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第 140 章 *薑煙望著雨幕後鬱鬱……(1 / 2)

“會!”

薑煙篤定道:“會的!先生, 在兩千年後學中醫的學生們都會知道您的大名。我們會永遠永遠的記住,在兩千年前曾經有一位醫術卓絕的醫生,他曾經冒著大不韙, 為人做外科手術行醫治病, 在亂世搖鈴問診。”

那本書中或許是有麻沸散的全部藥方。

有華佗做手術的詳細過程。

佚散丟失還是一把火燒了, 這的確是損失。

隻是中華文化流散在曆史長河中的又豈止一本《青囊書》。

他們是丟失了《青囊書》,可他們還有華佗。

華佗留下的也絕非一本《青囊書》, 更多的是他在亂世也依然不忘行醫治病救人的心,是他對醫術刻苦鑽研,並且為之努力的精神。

他的身體或許死在了監牢中。

可華佗的精神卻永遠都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

哪怕兩千年後,中醫式微,甚至因為一些沒有道德的同行備受爭議。

但誰也不能否認, 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門長河中, 是中醫守護著我們先祖的健康、國家的安寧。

醫者,仁心也!

華佗怔然的看著前方,唇角緩緩揚起。

他從薑煙的身上, 看到了來自兩千年後的希望,和自由!

——

與華佗在監獄分開後,薑煙就突然出現在了一片山林中。

遠處似乎還有瀑布的水聲。

順著一條小路走下山,一座茅屋便映入薑煙眼簾。

“這是?”薑煙站在茅屋的院子前, 便看見一個眼熟的身影從旁邊走來,扛著鋤頭, 走得艱難。

“薑姑娘!”董奉把鋤頭靠牆放,朝著薑煙作揖:“我想著在幻境裡說不定能做自己從前想做卻做不了的事情。如今看來,是我天真了。”

薑煙見董奉走得辛苦,身上也滿是泥點子和塵土,上前去幫他拿起鋤頭。

“您這是去做什麼了?”

“種地!”董奉笑嗬嗬的打水洗手, 指著自己滿院子的荒草,說:“我自幼便不會做這些農事,如今也……”

說著,笑得還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好在,還有一身醫術,又承蒙這周邊百姓的看重。”

董奉說得十分謙虛,隨後請薑煙進屋。

薑煙去過張仲景的家,也去過華佗的家。

相較這兩人,董奉的家裡除了醫書、草藥和各種炮製草藥的器具之外,更多的便是各種道教典籍和蒲團。

道家思想和道教是不儘相同的。

道家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主張尊道貴德,效法自然,以清淨無為法則治國修身。

是一種哲學思想。

而道教則是形成於東漢末年,在南北朝改造發展,到了唐代也曾發展空前。

“道教東漢末年才形成,先生便如此感興趣?”薑煙問。

“自然。”董奉覺得有必要說清楚:“我是先學醫,再學道。”

“你看這外麵。”董奉帶著薑煙走到院子裡:“你看,如今是春夏時節,這時若是感染風寒,那是熱風。可若是秋冬感染,便是寒風。人本身就是自然中的一類。樹會春夏生長,秋冬枯敗。大雁也會南遷。人的身體也一樣。”

董奉捧著一卷《傷寒雜病論》出來:“這樣的觀點,這本醫書的撰寫人也是如此認定的。那時我不知張仲景是何人,但被這本書驚為天人。奈何這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