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帶著薑煙走的時候, 那座紫禁城還未建成。
可那個明黃色的身影卻駐足在那片土地上,與修建的宮殿一樣,在慢慢完成自己的野望。
“皇上會完成得很好。”鄭和有這個自信。
“什麼?”薑煙走得著急,而鄭和說這話的時候也沒有用太大的聲音, 她有些沒聽清。
十四歲的鄭和正式風華正茂的年紀。
眉眼銳利, 與後世大多數人對宦官的形象截然不同。
腰間掛著一把長劍, 披風烈烈隨風而動。
周圍幻境隨之變成了江蘇的港口。
“皇上會帶領大明走向更好的未來, 而我的任務, 就是讓大明的威名和皇上的仁慈傳到更遠的地方。”鄭和與薑煙並肩而行, 扶著劍柄,唇畔帶著自信的笑容。
“走,帶你去祭拜媽祖。”
今日,不僅劉家港熱鬨, 媽祖廟亦是歡慶。
在鄭和帶領著即將遠航的眾人祭拜過媽祖後, 在江蘇的劉家港下海出港。
整個船隊有一百十七艘帆船。
這些船,是由蘇州、江西和浙江等地的造船廠建造。
船隊的前方,是一艘舵杆便有十一米長的寶船。
僅大船的長度就有一百十多米。
寬度更是達到了近六十米。
寶船的巨大,薑煙站在船邊驚歎於工匠的技術精湛。
在寶船的周圍, 還有馬船、糧船、戰船等等。
整支船隊的規模巨大,簡直超乎薑煙的想象。
她知道鄭和下西洋耗費的白銀無數,壯舉驚人。
可沒想到光是船隊就讓人歎為觀止。
百姓們圍在港口前探著脖子觀望。
騎在父親脖子上的孩子指著前方的寶船連連尖叫。
隨著的船隊就要遠行的船員與家人遙相揮手道彆, 背著行囊踏上木板進入各種船隻中。
鄭和與負責出港的官員見禮道彆後, 站在寶船的前方。
一側,是廣袤無垠的大海。
一側, 是喧鬨的百姓,是人間的悲歡分離。
鄭和看向身後,那裡是繁華的大明。
“我很快會回來的。”鄭和看著那些人。
儘管裡麵沒有他的親人, 也沒有他的友人。
可鄭和知道。
在遙遠的北平,皇上會掛念著他。
等待著他的回來。
“期待嗎?薑姑娘。”鄭和問薑煙。
薑煙就站在他身邊。
港口的海風吹著她的裙擺,海水江崖紋好似活了過來,與大海在呼應著。
隨著人員都登船完畢,鄭和站在港口,朝著那些來送自己的官員們抱拳拱手,隨後走到船隻前方,拔出腰間長劍,目光堅定,喝道:“出發!”
船隊緩緩離開港口,港口上歡呼震天,時不時就能聽見“平安”的祝福傳來。
浩浩蕩蕩的船隊迎著朝陽奔赴大海。
在港口的人們看著,等船隊末尾的船隻化作海麵上的一個小黑點。
薑煙站在鄭和身邊,眼睛都不夠看。
因為這周圍不會有人看到她,她也影響不到任何人。
寶船寬闊巨大,站在上麵薑煙甚至感覺不到船隻在大海中的搖晃。
薑煙提著裙子,在船上跑來跑去。
從左邊看看拱衛在寶船周圍的其他船隻,從右邊又能看到海鷗飛過。
不僅如此,行至海中央的時候,薑煙甚至還看到了海豚從海麵躍出。
“那是懶婦魚。”鄭和走到她身邊,看到海豚後,也露出笑意:“很俏皮的家夥。”
“懶婦魚?”薑煙有些吃驚。
這是海豚的古稱?
“相傳用這種魚製作的燈油,在歌舞遊戲的時候亮如白晝,在做家務的時候就會晦暗不明。”鄭和笑道:“所以叫它‘懶婦魚’。”
薑煙聽得震驚又覺得有點在常理之中。
古代的中國人對“實用”的要求簡直開拓到了隻要見過,又真實存在的東西。
要麼能說出用途,要麼就是好不好吃。
薑煙忍不住打趣:“那肯定是海豚肉不好吃。不然不會記載說做燈油的。”
鄭和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又對薑煙說:“那這一路你能看到的就多了。我還在海上見過足有兩隻小舟大小的魚,追著黑白色的大魚。兩種魚時常同時出現,每次出現的時候,都是更大的那條魚追著黑白的魚。”
薑煙聽了鄭和的描述,扶著船舷笑個不停。
她大概知道鄭和說的是什麼了。
那應該是海洋街溜子虎鯨和座頭鯨。
薑煙把虎鯨和座頭鯨打架的原因說了之後,鄭和也明顯愣住,繼而笑道:“那姑娘口中的座頭鯨竟然還是位綠林好漢!”
隻是笑了沒多久,鄭和看著頭頂的積雲,說:“風暴要來了。”
在大海上,不會永遠都陽光明媚。
還有說來就來的暴風雨。
有經驗的老舵手把控著船舵,縱然麵對這樣的風浪,寶船也都行駛得十分穩當。
風浪凶猛,時不時就有船隊其他船隻的消息傳來。
鄭和就站在雨中,八方不動的掌控全局。
在經驗老到的水手控製下,船隊有驚無險的度過一場又一場的風浪。
除了風浪,還有出現在大海上的海盜和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