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說道:“南北榜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就是長期把握一項權力後,得意忘行,枉顧公平的結果啊,所以現在科舉分南北卷,以保證公平。否則,南人隻維護南人,北人隻維護北人,戶部一直被北人官員把持,遲早會出現第二個‘南北榜案’,於國不利,所以需要改革,摒除戶部的戶籍門檻,公平對待南北戶籍的官員。”
方孝孺偷換概念,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把黃子澄給堵得語不成句。
其實說到底,減稅和砍掉戶部戶籍門檻本質都是看起來絕對公平、絕對正確,但實際上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提議,和五百年後現代社會追求政治正確的白左小清新有異曲同工之處。
就是看起來相當正確,但是故意忽視人性自私和惡的一麵,不切實際。不過在辯論上,政治正確始終占據優勢,故,正統科舉探花郎出身的黃子澄說不過公知大v方孝孺。
建文帝最終選擇了聽起來十分正確的方孝孺的建議,削減江南重賦,以及砍掉戶部隻能由北方官員把持的舊規矩。
黃子澄心灰意冷,以後越發沉默了。
建文帝連夜起早改革的詔書,在賦稅方麵,“均江南田賦”、“每畝納稅不過一鬥”。
在戶部人事改革方麵,建文帝說“寧屈國法,而不忍以法病民”,意思是說寧可違背高祖皇帝製定的祖製,也不能一錯再錯下去。
詔書發出,建文帝信心滿滿,準備準備迎接上到百姓,下到官員的歡呼了。
建文帝根本預料不到,正因他草率的改革,傷害太多人的利益,導致後麵自掘墳墓,拱手河山。
且說建文帝在國喪後積極推行新政,幾乎廢寢忘食,後宮馬皇後借口照顧受驚的太子,很少找機會陪建文帝說話了。
建文帝因為忙,忽略了妻子的變化,隻是每天派人去問一問馬皇後的身體,胎動如何,馬皇後的回答始終都是兩個字,“很好。”
午夜時分,秋風秋雨愁煞人。
東西長街依然燈火通明,鈴聲響起,每響一聲,伴隨著一聲“天下太平”。
這是後宮的提鈴之刑,每一個時辰提鈴一次,要到天亮才能停止。
今晚,被懲罰的宮人身份很特殊——是尚宮局五品尚宮,胡善圍。
中秋節家宴上出現刺客,太後和衡王遇刺,胡尚宮有失察之罪,按照宮規,至少解除職務,逐出宮廷的,但是建文帝赦免其罪,隻是罰了半年的俸祿,提鈴三個晚上,要胡尚宮戴罪立功。
當年孝慈皇後在親蠶禮遭遇蠶母刺殺時,曹尚宮、崔尚儀、宋尚功都受過提鈴的懲罰。
提鈴是無法打傘的,所以胡善圍頭戴鬥笠,披著防水的蓑衣,身上壓著這些雨具,更是行動不便。
胡善圍走著前輩們的老路,每搖一次鈴鐺,說一次“天下天平”。
不親身經曆,很難體會提鈴的痛苦,胡善圍又不是二十出頭身強力壯的時候,才到半夜,她就覺得快要累得走不動了,身體搖搖欲墜。
胡善圍瞅著四處無人,連忙把蓑衣裡藏著的、陳二妹備好的虎眼窩絲糖含在嘴裡,甘甜給身體補了些能量,但是太過甜膩,嗓子有些受不了,還要喊“天下天平”,著實難受。
口渴了,胡善圍乾脆仰著頭,用嘴巴接一些雨水止渴。
“胡尚宮。”
馬皇後身邊的司言海棠舉著雨傘過來,“皇後娘娘有請胡尚宮過去說話。”
胡善圍一驚,“這麼晚皇後還沒有睡?難道要生了?”
海棠搖頭,“皇後娘娘說天氣轉冷,又下了雨,擔心胡尚宮禁不起提鈴的懲罰,要我來找個借口,讓胡尚宮過去休息,免了下半夜的提鈴。”
胡善圍心頭一暖,嘴上卻說道:“因我的失察,導致菊花台慘案,如今的懲罰,皇上已經網開一麵了,豈能因我而廢了規矩,你回去吧,替我謝謝皇後娘娘關心。”
海棠無奈回去複命,胡善圍提鈴到第二圈時,馬皇後居然捧著大肚皮親自來了!
即將臨盆,馬皇後的眼神依然溫婉清澈,有著小家碧玉特有的淳樸善良,隻是如今她的眼神爬上了一抹淺淡的哀傷,讓人不禁心生憐惜。
馬皇後說道:“皇上的聖旨管用,本宮的懿旨就不管用了?本宮是後宮的女主人,本宮赦免你的罪,已經要宮正司免了你的提鈴之刑,你現在可以回去休息了。”
馬皇後大著肚子、頂著秋風秋雨來的,孕婦為大,胡善圍連忙說道:“是,罪臣尊旨。”
馬皇後湊近過去,對著胡善圍耳語道:“菊花台的事情……胡尚宮早就知情了吧,隻有本宮一人蒙在鼓裡,被皇上當做一件道具,在菊花台演戲,嗬嗬,整個紫禁城,本宮最傻最天真。不過,從此以後,本宮不會再傻乎乎的讓自己和肚子裡的孩子陷入危險了。”
言罷,馬皇後在海棠的攙扶下離去,留下胡善圍目瞪口呆。
胡善圍看著馬皇後孤獨又堅強的背影,漸漸和久違一個皇後重合:馬皇後終於成為了馬皇後。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依然早早早,看完留評早點睡覺,不要熬夜哦~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