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親自登門縣內拜訪退休的賢達耆老,將他們請來書院,現在書院共有六位先生,其中一位是女先生。
所有學生分了三個班,一個班兩位先生。
明氏姊妹和雁兒同在一班,先生是明三爺和女先生,好照應年幼獨自求學的雁兒。
聽明三爺講完第一堂課,明溪點了兩個親兵出城巡視官道修建。
她巡視春耕和墾荒的時候,暗自記下縣內每個鄉的位置和地形。
返回府衙後她特意製作了一個沙盤,沙盤又請曾製作過縣內地圖的匠人修改過,保證沒有一點錯處。
明溪最終根據修改過的沙盤,規劃官道修建路線。眼下所修的官道主要是為了方便糧食運送。
“將軍。”見明溪騎著馬過來,肩扛鋤頭的牙外軍們精神抖擻地問好。
因是農忙時節,明溪從軍營裡調了千人來修建官道。
明溪望向一個個滿頭大汗的牙外軍,關心道:“晌午日頭大,都去樹蔭下休息,喝碗綠豆湯。”
他們用掛在脖子上的帕子抹去汗水,搖頭道:“將軍,俺們不累。修路是積德的大好事,俺們有氣力。”
他們當中也有好些人來自這個縣,新的官道要通向他們的家鄉。
想到官道修好,家中的父母妻兒不用再翻山越嶺,他們渾身都是乾勁兒。
明溪搖頭失笑,轉頭吩咐人多準備綠豆湯和茶水。
返回府衙時,夕陽落下,民坊內升起嫋嫋炊煙,飄搖直上,與萬丈紅霞構成天地間最美的畫卷。
“聽說將軍今天嚇哭一個小孩。”飯桌上,劉嫖姚無情嘲笑。
明溪白楞他一眼:“你要是去書院,嚇哭她的就是你。”
劉嫖姚眼帶笑意:“可是將軍說過,沒有如果。”
明溪淡然地夾了著小青菜,淡淡道:“你明天可以戴著麵具去書院晃一圈。”
“不去。”劉嫖姚張口拒絕。
用完膳後,兩人沿著府衙內院的池畔散步。
前任縣令是個奢侈的人,內院花園種滿奇珍異草,園中的燈也是由玉石所製。
劉嫖姚盯著一盞玉燈,一字一頓:“將軍,我們沒錢了。”
又是擴書院,又是修官道,今年的稅還沒收上來,是真的山窮水儘,一分不剩。
聽到這話,明溪的一雙丹鳳眼直勾勾地土壤中的奇珍異草。
兩人慢慢轉頭,視線於空中交彙。
他們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第三日,花園中的玉石燈和奇珍異草打包裝車,由喬裝打扮的劉嫖姚運往江南。
劉嫖姚帶著一車白銀歸來時已是盛夏,正好開始夏稅的征收。
冬小麥產量比往年多出兩倍,堪稱大豐收,每個農人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加上縣令之位的誘惑,各個富戶也沒有像往常一樣拖欠夏稅,夏稅征收的無比順利。
府庫充盈,明溪又開始大手大腳花錢。
這次她將銀子投在製作武器和開辦惠民醫堂。
武器方麵,主要是製作攻城的三弓床子弩和神臂弩。一回生二回熟,明溪畫起圖紙得心應手。
惠民藥堂,除了人參等貴價藥物,戶籍在本縣內的所有人都可以享受低價看大夫、低價拿藥的好處。
要辦惠民藥堂的告示一經張貼,眾人奔走相告,拍掌稱讚。
來本縣做買賣的商人,聽聞本縣的一係列政策後,舉家遷移至此。他們的遷移帶動鄰縣、鄰州,乃至其他軍鎮的貧農、商賈遷徙。
到收取秋稅時,縣內新增人口將近五千戶,原來的三千牙外軍也擴充到五千人。
眼見以前不如自己的鄰縣欣欣向榮,明溪下轄的其餘兩縣縣令連夜請命,自請一同變革。
明溪欣然同意,點了五十個親兵給劉嫖姚,讓他去督促另外兩縣變革。
劉嫖姚離去,縣令一位就空置下來。
明溪公布上交夏秋兩稅,及其餘商業雜稅排名前十的富戶名冊,其中第一正是李氏富商。
縣中人多知李家郎君德才兼備,他為縣令眾人沒有異議。
李郎君成為縣令後恪儘職守,夙興夜寐,使明溪得以從縣城軍營兩頭跑的日子中解放出來。
排名第二的納稅富戶,其家中郎君渾渾噩噩,女郎倒是通讀經史子集,才富五車,品性優良。
明溪授予她地監院院監一職,掌管地監院。
起初那富戶見是女兒得官差,多有不滿,言辭上冒犯明溪。
他本以為會得到縣內耆老的擁護,畢竟哪有女人做官的道理。
沒想到不僅沒人幫他說話,還大罵他白眼狼,不念明溪施恩的好。
他不敢犯眾怒,漸漸沒了聲息。
女郎為官的風波歸於平靜沒多久,另一個軒然大波悄悄鑽進後院閨房之中。
不願女兒入書院學習的富戶、貧戶之家,見女子可為官,當下又有了主意。
為官之人必然是要招婿的,誰說女兒就是彆家的?女兒一樣可以光宗耀祖!
女郎們鬨著要進書院,長輩們又不忍自小疼愛的女兒嫁為人婦,一輩子操勞,二話不說同意女郎們的要求。
來年書院開課,書院中的女學生已由三人增加至八十七人。
百來個年輕力壯、還沒出嫁的女子們過了入書院的年紀,想著既然文不行,那她們就來武。
她們圍在募兵攤前,說要參軍。
明溪曾經手把手建立起一支娘子軍,她對這事不陌生。
娘子軍直屬明溪,由明溪親自訓練。
她們肯吃苦,有韌勁,入伍不過三月,精氣神大變樣。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