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康熙沒有出事,哪怕他被廢了,還有機會奪回屬於自己的位置,因為太子之位是他主動請辭的,雖然辭了,但他依然是嫡子,是最有資格競爭那個位置的。
康熙見到太子,先是心情激動,然後看到太子憔悴疲憊的模樣,突然想到了之前親政噶爾丹的時候。
那會兒他重病,想念胤礽,急招他見駕,結果他卻毫無擔憂之色。
那現在他的擔憂是真的嗎?還是裝出來的?
康熙扯扯嘴角,詢問道,“胤礽什麼時候到的,來了怎麼不來向我這個皇父請安?”
這就是不講理了,太子和眾皇子過來的時候,被梁九功攔了,而不是他們不來。
而梁九功在康熙醒來,肯定會上報這件事,不然康熙也不會在這個時間點傳召太子。
但太子能怎麼辦,康熙這麼質問,他也隻能跪下來請罪,“還請皇阿瑪見諒,實在是日夜奔襲,形象實在不佳,唯恐皇阿瑪麵前失了禮數,這才洗漱過後來拜見皇阿瑪。”
康熙目光緊盯著他,“你皇父都病了,你還有心思洗漱?可見是沒把我這個父親放在心上的。”
太子聞言,立刻磕頭請罪,同時他心裡一沉,明白康熙這是疑心病又犯了。
又是這樣,總是這樣!
當初,他有一次因為康熙生病而著急,沒怎麼在意形象,衝到康熙麵前,結果卻麵臨康熙的訓斥。
那話他至今都記得,“你身為太子,一國儲君,要做到寵榮不驚,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都不可這幅作態,不然朕如何放心把江山托付給你。”
這話被胤礽深深記在了心裡,所以之後無論多著急,他都會注意儀態,尤其是皇父麵前。
可也因為這樣,他卻被皇阿瑪懷疑,自己不夠擔心他。
如果不擔心,他何必千裡奔襲,帶著太醫和藥材去見康熙。
如果他有異心,當時就聽索額圖的勸說,散布謠言康熙已經駕崩,自己掌握京城,並登基為帝。
按照他當時掌握的權柄,這事是可以辦到的,並且,他還能在康熙回京的途中,做一點手腳,讓謠言變成現實。
然而太子並沒有那麼做,那是他的皇父,是他最崇敬的父親,是他以為一輩子會親密無間的父親。
然而現實給了他沉重一擊,因為內心的猜疑,皇阿瑪開始忌憚他,並且惡意猜測他的用心,把兄弟們立起來逼迫於他。
在這重重壓力之下,太子選擇了逃避,逃避雖然可恥,但對上皇阿瑪卻是他無論如何都不想做的。
太子的眼睛濕潤,聲音顫抖,“皇阿瑪,您懷疑我有異心,可我的身子這樣,有心又如何,無力啊!”
最後三字,幾乎是嘶啞出聲,說明他沉痛的內心。
康熙渾身一僵,謔地站起來,要去扶他的弟子。
然而康熙現在身體還很虛弱,隻是勉強坐起身,所以一站立,立刻往後倒。
所幸梁九功等人,就在他身邊,撲上來接住了他。
太子也嚇了一跳,忙跪著往前幾步,扶住了康熙的腰,“皇阿瑪,您沒事吧?”
康熙躺倒在床上,擺擺手,“朕沒事,禦醫過來,給太子看看身子。”
孫禦醫上前,細細診脈,隨即麵露難色。
康熙看他一眼,吩咐梁九功,“讓其他人都下去。”
很快,房間內隻剩下康熙,太子,梁九功和孫禦醫四人,“說吧,太子的身體如何了?”
