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其軒這邊接到消息, 來不及交代,就被雍郡王府的人接走了。
洛霜隻知道是康熙那邊出了事,具體是什麼事, 不知道。
可衛其軒都走了,她也不好在雍郡王府的莊子裡多待, 當即就讓人打包行李,套馬車, 她要回去了。
回到鈕鈷祿府,彭氏聽到她回來, 嚇了一跳,以為出了什麼事,正焦急詢問呢。
那邊老太爺就傳來話,讓洛霜過去。
洛霜攤手,“額娘您彆著急, 沒什麼事, 我先去祖父那邊,等我回來和您細說。”
老太爺其實也是問這件事的,前幾天, 雍郡王還派人過來, 說二阿哥想要洛霜陪著, 讓她多住一段時日。
怎麼今天就突然回來了,老太爺接到門房的消息, 當下心裡就想了很多。
怕洛霜觸怒二阿哥,也怕她做了什麼不好的事, 一刻都不敢多等,讓洛霜立刻過去。
如果是真的,那就要及早彌補, 可不能得罪了雍郡王府。
洛霜過去的時候,不僅老太爺,老太太和淩柱也在,顯然是老太爺叫過去的。
“洛霜,你快說,出了什麼事,怎麼好端端的,你就回來了?是不是你做錯了什麼?”老太太一看到她,連忙道。
洛霜翻了個白眼,對於鈕鈷祿家人真的無語了,要不是有淩柱一家在,她還真不想搭理,“沒事,是皇上召見眾位皇子皇孫,二阿哥隨雍郡王離開了,我才回來的。”
“你可彆編瞎話騙我們,圍獵都快結束了,皇上好端端地召見他們乾什麼?”老太太不信。
洛霜攤手,“我不知道,大概是發生了什麼急事吧。”知道了也不能告訴你們啊!
老太爺皺眉,能發生什麼急事,讓皇上這麼著急?
他探尋的看向洛霜,然而洛霜滿臉無辜,他什麼都看不出來。
老太爺沒法,隻好道,“那你和你額娘回去吧,好好休息。”
眾人集結後,太子數了數人,發現都到齊了,就下令出發。
因為消息過來的時候,是傍晚,集結人又費了一點時間,導致他們出發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城門都關了。
好在之前太子雖然被關了,可太子印鑒還在,他寫了條子讓人打開城門,到也順利出城了。
晚上趕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侍衛們是專門挑選過的,沒有夜盲症。而從京城到木蘭圍場,也修建了寬敞的道路,並不會出現認不出路的情況。
他們一夜快馬加鞭,等到後半夜的時候,才停下來休息一刻鐘,吃點東西,然後收拾妥當,繼續趕路。
就這樣,一路上換馬不換人,終於在三日後趕到了木蘭行宮。
一到,他們就感受到了森嚴,行宮被侍衛層層把手,他們這一群皇子皇孫,接連被盤問三次,他們帶來的侍衛都留在了外麵,這才到了康熙的寢宮前。
然而,他們依然見不到康熙,被梁九功攔在了門口,“太子爺,還有眾位爺,皇上還沒有醒,皇上昏迷前下令,誰都不能靠近,您們還是等皇上醒來召見吧。小德子,還不快帶眾位爺下去洗漱。”
眾人臉上一沉,太子急切的道,“消息上說皇阿瑪遇刺,皇阿瑪到底怎麼樣了,禦醫呢,給皇阿瑪診治了沒有?”
