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犯紀綱如何被千裡之外的沐春給“金屋藏嬌”了?
這還是真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想要出京城, 隻有兩條路, 水路和陸路。而負責南京城水上門戶防務的總兵是陳瑄——沐春從盩厔縣招安的官二代土匪頭子。
和時千戶這種野生土匪不同, 陳瑄是能夠識文斷字、懂得各種西南方言和官場規則的綜合型複合式土匪, 沐春一直留了心眼好好栽培他, 有好的資源、好的升遷機會,也會利用親爹沐英的麵子替他爭取。
九年前, 南京水上防務的位置空缺出來, 沐春就強力舉薦陳瑄, 說陳瑄不僅善戰,還在雲南搞各種水利, 修渠修壩。洪武帝最後選擇了陳瑄,把京城水上防務交給他。
陳瑄整頓南京水師, 還時不時帶兵去沿海打倭寇,以戰練兵,搞得有聲有色, 洪武帝對他很是滿意, 加上他的後台是黔國公沐春,洪武帝幾次朝中大清洗, 也沒有敢攀咬陳瑄。
故,陳瑄在南京水師經營九年,已經站穩了腳跟, 有了自己的心腹, 雲南地方遙遠, 沐春遠離政治中心,能夠對京城形勢了如指掌,全靠陳瑄的水路和飛鴿密語傳書。
當陳瑄把南康公主駙馬胡觀帶頭參毛驤的事情告訴沐春,此時沐春還在蜜月期,和新婚的妻子在水路上,每天撐一支船篙撐船撐到不亦樂乎,一看這個情報,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洪武帝這個老頭子壞滴很,難怪會輕易的成全他們,原來是為了把善圍姐姐打發走,安排了後招。
不過,沐春也曉胡善圍即使還留在京城,也改變不了固定的結局,或許還會殃及池魚。
沐春對胡善圍隱瞞了此事,回信給陳瑄:毛驤必死無疑,全力保住紀綱,送他來雲南避風頭。
這不是沐春第一次在京城撈人了,陳瑄收到回信,正要想法子把紀綱弄走,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找上門來了。
說曹操曹操到。
毛驤說道:“陳大人不用和我猜啞謎,我曉得你和沐春背地裡的小動作,開平王常遇春失蹤的孫子常繼祖就是你們偷偷弄走的,通緝了三年都杳無音訊,藏到雲南去了吧?”
陳瑄麵上誠惶誠恐,說道:“毛大人,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啊,我堂堂大明京城水師提督,怎麼可能和封疆大臣私下來往。”
所有的書信皆用暗語,都是閱後即焚,陳瑄自信毛驤沒有證據。
毛驤一抬手,使了個“我懂得”的眼神,“你放心,這一切我都沒有報給皇上知道,我總要給那個不成器的手下留一條後路,以這個秘密作為交易,我需要你幫一個小忙,把紀綱弄出京城,不要給我一起送死。”
毛驤一壺茶,把紀綱弄倒了,裝進箱子裡,被陳瑄的水軍抬進補給船,快遞到了雲南,由沐春親自簽收。
這一路上紀綱先是破口大罵,拳打窗戶,腳踹房門,然而一點用都沒有,外頭的人就像聾啞人似的,根本不理他,每天送三頓飯,早晚提一次馬桶。
後來水路轉陸路,到了雲南,紀綱才隱約猜到是怎麼回事,又開始破口大罵沐春不是個東西。
送給一個新移民的石頭城,沐春親自驗貨,確認過眼神,是紀大美人。沐春當場就將暴躁欲狂的他金屋藏嬌了,等他釋放完怨氣再說。
就這樣關了一個月,前十天紀綱還能很能折騰,所有的家具都拆得不成型,紀綱就像個人肉粉碎機,看什麼砸什麼,瘋的時候連自己都砸。
中間十天漸漸消停了,最後十天乾脆一言不發,像是啞巴了,除了吃飯,就是躺在床上看著牆角的透氣窗發呆。
沐春知道紀綱終於開悟了,等毛驤死訊和一紙特赦令一到,就放了他出來。
關在屋子裡的一個月,紀綱都沒有刮胡子,連帶著眼神都滄桑了,對著沐春放完狠話的那一刻,好像破繭成蝶,毛毛蟲在痛苦的自閉中得到了重生。
沐春知道他要去投奔誰,如今藩王實力最強的當屬燕王朱棣,否則洪武帝也不會一口氣扣了燕王兩子兩女在京城,其餘藩王隻是扣了世子。
沐春沒有阻攔,他這幾年深耕雲南,暗中給各種政治流亡者當保護傘,也是為了留一手,兩麵下注,將來以求自保,反正無論怎麼爭,都是老朱家的人當皇帝。
沐春扔給一個包袱,“你的新戶籍,路引和通關文書,胡子就不要刮了,你這張臉實在太招人。”
紀綱接住包袱,“我欠你一條命,以後若有機會便還給你。”
沐春醋意上來,說道:“不用了,你救過我妻子,我救了你,大家扯平了。”
這是沐春要陳瑄保住紀綱性命的主要原因,說來慚愧,胡善圍當了十五年女官,紀綱陪她、保護她的時間最長久。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沐春這個行走的吳中豔曲很懂的,隻是看破不說破而已。欠紀綱的,終究要還。
紀綱哈哈大笑,“你也知道後宮盛傳我和胡善圍的風流韻事了?都是太子妃背後造謠的鬼祟伎倆,你不用放在心上。”
沐春心裡醋海翻波,嘴上卻無所謂的說道:“我才不會胡思亂想,我相信她。”
話音剛落,一個聲音響起來,“既然你相信我,為何還要瞞著我?要不是我一路跟蹤到這裡,就不曉得你居然悄沒聲的搞金屋藏驕。”
一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兩個大男人都僵在原地,動也不敢動。
沐春不敢動是因為妻管嚴晚期。
紀綱不敢動是因為英雄末路,不想讓熟人見他落魄,何況這人還是胡善圍。
紀綱乾脆用包袱遮臉,憑著身手敏捷加大長腿的優勢,從二樓直接跳下去,溜了。
“站住!”胡善圍顧不上找丈夫算賬,連忙跑下樓去,那裡還有紀綱的倩影?
胡善圍跑到一個十字路口,這裡到處都是行人,可都不是紀綱。紀大美人的背影都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