“回皇上,太子停用了五石散,目前仍有不間斷的戒斷反應,要全部治好,還需要三年多時間。”孫禦醫的頭垂得低低的。
皇家的密辛豈是好知道的,這要是康熙和太子想保密,自己的小命就完了。
康熙擺擺手,讓人都下去,自己和太子密談。
知道了太子的身體狀況之後,康熙也覺得,這個時候,太子和他是一體的,絕對不願意他在這個時候出事。
所以他暫時放心了,並把一疊資料交給太子。
太子拿過來細看,越看心跳越加速,這次刺殺事件,居然還能和索額圖扯上關係。
彆誤會,這次的刺殺,索額圖不是主謀,赫舍裡家也沒有參與,畢竟索額圖已經死了,赫舍裡家也一擼到底,是沒這個本事的。
之所以說和索額圖有關係,是因為參與這次刺殺計劃的人當中,其中一位是索額圖的手下。
事情是這樣的。
六年前,康熙率領大軍,親征噶爾丹,大勝歸來。
而噶爾丹,被逼走投無路,服毒自殺。他原本的地盤伊犁被他的親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占領,而策妄阿拉布坦投靠了康熙。
噶爾丹的兒子也都被殺光,但他有一支舊部,忠心耿耿,一直尋求機會報仇。
這支部隊是噶爾丹的養子率領,原本在康熙派兵圍剿之下,三千人的部隊隻剩下不到三百。而殘部逃出生天,去了更北邊的喀爾喀蒙古。
這幾年,這位養子一直想回漠北,和策妄阿拉布坦爭地盤,但策妄阿拉布坦有清政府的支持,發展得還不錯,遠遠是他比不上的。
於是,他就想要通過刺殺康熙,為噶爾丹報仇,來達成目的。
隻要他刺殺成功了,就能收服原本噶爾丹手下的人,這些人一部分在策妄阿拉布坦手裡,一部分被清政府控製著,隻要康熙死了,他們肯定願意脫離掌控,然後跟著他重新乾。
他的想法很美好,但實行起來相當有難度。
首先,康熙久居京城,哪裡不是他能去的。
京城戒備深嚴,蒙古人過去都是要統計的,那個部族,來乾什麼,有什麼親友可以作保,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隨後還會有人去查探他們的身份,要是假的,就一定會被抓起來審問。
養子嘗試過一次,卻連京城都沒有接近,就被發現了。
沒辦法,他們把希望放在康熙視察蒙古的時候,視察蒙古的時候,康熙會帶很多侍衛,浩浩蕩蕩上千人,並且還會提前清場。
再加上,到時候各個蒙古王公也會過來見駕,也都帶著自己的侍衛,人多起來,雖然更容易混進去,但陷進去也更難脫身。
所以嘗試了幾次之後,找不到任何破綻,就放棄了。
可就在這時,他們恰巧遇到了索額圖的人,這人為了幫太子拉攏蒙古勢力,幾乎是來者不拒。
剛開始,這人還沒發現養子一行人有什麼不對,隻以為他們是其中一個草原小部落。
可隨後,這人就發現,這些人不簡單,很有可能和漠北有關。
漠北現在是策妄阿拉布坦在管,那他偷偷派人打聽康熙的行蹤是為了什麼?難道策妄阿拉布坦也和他的叔叔一樣,野心勃勃?
於是這人就上報給了索額圖,索額圖是什麼人,當即就下令徹查。
養子一行人行動了這麼久,肯定有露出痕跡,於是被索額圖抓到了把柄。
然而索額圖並沒有處置他們,而是給他們送了一些物資,順便把他們隱藏起來。
索額圖這麼做,就是預防著未來某一天,太子想要造反了,就讓這些人來。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康熙的速度會那麼快,他自己直接死了,而這些人還一直藏在草原上,不知道任何消息。
聯係的這人在清剿索額圖餘黨的時候,逃過一劫,但他全族都是赫舍裡家的奴才,所以大部分人被砍了頭,剩下的也被發賣,至於賣去了哪,不知道。
這人找了一年,卻沒辦法找到任何親人,一發狠,絕對報複康熙。
於是他聯係了養子,給他提供了康熙的消息,並且在木蘭圍場幫他弄了假身份,讓養子帶人混了進來。
至於這人是如何辦到的,誰也不知道,因為事發後,就有人發現了他的身體,是被一刀斃命。
而養子那邊,什麼都不知道,完全是按照這人的指示行事。
看完這些資料,太子忍不住苦笑,怪不得康熙會懷疑是他乾的。
索額圖是他叔祖父,索額圖的舊部投靠他是順理成章的,而且這人背後明顯有人,那合理懷疑,那人就是他這個太子,沒毛病。
太子捏緊拳頭,對康熙道,“皇阿瑪,您這個時候出事,對我沒有任何好處。”
康熙看著他不說話,心裡尚存一絲憂慮,“況且,我的身體狀況,大哥和四弟,八弟都知道了。”太子曝出一個巨雷。
“什麼?”康熙驚訝,他不是已經封鎖消息了嘛,怎麼老大,老四和老八全知道了,難道是有人背叛了他?
