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跡出奇?一開始劉徹並不懂陳嫣的意思, 他隻是覺得這個字跡和陳嫣的有些相似, 但一眼就能看出, 還是不一樣的。非要形容的話,就是‘規矩’了很多。但是這種‘規矩’並不能給字跡加分, 反而顯得有些呆板。
然而經過陳嫣的提醒, 他仔細查看字跡, 才發現一種隱隱的違和...好一會兒都想不明白這種違和是從哪裡來的。直到眼睛瞥到並排的兩個字,蹙緊的眉頭一下子就鬆開了。
“這...字跡怎會一樣?”
這話聽起來古怪,如果是一個人抄的書, 字跡一樣才是正常的啊...但劉徹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兩個相同的字太相似了!如果是同一個人寫字,字與字肯定會非常相似, 但無法做到完全相同。
這種程度的相似,反而很奇怪!
陳嫣一聽劉徹這樣說, 就明白他是看出問題了, 得意地笑了笑:“這是‘印刷術’!”
沒錯,陳嫣準備的殺手鐧就是印刷術!
印刷術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在古代,這一項技術對文化傳播有多大用處更是不必贅述!
印刷術和白紙配合, 等於是立刻將知識成本打壓到了一個低的超乎想象的地步。
過去, 即使是一些爛大街的典籍,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畢竟人工就在那裡擺著。而稍微珍貴一些的私人藏書就更彆提了,若是有人願意出售抄本, 有的是人願意花數金、數十金!若是那種傳聞中無比珍貴的藏書...有的人為之傾家蕩產又有什麼好稀罕的!
然而印刷術和白紙配合,將改變這一切!這個世界上能夠打破一個舊世界,創造一個新世界的東西並不多,印刷術和白紙就算其中之一。
“印刷術?”劉徹倒是沒有聽過這個詞,但華夏語言的好處就在於,有些詞沒有聽說過,但也能根據詞語的構成判斷一個大概。聽到‘印’這個字眼,劉徹就有些恍然大悟了。
“用了印章?”劉徹的話雖然帶著疑惑,但看他的樣子卻是已經肯定了的。手上迅速翻閱著這部《詩經》,嘖嘖道:“用印章的話,豈不是可以反複使用?一開始製印,價格高昂,但印製書籍多,就不算貴了!”
“這般好的主意,過去怎沒人想到!”劉徹‘啪’的一聲合上《詩經》,整個人躍躍欲試道:“這印書實在是大有可為!”
陳嫣這個時候才插嘴道:“過去沒有白紙,又怎會想到印刷術?”
竹簡上用印刷術,這就太為難人了。絲帛上倒是可以用,畢竟皇帝的詔書都是絲帛的,上麵也要用印。但關鍵是,絲帛並不是普遍的書寫材料,隻是有錢人自己用一用而已。這種情況下,更不可能讓人想到使用印刷術了!因為這樣做,絲帛書的價格依舊是遠遠高於竹簡書的,材料成本根本下不來。
劉徹一想也笑了,可不是麼!
得了印刷術這麼個寶貝,劉徹也不想在上林苑騎馬了,催陳嫣帶他去看看印刷術到底是怎麼弄的。雖然他知道了其中的原理,但還是對具體操作有些好奇。
也是恰好,印刷術的團隊在長安這邊,不然的話,人在齊地,這個時候說要看,那也是麻煩。
之所以會在長安,是因為印刷術的技術攻關就是最近的事情...大概就是陳嫣和劉徹商量要搞白紙之後,現在也半年多了。既然都打算大力推廣白紙了,印刷術順勢推出,也是應有之義。
說出來可能有些奇怪,但陳嫣之前確實沒有去點印刷術的技能點。
原因也很簡單,造紙術還在不斷完善中,弄印刷術除了技術儲備,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說起來,陳嫣手上的人才,特彆是墨家、農家這些人是一直不夠的,相比起印刷術,還有太多其他的技術等著人去點亮,印刷術也隻能暫且放著了。
再者說了,在當時的陳嫣想來,印刷術本身是很簡單的,技術上麵毫無難度,難的是捅破那一層窗戶紙。所以什麼時候推廣了白紙,什麼時候再去弄印刷術,那肯定也是來得及的。
然而真的讓人去弄印刷術的時候,陳嫣才知道什麼叫做一把辛酸淚——其實印刷術的難度確實不算高,但比她想象中的還是難多了,而且其中還有各種沒有預想到的麻煩...簡直一言難儘!
