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呂雉又一遍問劉盈為何冒著大雨前來時,劉盈直截了當的說道:“為了母後分封下去的諸侯王。我此番前來,是特意想讓母後收回成命的。”
呂雉的笑容僵在了臉上,宮殿的寂靜的連呼吸聲都振聾發聵起來。審食其見形勢不對,忙給服侍的宮女使了眼色,一起退了出去,於是宮殿內隻剩下了劉盈和呂雉二人。
“皇上怎會有如此想法?”呂雉眼裡都慈愛已減少萬分,她探究的盯著劉盈,好奇為何平日裡這個一言不發沉默寡言她說東絕不往西的兒子,竟然會挺身讓她收回成命?
難道是有人向劉盈說了什麼?
呂雉的眼眸沉了沉。眼睛裡攪動著不安和怒火,畢竟除此之外,她再也想不到其他什麼原因可以使劉盈的變化這麼大了。
雖說之前劉盈也不是忤逆過她一回兩回了。但都不敢正麵跟她對抗,隻是在私下動些小手腳罷了。為何這一次劉盈會當麵跟她開口,讓她收回成命,甚至還不惜冒雨前來。
劉盈說道:“母後您曾經教導過我老師也曾經教導過我,分封諸侯王絕對不利於國家的統一。而曾以為您先壓了那些諸侯王,是為了國家的統一和團結但您為何在打壓了一些王,在打壓了一些諸侯王之後又再分封了呢?”
劉盈抬著頭看向呂雉,屋外的雨太大了,烏雲蓋住了太陽,店內就算點了燈也不勝平時那般明亮。呂雉忽然發現,自己眼前的這個兒子令他有些陌生。
鬼使神差一般,呂雉沒有說些冠冕堂皇的話來替自己開脫,而是直接說道:“你父皇滅了秦朝,滅了項羽之後,為了政權的穩固,從而紛紛了一堆諸侯王,而朕也隻是為了朕的政權穩固,從而分封了一堆諸侯王罷了。”
滅劉王而封呂王,呂雉的意圖昭然若揭。
但劉盈已然得到了先知的話,他知道在他死後,會是他的弟弟劉恒繼位,因而他在麵對呂雉這番話時並不犯怵。
他的本意並不是想害他的母妃,而是想救她。“先知”向他透露了未來,那麼無論如何,不管漢朝在他的手上發生了什麼事,到最後,都會是他的弟弟劉恒繼位。
如果母妃真的封了那些姓呂的為王,也隻不過是給劉恒多了一堆要打壓的諸侯王,隻不過會把後世的局麵搞得更亂一些,但終究這些諸侯王還是要被滅掉的。劉恒後麵有劉啟,劉啟後麵還有“先知”說的千古一帝。
但是母後卻會因此在史書上留下壞名聲。若這個天下顛三倒四之後還是姓劉的,那麼史官也會是姓劉的,那麼史官寫母後時便減少母後的好處,擴大母後的壞處。縱然母妃在自己上位之後,所做出的政績斐然,但這些政績不會被記錄在史冊裡。他們隻會說母後把持朝政,封立呂王。
劉盈道:“母妃,我有七個兄弟,父皇也有一堆兄弟,父皇的兄弟他們也有孩子,天下姓劉的人那麼多,和我父親搭上關係的人也很多,除了他們,還有朝中和父皇一起打天下的大臣們,你覺得他們會放任你顛覆王室嗎?”
呂雉笑了一聲,“放任不放任又有什麼關係?現在我是皇帝,我才是那個擁有生殺大權的人。張良已經告老還鄉,蕭何已經病逝,現在朝堂之上誰敢不聽我的話?”
劉瑩還想繼續勸解呂雉,卻聽呂雉接下來的一番話,震得他不知該如何回。
呂雉說:“這天下分明是由我和你的父皇劉邦一起打下來的,可為什麼他劉氏的人可稱王封侯,而我呂氏的人,卻沒得到什麼好處呢?!”
“盈兒,你不覺得這很荒唐嗎?他劉邦隨便一個親戚拎出來就是王侯將相,甚至死了的還要被追封!而我呂雉的父母姊妹親戚呢?!他們又得到了什麼!我隻是在把他們應得的還給他們!”
呂雉忽然停住了聲音,往劉盈那走了幾步,語氣裡滿是質問,道:“我做錯了嗎?朕做錯了嗎?!”
劉盈不知該如何回複。
錯了,都錯了,全都錯了。
沒錯,都沒錯,全都沒錯。
無非都是利益使然。分不分的,封不封的,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但我們是皇帝啊,是掌權者啊!怎麼能隻顧著自己的利益而不顧百姓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