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162章(1 / 2)

第162章曉窗燃燈(一)

禮部貢院解試隻開其中一院,雖不比省試彙聚天下英才隆重,卻也肅穆異常,連微黃尚碧的秋葉都平添了肅殺氣息。

參加中京府解試的多為京畿官宦人家子弟,故而相送陣仗十分了得。各家各戶都得三四輛馬車,少也有一兩輛同行護送,家丁護院成群結隊自不必說,其餘親眷也皆出動。但各個考生家中為官的父親兄弟卻是按照慣例一概不來的。此舉一為避嫌,二位保持一個家長的嚴睿而非慈弱形象。

馬車上下來的都是考生的母親以及已出嫁的姐妹等女眷親屬,以及會有堂表親兄弟子侄一道前來。

眾人目送家人進入考場之後,便是長達三日的惴惴不安。

其實除去考生家屬,還有不少來湊熱鬨的京中百姓,解試開考後總能看見父親帶著兒子,在考試的三天期間經過貢院,每每都會用一種期許又向往的語氣、撫摸著小兒頭頂感歎:“你小子將來也要努力到這裡考試啊……”

這景象卓思衡自己是沒見著,因為兩個妹妹嚴禁他出現在國子監貢院附近三條街範圍內。

“自家弟弟考試都不讓我做大哥的送上一送叮囑一番,你們好狠的心!”卓思衡在家中為自己抱不平,他根本不在乎什麼官聲和約定俗成,自己當年一個人孤零零入考場,如今弟弟解試,他不去履行身為兄長的職責實在坐立不安。

慈衡不聽他解釋也不和姐姐一樣習慣講道理,隻道:“弟弟有我和姐姐,小陸哥哥也幫忙,舅舅和表妹說了三天後一道去接,哪裡就一個人了?大哥你也不怕官場上的同僚笑話。”

“這有什麼好笑話的!自家人送自家人!”卓思衡急道。

慧衡隻溫溫柔柔搖頭,可說出的話卻十分犀利:“哥哥是國子監太學的司業,剛巧在任上時四弟科舉,若被人看見拿去捕風捉影,哥哥和四弟今後的仕途未免都有影響,雖說我們身正影直,可難免被小人之心度量,此風險不能有涉,哥哥必須待在家中等待四弟的好消息,還是說……哥哥信不過我們兩個妹妹?覺得我們做不好這樣的事,隻會給四弟添亂?”

在慧衡和慈衡直直盯過來的目光下,卓思衡舉手投降。

其實他也知道其中利害,原本隻是想躲在馬車裡不被人看見,可妹妹們說得十分有理,他這點殫精竭慮的憂心也隻能自己消化了。

早在解試前定中京府主考時,便有人上奏舉薦卓思衡。但卓思衡是何許人物?何曾被這半年來的風光吹暈頭腦?他當即意識到自己的弟弟參加科舉,他必須避嫌,所以直接到皇帝麵前表示自己才能有限且親屬參考,不適合做出題官。

其他州府的出題官可以由學事司提舉出任,但中京府的出題官必由學士擔綱,也就是說,隻要當了出題官,卓思衡就能自直學士更上一層樓。

這是個陷阱,但凡稍有不慎便會被誘餌吸引萬劫不複。

可惜,設陷阱的人似乎忘記了卓思衡根本不是獵物,而是獵手。

他推辭時不忘向皇帝表明,自己明明有親屬參考,竟然還有人舉薦,臣左思右想隻有一個可能啊!那就是想讓我為弟弟行個方便之餘,再為他的親屬行個方便,好拖臣下水!不然為何如此積極去推進促成一件對他根本沒有好處卻令陛下為難的事呢?這還是輕的,更有甚者,萬一存了更壞的心思,想要勾結我出賣考題……陛下你看這是什麼行為?這是蔑視您和國家法度將學政與科舉大計視為兒戲與為自己牟利工具的行為!罪不容誅!

皇帝聽完當然知道這件事隻會是陷阱,他在意的是,為什麼有人會覺得他看重的能臣是個傻子呢?於是為了提醒其他人自己的“知人善任”和“心明眼亮”,舉薦卓思衡的那位官吏得了個漂亮的革職查辦。

在這件事後,卓思衡也格外小心,隻是到底是自己弟弟考試,而解試三天如何艱難他最清楚,連夜親自下廚做了當年自己動手也做過的五香糕配上勺子,給弟弟打包好進貢院的行禮。

“為什麼要用湯匙?”卓悉衡不解道,“筷子省事也省地方,更便於攜帶。”

卓思衡卻搖搖頭道:”弟弟啊……你會明白哥哥的苦心的……”

於是當卓悉衡在號間裡用湯匙舀起被貢院查驗夾帶守衛戳成碎屑的五香糕時,他終於明白哥哥的經驗是多麼的寶貴。

這是他進考號間的第一天,時策題擺在麵前,他已寫完吃過飯,午後過去了一陣子,再一兩個時辰夕陽西沉,貢院將陷入黑暗,那時他必須謄寫完畢,可看著麵前的題紙,卓悉衡卻猛地憶及前幾日大哥同他的談話。

“父親曾說過,解試乃是科舉第一關,時策更是重中之重,除去點題的觀點與對策,更要足餮展示出個人的優渥,行文與釋解、敏思與卓論、博達與智識,做到幾者,便可順利得償所願。”

“大哥是要我炫文以才?”卓悉衡問道。

誰知卓思衡卻搖搖頭,很是詭秘狡猾地說道:“我要你用儘渾身解數唬住閱卷官,要他能自心裡折服感慨,一個解試便有如此人才,該要此人去省試闖蕩這樣的念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