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第 187 章 *而那首名震四方的《……(1 / 2)

在高洋手下, 高長恭雖然領了職位, 卻依然沒有受到重用。

天保十年,高洋駕崩。

但在他駕崩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情,是將前朝元氏一族剩下的七百五十餘人全都殺戮殆儘。

“我那時不在,卻聽聞漳河都被鮮血染紅, 河麵飄滿了屍體。無人給元氏一族收屍, 屍體的腐臭鋪天蓋地,綿延十裡都不曾淡去。”高長恭演武場射箭, 每說半句便射出一箭。

“屍體都順著河水飄走之後,有人在漳河打漁。卻在魚腹中發現了人的指甲、頭發、斷指殘軀。漳河附近無人再敢食魚。”

說完, 薑煙看到高長恭射箭的動作停頓下來。

眼神掙紮的看向薑煙:“我自認是個良善之人,可麵對元氏一族的死, 我沒有說話。想來, 這便是默許。”

他從來沒有過一絲一毫要為元氏做什麼的想法。

在他的所有性格之前, 高家的利益和北齊的利益都占據在最前麵。

薑煙走上前, 找了力最小的一把弓,站在高長恭的身邊射出一箭。

當初霍去病在的時候, 還偶爾會帶著薑煙去他工作的射箭俱樂部裡玩。

不說百步穿楊,射中靶子總是沒問題的。

的確,薑煙這一箭落在邊緣位置,再遠一點可能就要脫靶了。

不過, 薑煙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丟人的。

她畢竟是個初學者。

“高長恭, 我與你算是……”薑煙斟酌了一下用詞, 說:“算是朋友吧。說隻是熟人的話, 好像太生疏了。”

“沒有私心的那是聖人。你作為北齊的高家人,與高家利益共享,共同進退。從你所處的位置看, 這並不算什麼。”

很多事情並不是薑煙比這些古人都能看得透徹。

而是他們是當局者迷,薑煙是旁觀者清。

更何況,很多事情薑煙還是以上帝視角去看。

“你不必記掛那麼多事情。高洋殺了那麼多人,固然有他的不對,但從當權者的角度看,他所作的這一切也不過是為了保證高家的皇位。”

於私德,薑煙當然會說高洋是個殺人狂。

但從高洋本身去看這件事情,他以漢光武帝劉秀為例,為得也是擔心元氏一族會有什麼人反了高家。

元氏一族雖然漢化,改了漢姓。

鮮卑人好戰的基因卻還蘊藏在他的骨子裡。

高長恭沒有回答薑煙,隻默默的拉弓,一箭正中靶心。

高洋駕崩後,太子高殷繼位。

高長恭也在這一年,被封為蘭陵王!

高殷或許有雄心壯誌,與母親李祖娥一同試圖反抗過叔叔與婁太皇太後的挾製。

但最終母子雙雙失敗。

僅在位一年,就被親叔叔高演奪去皇位,趕出皇宮後被殺。母親李祖娥遷居昭信宮。

兩人還在射箭,演武場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

這個搶來的皇位,高演也隻是當了兩年的皇帝,便因為一次外出打獵而意外受傷,最終不治身亡。

高演在位兩年,保留了高洋執政清明時期的部分舉措,進行延伸。

如以法量刑、屯田解決了糧食問題以及暫緩北齊對外的征伐,對內治理。

“其實,高家不是沒有不能當好皇帝這個職位的人。”薑煙放下弓,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聽著高長恭慢慢訴說這些年北齊發生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

有不忍耳聞的,也有令人無法接受,想到都會作嘔的。

但北齊不光有這些,更有勵精圖治的皇帝。

“但前提是,他們不能好大喜功,以及好好的活著。”

高洋並非隻是一個濫殺的皇帝。

在做這些之前,高洋也曾有過一個好皇帝具備的各項素質條件。不是他,北齊不可能成為這一短暫時期的強國。

高殷在當皇帝時候也注重民生,減輕徭役。

哪怕是搶來皇位的高演,在期間也在努力做個合格的君王。

隻是他們之中,一個好大喜功,酗酒成癮。一個改革速度過快,引發諸多不滿。一個,沒能好好活著。

薑煙不知道高演如果能夠壽終正寢,北齊會是什麼模樣,這個世界又會是什麼模樣。

但總歸不是北齊之後殺得皇室鶴唳風聲的模樣。

高長恭沉默,也放下了長弓,隻淡淡道:“所以,我寧可去軍中,也不願留在這裡。”

話音落下,兩人所處的演武場也驟然間化作軍帳內。

高長恭身處軍帳,此時的他已經二十二歲,在一乾老將的麵前還顯得十分稚嫩。

這一年,北周大將楊忠與突厥聯手進攻北齊,高長恭此時並沒有多少名氣,軍中諸將也都將他視作是來鍍金的皇室,全都客客氣氣,猶如哄孩子一般。

高長恭坐在最後麵,眼神裡沒有透出絲毫不滿,隻是略有鬱悶的對薑煙說:“我是高歡之孫,高澄之子。誰說我是來混日子的。”

說著,高長恭又無奈的摸了摸自己這張臉。

其實高家人都長得不錯。

高長恭的兩位哥哥,高孝瑜與高孝珩也都是姿容不凡,甚至他們還都比高長恭有才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