太子扶額輕歎,“是我泄露給他們的。”
他上折子請辭了三次,可康熙遲遲不批。
他就知道,自己這個太子還有用,至少康熙需要他立在眾皇子們麵前,無論是當一個靶子,還是目標。
然而他不想,不破不立!
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請辭,那就乾脆一點。
索性他就把自己的身體情況,透露給了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的人。
於是他也難得地獲得了一段平靜的日子,因為身體的原因,康熙不讓他顯於人前,而
可沒想到,就因為這小小的操作,讓他可能失去所有的機會。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個小操作,能讓他順利在皇阿瑪的猜疑中脫身。
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果然世事難料啊!
康熙渾身一震,指著太子,“你這個,這個……”
孽子?不孝子?太子猜想著,都到了現在了,他已然無所謂了,乾脆說了大實話,“所以我現在沒有必要刺殺您,那對我沒有任何好處。”
因為一旦康熙出事,立刻會有人拿他的身體說事,反對他登基。
太子知道的,老四不好說,但老大和老八,一定不會幫著隱瞞,而是說出來。
康熙……信了。
無論從哪方麵說,這確實對太子都沒有好處,那這事就真的與太子無關了。
相信了之後,康熙心裡就生出無限悵然。
因為,太子是真的沒機會了。
剛剛太醫說,他現在的身體,雖然解毒了,但那毒素霸道,已經侵害了他的身體,讓他的身體變得虛弱,如果不好好保養,恐怕活不過一年。
但保養,就需要放下一切事物,靜心養著。
可這怎麼可能呢,身為帝王,哪裡有靜心的時候。
所以為了壽命,他勢必要傳位了。
他第一個考慮人選,當然是太子,可太子服食五石散,身體還沒有調養過來,而他已經等不及了。
可看到調查的資料後,康熙有點拿不準,真的要把皇位傳給刺殺自己的逆子?
現在太子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他放心的同時,生出無限的遺憾來。
這是他從小培養的繼承人,如此優秀,卻最終不能承繼大統,如何能不遺憾?
可事已至此,也隻能如此了。
康熙開始考慮其他人選,老大……他要是上去了,那太子就沒有活路了。
不是老大容不下太子,而是老大身後的勢力,不會讓太子活著。
他們已經鬥得夠久了,身為勝利者,當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所以即便老大攔著,也護不住太子。
老三沒可能,那就是一個棒槌,除非其他年長的皇子都沒了,才有可能選他。
老五太過溫厚,是拿捏不住這些兄弟們的,要真的強推上去了,江山就要亂了。
老七和老三一樣,不是性格上的缺陷,而是身體上的殘疾,隻能排除。
老九一心惦記經商,老十莽撞遇事不過大腦,排除排除。
十二就是個隱形人,沒什麼功績,就連他這個當皇阿瑪的,都不知道十二有沒有能力辦好事。
十三和十四還太小,剛剛成年,身後沒有勢力,完全不是哥哥們的對手。
之後的皇子們就不用說了,還沒有出上書房呢。
這麼一盤算,就隻剩下老四和老八了。
康熙忍不住歎息,那麼多兒子,結果有用的就那麼小貓三兩隻。
而且老四和老八也不是沒有缺點。
老四太過較真,眼裡揉不下沙子,這對於一個皇帝而言,不是什麼好事。
天下官員那麼多,各有各的缺點,要是帝王容不下這些瑕疵,那朝中就沒大臣可用了。
康熙生怕老四的性情太過冷厲,上位後,逼得官員們自掛東南枝。
而老八呢,那又是另外一個極端,他善於懷柔,誰都說八爺好,說八爺是賢王。
如果隻是一個輔佐的王爺,就像宋朝的八賢王一樣,那賢也沒什麼好的。
可要是一個帝王,也這麼懷柔,就像宋仁宗,那就不是什麼好事。
有道是主強臣弱,主弱臣強,一個帝王不夠強勢,權力就會被大臣瓜分,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康熙眼裡,這兩個兒子各自的優缺點都很明顯,上位後可能會發生的事,他也預料到了,所以才遲遲不敢下決定。
他開口詢問道,“胤礽,你看好老四,還是老八?”
太子一愣,沒想到皇阿瑪會詢問他的意見。
然而這話不好說,誰知道皇阿瑪心裡屬意誰,萬一他說了老四,而最後是老八上位呢?
那他這個主動請辭的太子,也不會得到什麼優容。
太子會請辭,是知道自己進退維穀,想拚出一條前路來,或者說,給自己的兒孫留下榮華富貴,而不是在他失敗後,一同赴死。
可現在他要是說得不好,赴死不可能,但新帝會不會打壓他和他的兒孫?