梁九功為難的道,“太子爺,您就彆為難老奴了,皇上下令不準說,老奴也沒辦法了。”
“梁九功,我們隻想知道皇阿瑪的情況,是不是安全的。”三阿哥急切地道。
梁九功眼觀鼻鼻觀心,站在大殿的門口,垂頭不言不語。
這是在康熙的寢宮前,他們又不能大吵大鬨,驚擾了聖駕,更不能強闖進去問個清楚。
最後無奈,幾人隻能跟著小德子去安排好的房間洗漱。
四爺帶著衛其軒,來到鬆濤苑,以往他也來過木蘭圍場,住的就是這個院子,所以還算熟悉。
蘇培盛和蘇福泰等下人已經在這了,收拾好東西,準備了熱水等著。
四爺見衛其軒的臉色愈加蒼白,精神更是疲憊不堪,吩咐蘇培盛,“你看看有沒有空閒的太醫,讓他過來看看二阿哥。”
他們這次過來,因為趕得及,隨行並沒有帶太醫,太醫和藥材雖然已經安排好了,得遲一兩天才能趕到。
之前康熙帶人來木蘭的時候,已經帶來了不少太醫,還有他禦用的禦醫,四爺生怕這三天三夜的煎熬,會讓弘盼本就不好的身子拖垮。
蘇培盛是伺候四爺的老人了,早就想到了前麵,所以太醫已經備下了,還是雍郡王府比較熟悉的劉太醫。
以前四爺生過一場大病,這位劉太醫,就是負責治療他的,醫術很不錯,為人也正直可靠。
劉太醫給弘盼細細把脈,“二阿哥身體無礙,這是這些日子累到了,得細細保養,不然恐大病一場。”
“好,”四爺深吸一口氣,沒事就好,他可不想在皇父出事的當口,兒子也病了。
他揉了揉眉角,讓大夫下去。
衛其軒攔住了,“給阿瑪也把下脈吧。”
連著三天三夜的奔襲,四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肉眼可見的疲憊,這關頭可不能出事。
劉太醫聞言,忙看四爺。
四爺點點頭,讓他給自己看看,把脈的結果還不錯,四爺就是累了,沒彆的。
這邊正說著話呢,隔壁三阿哥的院子就鬨起來了,四爺皺眉,讓蘇培盛去看看。
沒一會兒,蘇培盛就回來了,“說是弘晟發了高熱,已經去請太醫了。”
“劉太醫剛走,你立刻去把他追回來。”四爺當機立斷,起身往隔壁去。
蘇培盛忙道,“爺放心,我已經讓人去追了。”
衛其軒跟著四爺,來到三阿哥的院子,這裡亂成一團,四爺大喝一身,“都亂跑什麼,你去燒熱水,你去清洗藥罐,你”
隨著他一係列的吩咐,院子裡才安靜下來,開始各司其職。
四爺和衛其軒進到房間,發現三阿哥正抱著弘晟在哄,嘴裡催促道,“你們倒是快去請太醫啊,磨蹭什麼呢。”
“已經去了,已經去了。”三阿哥的貼身太監連連躬身,想要上前幫忙,卻被三阿哥的身子擋住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又不能把主子轟走。
四爺嘴角抽抽,正要說話,劉太醫過來了。
四爺道,“三哥,你讓開,讓太醫給弘晟把脈。”
三阿哥一愣,“老四你什麼時候來的?”
四爺都要氣笑了,你管我什麼時候來的,現在是說這個的時候嗎?“你快讓開!”把孩子抱得死緊乾什麼。
三阿哥“哦哦”兩聲,終於反應過來,鬆開了弘晟。
那孩子一臉潮紅,也不知道是高燒引起的,還是憋的。
劉太醫忙上前檢查,“阿哥這是累的,得了急熱,針灸過後再喝一帖藥,晚上捂捂汗,就沒問題了。”
三阿哥忙道,“真的嗎?可這孩子現在都暈了,怎麼喝藥啊,劉太醫,你給想想辦法。”
劉太醫上前,給弘晟針灸,很快人就醒了。
弘晟迷茫地睜開眼,看到三阿哥,立刻就哭了,“阿瑪,我難受。”
“沒事沒事啊,一會兒喝了藥就好了。”三阿哥邊說自己也邊抹起了眼淚。
這都是什麼事啊,怎麼好端端就病了,四哥家的弘盼身體那麼弱,都沒事,怎麼一向健康的弘晟就出事了呢。
好在他這話隻在心裡想想,沒有說出來,不然四爺要是聽到了,恨不得敲暈他的腦袋。
