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仁也用手指沾了水在桌子上寫了梁字,“既然在東北駐守過,他最合適。”
竹蘭豎著大拇指,“好人選。”
周書仁需要好好謀劃下,梁王縮在王府他見不到啊,所以還是繞不過容川,眯著眼睛,他要合計合計。
幾日後的蘄州,昌廉聽著彙報,又看了看名單上的前三個村子,示意衙役下去,“大人您看?”
知府大人,“派人暗地裡去查查,本官不希望有弄虛作假的事情。”
昌廉不覺得有假的,隻是心裡感慨,依照朝廷的辦法救災,村子和村子間的差距很大,以宗族為整體的村子效率最高,還能去幫其他的村子,這就是宗族的優勢。
而以雜姓存在的村子,哪怕一條心也比不過,還是上不了榜。
昌廉是下鄉走訪過的,想了想道:“大人,您看不如將以宗族為整體的村子和雜姓村子分開排行?”
知府大人反應過來,也感慨的很,前幾名會得到獎勵的救災物資,有的村子急需,而有的宗族村子並不緊迫,“好,分兩個名單。”
昌廉笑著,“知府大人是為民的好官,百姓都稱讚著您。”
知府大人臉上有了笑模樣,“我隻求蘄州日後能風調雨順,百姓能安居樂業,至於我的一些虛名不重要。”
昌廉心道,嘴角不上翹會更有說服力。
昌廉從府衙出來,溜達回了府門口,還沒下馬車就聞到了湯藥味,下了馬車一看,還有不少百姓端著碗排隊,走到娘子身邊,“最近幾日辛苦你了。”
董氏,“不辛苦。”
昌廉問,“還有多少藥材?”
“沒多少了,這些日子天天煎增強體質的湯藥,家裡的藥材要空了。”
昌廉,“沒了也好。”
董氏隨著相公進宅子,“知府大人家沒了藥材,現在熬製的是薑湯。”
“知府大人也不容易。”
董氏卻有些來氣,“咱家為了不越過知府大人,沒捐多少藥材,知府娘子想要好名聲設了藥湯棚子,咱們府上也跟了,她自己有多少本事不知道,藥材沒了還上咱們府說酸話,聽著就來氣,怎麼,還想讓咱們府上送過去一些藥材?”
昌廉拍了拍娘子的肩膀,“好了,何必與她一般計較。”
“如果不是知府大人是個好的,我懶得搭理她。”
昌廉,“咱們沒了藥材就關了棚子,你也就不用聽到酸話了。”
“嗯。”
京城,周書仁幾位重臣陪同皇上一起接見各國使臣,周書仁覺得昌義也挺適合搞情報的,真探出不少底,各國使臣還不知道其中出了叛徒,一個個看完交換的物資折子,全都憤怒臉,嗯,有的人裝的挺像。
皇上無視了使臣的憤怒,指了指折子,“上麵就是我國要換的東西,我國要選的東西不多,先換的先得糧食。”
眾使臣,“!!”
這還不多?從貴重金屬到禁止買賣的資源,上麵羅列的十分詳細,詳細的讓他們懷疑是不是清楚他們國家的存量。
周書仁得到皇上的眼色,接話道:“我國是人口大國,雖然地廣但耕種麵積並不多,最近幾年我國人口增長快,我國也十分的缺糧食,本侯掌管戶部萬分不舍拿糧食出來,可誰讓我國乃禮儀之邦,本侯咬牙籌了一些糧食,糧食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