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 102 章(1 / 2)

“我……”看過幾場幻境的李純坐在龍椅上, 擰著眉有些啞然。

他自然也是欣賞白居易他們的文采。

可文采在政治麵前,不堪一擊。

縱然文采斐然如李白,唐玄宗還不是說放走就放走了。

雖說也有李白自願離開的意思, 可若是李白有些用處, 唐玄宗會那麼輕易鬆口嗎?

“他們對大唐忠心耿耿,我心寬慰。”李純沉默了好半天,低聲道。

薑煙都氣笑了。

那是他們奔波的一生。

就得來你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句“我心寬慰”?

看見了薑煙的表情,李純還反問道:“那你覺得我要如何?”

哪怕知道薑煙是生活在幾百年後的現代人, 李純還是想說:“薑姑娘, 我知道你為他們的才華可惜。但,我們要講的是政治……”

“是政治, 還是你的私心?”薑煙打斷李純:“他們打壓官宦,收攏皇權,想要恢複盛唐模樣。與你之後做的相差最大的不過是,你放縱了宦官!”

中唐時期,儘管安史之亂被鎮壓,可各地的藩鎮勢力卻在不斷增強。

或許現實一點, 是中央壓不住藩鎮。

所以才有了在憲宗之前的諸多皇帝都對藩鎮勢力保持著平緩的態度, 寄希望於大家都不起衝突。

直到唐憲宗, 也就是李純繼位後,才一改之前對藩鎮的態度。

藩鎮勢力再黃巢起義之前都沒有大幅度提升, 這的確有李純的功勞。

“可宦官呢?之後的甘露之變呢?我想你在現代也看到了吧!”

薑煙這話說得李純沉默下來。

在李純看來,那些官宦不過是家奴。

用那些可能會功高蓋主的大臣,還要擔心以後權利是否能收回來, 大臣又是否會支持自己的孩子, 從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相較之下, 自然是宦官們用起來更順手。

那些宦官沒有根基, 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和權勢隻靠著自己的一句話。

要罷免他們更不需要與那些朝臣們交代。

隻是,李純怎麼也沒想到。

家奴有一日也會威脅到主子家內部的關係。

“你也覺得很可笑吧?你不把宦官當臣子,將他們當成自己家的奴才。對那些不被你喜歡的臣子嗤之以鼻,哪怕他們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大唐,也可以視若無睹。到最後,你家的奴才鬨得李家不得安寧。”

薑煙的話就像是刀子,插在李純的心上。

他自認做皇帝比不過太宗高宗和玄宗,至少也比父親和祖父他們要好吧?

薑煙卻將他貶的一文不值。

這個時期的李純,還不是晚年那個想要長生不老的皇帝。

如今的他還是腦袋清醒,政治清明的。

麵對薑煙的諷刺,李純當然不樂意。

坐在龍椅上,眯著眼冷笑道:“你就是偏見。你的世界不需要皇帝,自然就否認了皇帝的功績。你的人生經曆裡有那些詩詞,自然就承認了他們的存在。薑姑娘,你就是偏見!”

“我承認我是有偏見。”薑煙抬頭看著高台上的李純。

在現代的時候,李純的存在感一直就很低。

哪怕是在聚會的時候也鮮少露麵。

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書房裡看書。

以至於薑煙在沒有了解唐史之前,以為李純或許就是個溫文爾雅的皇帝。

隻是了解了李純的生平後,薑煙不這麼認為了。

皇帝,都是高傲的。

李世民的驕傲在於,他不需要吹噓自己的功績,曆史早已仔細的記錄。

李治的驕傲

在於,他開疆拓土,保留了父親的優勢,還將困擾父親的世家貴族打壓了下去。這些他心裡都明白清楚。

武則天的驕傲,在於她本身。

唐玄宗驕傲開元盛世。

薑煙以為,李純是謙和的。

但事實上,李純也是驕傲的,驕傲自己鎮壓了父輩祖輩忌憚的藩鎮,卻又不願意正視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宦官。

“宦官監軍,並不是……”

“是!這是唐玄宗開的頭。”薑煙好笑了,站在冰冷的大殿上,看著端坐在龍椅上的李純,說:“好的不學學壞的,你還有理了!”

“知道為什麼我偏心嗎?不說劉禹錫,柳宗元的家世雖比不上你這個皇帝,可他母親是範陽盧氏,父親是河東柳氏。他的家學淵源也不差,世家積累更是比過了大唐不知多少人。他的眼裡,有百姓。所以他能寫出膾炙人口的《捕蛇者說》。饒是李白,他的眼底也有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你呢?你到現在都高高在上的與我說話。你甚至都不是我要尊敬的皇帝陛下!”

薑煙覺得諷刺。

一群臣子在為了這個國家四處奔波。

視天下為自家的皇帝卻可以為了一點功績就沾沾自喜。

大唐李家仿佛將所有的氣運都凝聚在李世民和李治這對父子的身上。

在這對父子之後,竟然再無一個可以挽狂瀾,扶將傾大廈的皇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