其他阿哥們聽到了這邊的動靜,也都紛紛過來了。
太子一進來,就看到三阿哥在抹眼淚,嚇了一跳,忙道,“老三這是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是啊,三哥你可彆嚇我,太醫呢太醫呢,還不過來看看三哥。”老五也被嚇到了,忙大聲詢問道。
四爺忍不住扶額,上前道,“沒事,是弘晟有點高熱,太醫已經治療過了,等會兒喝點藥就好了。”
“老四,你可彆騙我們,要不是發生了大事,三哥不至於這樣。”十二阿哥也不信。
四爺能說什麼,他也沒想到三哥麵對孩子是這樣的,孩子生病了,他手足無措,急得團團轉,最後居然跟著孩子一起抹眼淚,也是沒誰了。
他指著三阿哥的貼身太監道,“你們要是不信,就問他,他總不至於騙你們。”
那個太監聞言,頭快低到地上了,為他們爺丟人的。
可太子和幾位阿哥的問話,他又不敢不答,隻能低低地應了一聲。
太子:
眾皇子:
眾人無語,想不到你是這樣的老三
算了,既然無事,那他們也走吧,彆擱在這裡看笑話了。
眾人都走了,四爺和衛其軒也回了自己房間,下人們伺候兩人洗漱用膳。
在吃飯的工夫,蘇培盛和蘇福泰已經去外麵兜了一圈,“爺,二阿哥,奴才打聽到了一些消息。”
“說!”四爺筷子一頓,三兩下把飯咽進去,目光牢牢盯著蘇培盛。
反倒是衛其軒,不緊不慢吃著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皇上來到木蘭圍場後,原本一切都很順利,十三阿哥過來後,皇上還帶著十三阿哥去打過獵。可就在五天前,皇上打獵的時候遇到了猛虎,當時,皇上身邊隻有二十幾個侍衛,他們分兩路,一半人圍困猛虎,一半人護送皇上回來。誰知半路的時候,卻被箭支偷襲。射箭的人當中有一位厲害人物,第一箭就射中了皇上,雖然後麵的箭都被侍衛們擋住了,可皇上也受傷了。”
“之後的事情就打聽不到了,隻知道這些侍衛護送皇上回來後,就被帶走調查了,而皇上的病情也瞞得死死的,無人知曉具體情況。”
“木蘭圍場怎麼會出現猛虎,還有偷襲的人,有沒有派人去查?”四爺皺眉問道。
“據說是薩克達佐領得了皇上的命令,親自去查的。”蘇培盛道。
這個薩克達佐領是滿族鑲黃旗第二參軍的佐領,是康熙心腹中的心腹。
四爺點點頭,知道這個人對皇上忠心耿耿,繼而問道,“大阿哥和其他人呢?”
他們過來的時候,康熙殿前就隻有侍衛們守著,不見皇子們人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康熙命他們這些在京城的皇子皇孫快馬過來見駕,可到了之後,不僅被攔住了外麵,也沒見到本該伺疾的皇子們,不奇怪嗎?
“回爺,奴才打聽到,是梁九功傳了皇上的聖旨,命皇子們在院內祈福,不許隨意外出,也不許和外臣接觸。”蘇培盛躬身道。
四爺心裡一個咯噔,隻是被圈禁了!
他立刻站起來,吩咐道,“弘盼,你吃完後站一會兒消消食,就回去休息,不用等我了。”
說完就帶著蘇培盛離開了。
他要去的是大阿哥的院子,然而剛走到院門,就被人攔住了,“啟稟雍郡王,直郡王休息了,不見客。”
四爺看他們身上的裝扮,知道這一定是鑲黃旗旗下的侍衛,也就是說,這是康熙的吩咐,而不是大阿哥真的不見客,是康熙不讓見。
他心裡的不安加劇了一層,又去拜訪其他的兄弟,老七,老八,十三,十四,都被攔住了。
沒法,他隻能去了太子住處,他過來的時候,一眾從京城來的兄弟都到了,老三,老五,老九,老十,十二和十五。
太子看著這些人,苦笑,“你們找我也沒用,我也什麼消息都打聽不到。你們先各自回去吧,等皇阿瑪醒來,總會召見我們的。”
可皇阿瑪什麼時候會醒啊?或者,就此沉睡下去,再也醒不過來?