會的,康熙在的時候還好,康熙一旦去世,他的日子就艱難了。
所以這話他不好說,雖然他更看好老四,也不能說。
最後,太子委婉的道,“這個還請皇阿瑪自行決斷,我相信皇阿瑪選中的人選,一定是最適合大清江山的。”
康熙一愣,最適合?
太子沒有說最好,最優秀,而是最適合。
也沒錯,當皇帝的,不一定要多優秀,唯獨適合才最重要。
康熙開始細細思量,目前大清的局勢,朝堂的情況,哪個更適合?
這時候不是康熙末年,朝廷空虛,官員貪汙成風,康熙知道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帝王,大清將走向滅亡。
現在雖然康熙已經優待大臣,對下寬仁,但有以前的餘威在,再加上之前清理了索額圖一黨,正是朝中風聲鶴唳的時候。
其實現在更適合一個懷柔的皇帝,這樣想想,老八上位才最好。
但懷柔是一時的,不能長久,皇權順利過渡之後,皇帝就必須強硬起來,不然坐不穩位置,也握不住權柄。
那是老四?
也不是,老八彆看脾氣溫和,但康熙知道,這人一旦掌握了權勢,可不可能一直溫和下去。
而老四,也不是學不會懷柔,隻不過是不想而已。
說來說去,這兩人又好似都合適。
康熙麻爪了,想得頭疼。
太子見此,忙上前給他按摩頭部,“皇阿瑪,您不必著急,還有時間,這段時間我可以幫你處理朝政,您一邊休養,一邊思考下一任繼承人。”
如果是之前,太子這麼說,康熙一定會懷疑他彆有用心。
可現在不一樣了,康熙隻覺得這個兒子貼心極了,隻可惜他不能繼承大統,如果太子可以,他何必這麼糾結呢。
葉公好龍,說的就是康熙這樣,在太子有機會的時候,他萬分防備著,等確定太子沒機會了,他又萬分可惜。
“也好,這段時間的奏折,就你代我批複,至於人選……”
“皇阿瑪不知道該選誰,不如列一個標準,達到標準的人承繼大統,這樣其他人也能心服口服。”太子道。
“標準?”康熙沉思,太子說得沒錯。
現在皇子們的關係遠沒到後麵的勢同水火,所以當有人脫穎而出,上位後也不會全力打壓兄弟。
可要讓他們兄友弟恭,那就得上位者能力出眾,其他人心服口服。
康熙點頭,“你先回去休息吧,我會好好想一想這個標準。”
太子聞言,嘴角露出一抹弧度,隨即在心裡歎氣。
標準啊?他以前不就是那個標準,是皇阿瑪心目中最好的繼承人。
可現在……算了,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怪不了彆人。
太子離開了康熙的寢宮,慢慢地踱步回臨洮閣。
他走得極慢,似心裡不舍,但沒有回頭。
路,隻能往前走,人,也隻能往前看。
走著走著,他突然看到一個身影,拿著一盞宮燈,在路邊等著他。
太子一愣,走進一看,居然是四阿哥胤禛。
四爺看到太子,上前幾步,囁嚅了幾句,最終什麼都沒有問出口,隻道,“太子二哥是要回去了嗎?”
太子點點頭,“你是在這裡等我?想知道皇阿瑪的情況?”
四爺點頭,然後忙道,“如果不能說,就不要說了,隻要你們沒事就行。”
他等在這裡,而不是在房中睡覺,是擔心皇上的身體,也是知道太子被皇上傳召之後,怕太子出什麼事。
太子心裡一暖,知道這個四弟不是沒心的。
於是他道,“放心吧,皇阿瑪沒事。”多的就不能再說了。
聞言四爺鬆了一口氣,也不再多問,殷勤地用宮燈給太子照明。
兩人無聲地回到了院落前,分彆之際,太子輕聲呢喃了一句,“三月為期,快了。”
四爺整個人都愣住,看著太子離去的背影,不明白他話語裡是什麼意思,又好似懂了。
他木楞的推開鬆濤苑的院門,見到裡麵瘦弱,卻猶如鬆柏一般的兒子,突然心裡明悟。
他懂了,四爺激動起來,抓住衛其軒的手,牢牢的,顫抖不已,“我懂了。”
衛其軒抬起頭,微笑,“我也懂了。”
什麼叫峰回路轉,這就是!
他的計劃,可以都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