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第 221 章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1 / 2)

隨後, 工作人員又打開了另外一張圖片。

灰茫茫的大地上什麼也沒有,隻看到略有些起伏的地勢和砂石。

“2020年11月我國探月工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降落,並且采集了兩千克的月壤樣本帶回。而嫦娥五號在月球降落地的附近地貌, 於2021年5月通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批準, 命名了八個地貌。分彆是:天船基地、華山、衡山。以及五位我國古代科學家的名字,國時期魏國數學家劉徽、兩晉時期的地理學家裴秀、宋代天文學家數學家沈括、明代天文學家數學家徐光啟、明代農學家博物學家宋應星!”

宋應星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另外四個人?

不說徐光啟, 就沈括的《夢溪筆談》對他來說就是如引路明燈一般的書籍。沈括更是他一直崇拜的前輩。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可以與沈括並列在一件事情上。

工作人員還在講解,說得十分細致。

還給介紹了另外一批中國古代科學家名字命名的月球地貌。

薑煙都是頭一次知道,原來在月球上我國竟然有那麼多命名的地貌。

還曾有過李白?隻是因為條件不符合,又被刪除,改名為“休謨Z坑”!

不僅薑煙, 明燕都一臉“有被科普到”的表情。

之後,工作人員更是帶著他們四個去了其他地方參觀,著重去看了我國在1989年自主研發成功並投入使用的2.16米光學天文望遠鏡。

宋應星對這裡的一切好奇。

那王貞儀簡直就是想留在這裡不走了。

天文台對她來說,就像是魚兒入了水, 最自在不過!

“快!長庚先生您來看,這裡可以看到長庚星。”

恰好是傍晚, 王貞儀指著天邊那顆微亮的星星, 又輕歎道:“雖然可以用這些儀器看得更遠,可天空比起從前, 好像沒有那麼通透了。”

這一點, 宋應星也十分讚同。

從前看長庚星,一眼就能看見。

如今卻還要找一找才能看到那個方位比起周圍略有些亮起的星星。

薑煙也不知道怎麼解釋, 工業革命和現代科技的發展,也伴隨著對環境的破壞和汙染。

不過,這兩人的注意力也沒有放在這裡。

等到夜幕降臨, 在觀測台負責的工作人員帶著他們去了幾台提供給來參觀的人使用的望遠鏡前。

“用這個看星星,真的很不一樣!”王貞儀在跟著工作人員學了如何操控之後,就半蹲在望遠鏡前,仔細的看著從前熟悉無比的星空。

宋應星和王貞儀上手極快,反倒是薑煙和明燕,還有些不太熟練。

“要不說人家聰明呢!”明燕也不在意這些,隻看了會兒就坐在旁邊休息去了。

薑煙跟著看了會兒,她隻覺得夜空美麗。

回去的路上,王貞儀還有些意猶未儘。

張開雙臂對薑煙說:“星空還是二百年前的那個星空,星星的位置也沒有變化,亙古隻在一瞬,我今日算是明白了。”

王貞儀興奮不已:“二百年前,甚至再久一點的長庚先生,更甚至漢朝的張衡,我們看的都是同一片天空!而從前獨屬於皇室的日月星辰,現在都可以看。月亮上有長庚先生,星星上有王貞儀,卻沒有任何一個皇帝!”

說到最後,王貞儀像是出了一口憋了許多年的惡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