這些皇子們,雖然個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擔憂皇上身體也是真的。
可皇上身邊被守得密不透風,禦醫們一直在裡麵,也沒人出來說明情況。
而梁九功就像門神一樣,攔著不讓他們靠近,生怕他們會對皇上做點什麼。
眾人無奈,隻好回去了。
四爺回到鬆濤苑,衛其軒已經歇下了,他進去看了看,見兒子睡得安穩,教導蘇福泰仔細照看,就離開了。
衛其軒其實一直沒睡,隻不過裝個樣子,不然他身體差,還能堅持住,不是明晃晃告訴彆人有問題嘛!
所以用過飯,他就起來走動了一會兒,然後說累了,回房睡了,並打發蘇福泰等人在外麵伺候,不要打攪他休息。
其實,他在心裡琢磨這次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會造成的後果。
在京城的時候,他們接到消息,康熙遇襲,急召皇子皇孫們見駕,傳旨的人說得那叫一個急切,好似他們不去,就見不到康熙最後一麵了。
所以即便是他這種,對外身體差到了一定程度的,都不得不趕來。
不然皇上要是駕崩了,臨死前想見到孫子,結果你都沒來,這是大不孝,一輩子都毀了。
然而到達這裡之後,情況又不是那麼回事。
行宮裡的守衛雖然森嚴,但氣氛並沒有想象中的緊張,或者說有,但也隻是嚴肅,而不是到了絕境的一觸即發。
從這些侍衛的表現來看,康熙在昏迷前,至少已經做好了安排,不然不會這麼井然有序,把後妃,皇子,大臣一個個分開圈禁,能在外行走的,除了康熙的心腹,就是他絕對信任的人。
再加上梁九功的表現,是那種絕對嚴肅認真,但絕對沒有死到臨頭的恐懼感。
梁九功是陪伴康熙最久的太監,從康熙剛繼位就在他身邊服侍了。
原本,梁九功是順治身邊的太監,順治病逝前,不僅安排了顧命大臣,來輔佐年幼的康熙治理朝政,還安排了像梁九功等一批太監和侍衛。
這些人都是順治的心腹,但隨著康熙漸漸長大,有背主的,也有忠心的,更有死了的。
梁九功是很忠心的,並發誓主死仆從,也就是說,康熙死了,他就會殉葬。
所以如果康熙現在的狀況很危險,梁九功應該會緊張自己的小命才對,即便他有了視死如歸的決心,那整個人的狀態也不會是現在這樣,而是豁出去後的坦然。
通過這些觀察,衛其軒確定,康熙的情況並不危急,至少沒到駕崩的程度。
後來蘇培盛打聽出來的消息也證明了這一點,康熙隻是中了一箭,還沒有傷在要害處,可他到現在還在昏迷,就隻有一個原因。
箭上有毒,康熙中毒昏迷!
而梁九功並不焦慮,說明這毒是可以解開的,至少禦醫們已經有了應對之法,隻不過研製解藥,或者藥效起作用還需要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康熙的情況不緊急,他何必把所有人都攔在外麵,目的是什麼?
他不怕自己昏迷的消息傳出去,然後偷襲的人發動兵變嗎?
亦或者說,比起那些偷襲的人,他更防備的是自己的兒子們?