劉徹隨著陳嫣去了印刷作坊,因為陳嫣本來的打算就是要做大的,所以這個時候並沒有瞎對付。從印刷作坊起來的時候,她就讓人找了大的地方,並且認真選址,確保將來原材料進的容易,成品出的也容易。
事實上,印刷作坊就在城外,離少府的造紙作坊並不遠。同時也離官道很近,印出來的書籍無論是送進長安,還是往周邊城市送,都是容易的。
印刷作坊裡的情況和劉徹想的不太一樣...確實不太一樣,他想象中的‘大印章’一個也不存在,不少工匠在雕刻木質雕版。
不過劉徹轉念一想也就明白了,現在用的印章基本上都是玉石的,玉石多貴啊!相比之下木頭就便宜多了!反正不像印章,那本身就是身份權力的象征,肯定要用好一點兒的材料。印書用的‘大印章’,隻要能用就行了!
其實劉徹不知道,在搞印刷術的時候,光是用什麼做印板,就為難了技術人員好久!
一開始,陳嫣考慮過要不要一步到位,使用活字印刷。但真的嘗試過後,才開了一個頭就放棄了...她這才明白,為什麼南宋時期就有了活字印刷,但直到現代印刷術取代古代印刷術之前,雕版印刷都是主流,活字印刷根本不受認可。
現代人極大拔高了活字印刷的意義,一方麵是因為古人的這個創新確實非常牛,另一方麵呢,現代印刷術在原理上更接近於活字印刷。所以直觀意義上,似乎活字印刷更加先進。
但站在古人的角度來說,他們是不在意‘先進不先進’的,對於他們來說隻有好用不好用。
活字印刷首先就得解決用什麼來做印塊,因為曆史教材上提過,一開始用的是陶塊,陳嫣也就讓人燒製陶塊,然後再在上麵進行雕刻。反正這個時候燒陶工藝已經相當成熟了,這個一點兒難度也沒有。
但還沒等到陳嫣一次次試驗有沒有更好更合適的印塊,陳嫣就放棄活字印刷了。
首先,一個又一個的字塊放在那裡,如果要印刷一部書,肯定得有人來排版才行。排版不是說隻有識字的人才能做,隻是不識字就得一個字一個字去硬摳,勞心費神還效率慢!
而且就算識字,這項工作也好做不到哪裡去。漢子不是英文字母,英文字母隻有26個,想要組成字詞也很容易找到想要的。漢子總量多大?就算是隻準備常用字,那也是上千了!
從這麼多字裡麵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個,而且不是找一次兩次,一部書排下來,真可以說是要了命了!
曆史上有人發明了排列字塊的規律,讓找字變得容易了一些,但這依舊是一項工程。這就像是查字典,因為有規律的原因,所以並不是大海撈針,然而該花的時間還是得花。
但這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印刷質量!
古代的生產條件下,陶塊很難做到嚴絲合縫。印刷出來的書籍,出現對不齊、字體大小不一、頁麵不整潔等等問題,再常見不過了!人手工雕刻的雕版雖然也可能出現類似的問題,但概率要小的多。
而除了這些,彆的問題其實也很多。比如活字印刷的字塊比較小,平常收收揀揀的,磕磕碰碰根本無法避免。而一旦發生這樣的事,碰壞,甚至碰碎字塊也很常見。
又比如,一套書排下來,絕大多數字都需要不止一個,所以最終要製的活字也會比想象中的多很多,如此一來,成本也上去了——如果一頁書排版印刷之後再排下一頁,這確實可以節省製活字的費用,但給排版和其他工作帶來的麻煩就不是一星半點兒了!
活字印刷的問題不是一星半點兒,而且很多都是在古代條件下無解的!陳嫣這個時候才真正明白,為什麼活字印刷術始終沒有成為主流...
在這種情況下,陳嫣甚至根本沒有讓人嘗試改良印塊的材質,提高各方麵的表現。她非常乾脆地調轉了匠人們的努力方向,改為研究雕版印刷。
然而雕版印刷也沒有她想象的容易,首先就是木頭的選擇...真當什麼木頭都可以嗎?
天真!
太硬的木頭會給雕刻帶來困難,太軟太疏鬆的木頭滲墨會非常嚴重,拿來印刷就是一個災難!
嘗試了多種木材,這才定下梨木、梓木、棗木...也有另一些木頭可用,但出來的效果都不如這三種木頭...陳嫣最近在市場上大肆收購梨木、梓木和棗木,就是為了做各種處理,將來想要造雕版的時候方便。
而定下了木頭也不是全部,還得考慮‘墨’。
相比起雕版,其實就是一種一種材料地試,這反而更有技術難度。
原來陳嫣弄出白紙之後,其實就得考慮要改良墨了。此時用的墨較之上古時鍋灰、糯米汁之類調成的,已經好了很多了,至少原材料是後世人熟悉的,也就是鬆煙、桐油煙、石墨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