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幻境結束的時候, 薑煙還一肚子的火氣。
那麼多人的悲憤看不到,眼底隻有長生。
年少時的境遇, 不是朱厚熜在執政後期不作為的借口。
眼前的一切再度亮起。
意外的是, 薑煙看到的卻是好似許多年都不曾見過的鐵血明軍。
和她從前看到在草原上騎馬揮刀,持槍射擊的鐵甲軍隊不同,這些大明將士手中拿著的長刀與日本武士刀有幾分相似, 但又有明朝長刀的影子。
還有的將士手裡拿著的武器更是奇特。
手裡拿著特製過的毛竹,毛竹頂端還有鐵槍頭,毛竹周圍的枝乾被修理整齊,看起來有點亂糟糟的,怎麼看也不像是正規武器。
“那是狼筅。”戚繼光走上前,身後還跟著俞大猷。
兩人在明朝的抗倭過程中有“俞龍戚虎”之稱。
“狼筅最初其實是反叛的礦工用的, 不過他們隻用毛竹,沒有做太多後續的製作。”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一眼, 兩人曾一同作戰, 默契還是有的。
隻見戚繼光手持狼筅,對麵的俞大猷特地讓人拿來了一把倭刀。
“戚老弟,你可悠著點!”俞大猷哈哈一笑, 讓人將自己的鎧甲都幫忙穿上, 這才持倭刀率先進攻。
戚繼光卻乾脆將鎧甲一脫,露出健碩的上半身。
在沿海陽光下幾乎曬成了古銅色,雙臂輕鬆的拿著狼筅, 在俞大猷揮刀而來的時候,以狼筅阻擋不說, 還不斷朝著前方突擊進攻。
狼筅的頂端是鐵槍頭,幾次直接衝擊到俞大猷頭部的頭盔上,而毛竹上的枝丫柔韌, 倭刀不能很好斬斷這些枝丫,反倒是被枝丫纏住了進攻的方向。
在正式作戰的時候,狼筅的這些枝丫上還會抹上毒藥,劃破倭寇皮膚的同時,將毒藥沾上他們的傷口。
薑煙看得目瞪口呆,旁邊還有明軍在做各種訓練,以應付海上作戰。
不管是在海上還是陸地上,狼筅都是對付倭刀的有力武器。
戚繼光和俞大猷給薑煙展示狼筅的作用後,三人看著訓練的明軍,眼底都帶著希冀的光芒。
大明的軍隊,沒落太久了。
他們都在期待著一個全新的崛起。
薑煙雖然走在這兩人中間,但可以明顯感覺到俞大猷與戚繼光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
戚繼光鋒銳。
時年三十五歲的戚繼光不僅年輕,而且因為有張居正的推舉,仕途雖說不上是一片坦途,但比起大部分人也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了。
此時的戚繼光已經打過他人生中最輝煌的台州戰役。
一戰聞名,戚家軍的名聲傳遍大明。
相較之下,六十歲的俞大猷就要波折得多。
俞大猷與戚繼光的出身相似,兩人家境都不好。
可戚繼光好歹也算得上是武將世家,俞大猷在父親去世後,隻能放棄讀書,繼承百戶職位。
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武舉人,由百戶升為千戶。
見家鄉倭寇作亂,有心做點什麼,上書按察使,卻被按察使拿住打了一頓,剝奪了千戶武職。
後來幾經輾轉,由毛伯溫引薦,才真正開始屬於他的仕途。
那時的俞大猷都已經三十九歲了。
三人站在碼頭。
比身邊兩人,薑煙還多了幾分感慨。
上一次她站在碼頭,是目送著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儘管宣德時期,寶船已不比永樂時期的威武輝煌,卻也是帶著大明國威出航。
在海上,鄭和的船隊所向披靡。
無論是倭寇還是海盜,從未曾在鄭和的手中占到便宜。
甚至在馬六甲耀武揚威一時的大海盜都被鄭和活捉。
可如今,這才過去多久?
從前威武的船隊不在,海上倭寇作亂,甚至深入內陸。
而鄭和留下的航海圖也成為了曆史謎團。
有人說是成化時期的大臣劉大夏為了阻止朱見深派人繼續航海事業而藏匿燒毀了所有鄭和下西洋的資料,包括航海圖。
也有人說,航海圖毀於清朝。
隻是看著眼前這片大海上再也沒有大明的船隊縱橫。
相反,大明的船隻擱淺在岸邊碼頭,隻見海上倭寇在大明海岸線興風作浪。
薑煙都無法想象,若是鄭和知道這件事情,會是有多落寞。
曾經的海上霸主,如今對付倭寇都如此艱難。
戚繼光一腳將麵前的石塊踢入海中。
耳邊都是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
“嗤!如今這倭寇,皆是內亂所致。”戚繼光皺眉,打了這麼多年的仗,誰還不清楚這其中的貓膩嗎?
朝廷讓沿海地區片板不得下海,偏偏江浙兩省還因為抑商的緣故,百姓們活不下去,商人們想要更多的利益。
加上大海對麵的國家正處於他們的“戰國時代”,內部動蕩,百姓一樣活不下去。
雙方好似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