如果是這樣,那就意味著,康熙已經掌握了刺客的信息,不擔心那些人出來搗亂。
看來明天得讓人了解一下,看行宮守衛這麼嚴,是隻在行宮,還是外麵,甚至京城也已經戒嚴。
如果隻有行宮,那康熙防備的就是自己的兒孫,之所以把他們叫過來,純粹是怕在京城的太子和皇子們知道他遇刺的消息,趁機謀朝篡位。
可要是行宮外,甚至京城都戒嚴了,那就說明康熙防備的是那些刺客餘孽,或者是隱藏在刺客身後的主謀。
他們會借機生事,甚至威脅到京城裡皇子皇孫們的安全,康熙把他們叫過來,是出於保護的目的。
思路漸漸清醒,知道了目前的狀況,就可以應對後麵的事態發展了。
首先,康熙的情況並不危險,那就說明情況照舊,他們可以按原計劃進行,不必現在就開始準備,參與奪嫡。
要是動了,康熙卻沒事,那真就觸到了逆鱗。
好在,根據衛其軒對四爺的了解,他有野心不假,但現在對太子還是服氣的,最重要的,他對康熙的孝心不假,所以不會在目前的情況下,頭腦一熱,就想謀朝篡位。
隻要四爺能穩住,一切就都可以安穩。
想清楚之後,衛其軒真的閉上眼,打算休息。
他的心情很輕鬆,不像皇子們,一個個焦躁不安,既擔心皇上的身體,又害怕有人借機生事,心底還有一層憂慮,那就是康熙真的死了,太子就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那他們的機會就沒了,而且兄弟上位,他們就不再是皇子了,身份天然降了一層。
所以一個個的,即便再疲憊,都睡不著。
時間到了深夜,原本熟睡的衛其軒突然睜開眼,倒不是有什麼動靜驚擾到了他。
而是他算著時間,猜測如果康熙是裝的,那麼很有可能在這個時間段,傳喚皇子。
而這個人,很有可能是太子。
所以他靜悄悄地起身,越過因為太累而熟睡的福子和蘇福泰,來到了院外。
衛其軒並沒有打開院門,而是攀上院子裡唯一一棵樹,把自己藏在樹枝間。
深秋快要入冬了,這棵樹的葉子掉光了,但這是深夜,古代沒有光汙染,晚上本來就黑,所以即便有人站在樹下,也發現不了他的身影。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衛其軒一動不動。
半柱香後,一個昏暗的燈籠出現,在臨洮閣出現,在門口停頓了一會兒,就進去了。
臨洮閣就是太子胤礽居住的地方,和鬆濤苑隔了一個院子,衛其軒在樹上看得正好。
又等了一會兒,臨洮閣的院門再次打開,出來了一排人,宮燈也增加了兩盞。
太子的姿態很明顯,衛其軒隻要看看走路的姿勢,就知道,那是太子無疑。
衛其軒沉思,看來就像自己想的一樣,康熙的情況並不危急,不然他最先防備的就是太子。
那麼康熙現在召太子是為了什麼呢?如果是為了傳位,不可能這麼悄悄地進行,一定會讓大臣和各位皇子都在場,不然不足以服眾。
現在這麼偷偷摸摸的,隻有兩種情況,一是刺殺那事是太子乾的,康熙要質問太子,又不能讓其他人知道,因為他還不想逼死太子。
二是刺殺的事完全和太子無關,康熙此舉隻想召太子伺疾。
等人走遠後,衛其軒悄悄爬下樹,敲了隔壁四爺的門。
蘇培盛過來開門,見是二阿哥,大驚,“您怎麼來了?”
“我找阿瑪,有急事。”衛其軒道。
“這……”蘇培盛為難地看向床幔,主子剛剛睡著,可衛其軒的表情,卻是不容置疑。
蘇培盛咬咬牙,還是上前把四爺叫醒了。
四爺好不容易睡著,被叫醒頭痛欲裂,可看到弘盼在跟前,忍住了脾氣,放輕聲道,“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
衛其軒搖搖頭,把今晚看到的告訴四爺。
而那邊,太子胤礽其實一直沒有睡著,擔心皇阿瑪的安危,也擔憂自己未來的處境,更甚至,他內心深處也有一點不甘心。
早知道,早知道……又怎麼樣?
早知道有今日,他就不服食五石散嗎?
那樣他現在還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在目前的變局上,說不定還有一爭之力。
可現在,他的身體不說全毀了,至少需要三年的調養,而這三年,他會因為五石散的後遺症,有時心情激增,整個人顯得很興奮,有時又暴躁易怒。
這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該有的,雖然三年就沒事了,可也就是這三年,是最關鍵的。
皇位交接本就危機四伏,如果新帝沒有一個穩定的心態,很容易作出錯誤的決定,更何況,他還是有那麼多優秀又虎視眈眈的兄弟。
所以想想之後,太子又把那絲不甘心,壓在了心裡最深處。
見到康熙之後,他麵無異色地行禮,見康熙已經醒來,隻有最純粹的高興,而無其他。
可不就是高興嘛,如果現在康熙就出事,他就失去了競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