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還是沒有回來,我掙紮著從床上翻下來,忍著空蕩蕩的胃的抱怨,到樓下去找便利店。住在北京真的很幸福,至少有一點好——相對之下很安全,晚上七八點鐘之後出門也沒關係,繁華的大都市仿佛沒有夜晚,不用擔心有哪個越獄的神經病埋伏在角落,等待時機跳出來給你一刀。
除了不能在窗外看到偶爾飛過的義警大展身手之外,這裡簡直就像是天堂。
我想我一定會想念這裡的,在回到哥譚之後。
最終我提著兩個加熱過的三明治和一聽蘇打水回家了,依稀還記得班主任留給我的任務,把成人禮上拍的那些照片發到班群裡。那天我負責拍照來著,我耍了一點兒小心思,因為這樣,我孤零零的樣子就不會被留下來做紀念了。
當我打開電腦的時候,班群裡正在討論最近新出的那部大熱英雄電影。群裡吵鬨的熱火朝天,大家都像是心有靈犀似的,沒人提起一句越來越近的六月初。我趁著冒泡的人多,趕緊把照片上傳了上去。看著上傳文件的進度條一點一點蝸牛爬似的被填滿,我居然生出了一種‘故事翻到最後一頁結局’的滿足與釋然。
照片發完之後,馬上就有人回複了。有不少愛漂亮的女生感謝我把她們拍得漂亮,也有人在感慨畢業之後大家四散東西的未來。我沒加入這場談話,安安靜靜的關閉了對話框。這就是我在班裡的常態,不太愛說話,也不太愛參與集體活動。
我好像一直都是這樣的一個人——不太合群,也不怎麼會對某個地方產生歸屬感,像一隻漂泊在大氣層裡的氫氣球,既想多在這世上留存幾天,又不甘心總被人握在手裡。其實我不喜歡這樣,但當某種示人的麵具成為了習慣之後,就會呈現出一種‘我本該就是這樣’的錯覺。改變一種習慣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我已經開始學著努力了,但這似乎還不夠。
一旦涉及到動真感情,對我而言就是一件難事。
咳,跑題了。
成人禮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而我留在北京的日子也開始了最後的倒計時。那天之後我就沒再去過學校了,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打包行李、然後把大大小小的箱子送到郵局,然後寄回宿舍。收拾行李的過程中我反思了一下人生,居然發現十八年來我在這所房子裡殘存下來的痕跡,竟然有一大部分都是可有可無的。
囤積思想害人,我發誓之後的人生裡一定要學會斷舍離。
除此之外就沒什麼新鮮的可講了,我每天畫畫攢稿費、不鹹不淡的和嘴賤的表弟打打嘴仗,態度毫不走心,這都是老生常談。剩下的時間我都安安分分的呆在家裡等畢業證寄過來,偶爾和之前聯係好的哥譚房東通一下電話。
我本來以為留在北京的最後一點日子裡,就能這樣平淡的被我磨完,然後心平氣和的和外婆一家道彆,開啟新的旅程。
但事實告訴我,我依舊還是太天真。
作者有話要說: 失蹤人口回歸
I survived from hospital!!
*
實不相瞞 各位 我突然很想把文章題目改成《北京人在哥譚》 (因為原名太長了我自個兒都老是記岔)(而且北京人在哥譚聽起來更好笑)(劃掉) 你們覺得怎麼樣hhhhh【雖然我不知道到底還能不能改~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