辦?
江安義看出他的顧慮,笑道:“如果你娘願意,你們一家三口便都隨我去平山鎮,我家中小有產業
,餓不到你們。”
井娃歡呼一聲,磕了個頭跑去跟娘商量。周臻羨慕地看著這個娃兒,感歎道:“大人宅心仁願,這孩子也算福緣深厚,能遇到大人,將來這小子肯定前途不可限量。”
士林中傳說這位江狀元不光在理財上是“點金手”,便是育人方麵也是點石成金。駙馬爺範誌昌且不說,李家子弟李東晟高中在三十二位,事後曾說若無江安義半個月的指點實難得中。這個井娃周臻看在眼中,是個可造之材,如果能跟在江狀元身邊,一個進士出身妥妥地跑不了,說不定得中前三四,那真是祖墳都冒了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