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樣一來,三皇子的處境就十分尷尬了,他的年紀畢竟比四皇子大一些,若是和四皇子一同獲封,也是榮耀,可瑛貴妃分明不願給他這樣的榮耀,皇上愛重瑛貴妃,撇開了三皇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言官們私下裡已經說好了,到時候真出現這樣的情形,就一同站出來,與皇上好好論一論嫡庶的分彆。
宴席過半時,群臣們的討論已經達至頂峰,連裴歸都被拉著商量到時候該怎麼勸阻皇上,裴歸是直性子,坦然道:“直諫即可,皇上心裡也一定明白,先封年紀小的庶子為王,不合體統。”
旁邊的大臣搖頭歎氣,“裴兄太直爽,這話出口,可是要把貴妃娘娘和皇上一同得罪了。”
裴歸皺了皺眉,“我們身為臣子,直言勸諫是本分,若是在勸諫一事上畏首畏尾,不如不置一言,做好自己的事也算為我大順效忠。這有何可議論的?”
那人又搖搖頭,看出裴歸裴大人如傳聞中那麼耿直,直接另找人商議了。
就在裴歸側耳傾聽那些言官的爭辯時,衛永蒼身邊的劉公公忽然朗聲說道:“諸位大人,請靜一靜。”
綺華宮中瞬間無聲,隻見衛永蒼換了個坐姿,麵色和氣地道:“今天是個好日子,朕坐在這裡,看大順人才濟濟,很是欣慰,想來不多時,北胡之亂儘可平定。”
當朝幾位重臣便站出來歌功頌德,稱讚聖上英明。
衛永蒼又道:“近些年來,朕朝中諸事,都有肅王齊王分擔,他們年輕力強,大小事宜,做得都不錯,朕今日除了要大賞三軍,也要賞他們,當然,做朕的兒子,往後還需更加謹言慎行,為天下萬民謀福祉。”
肅王衛長歧與齊王衛長淵趕緊出席行禮謝恩,而大臣們聽他終於提及皇子們,心裡皆是一緊,猜著這封王之事,總算要來了。
衛永蒼揮揮手,似乎有些欣慰地道:“都說了除夕盛宴,天家同樂,不需太拘泥禮節,你們倆兄弟不錯,行事穩重,以後要多多教導弟弟們,你們強大了,大順才會越來越強盛,才會祖祖輩輩這麼沿襲下去。”
兩人低頭,“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衛永蒼笑著看向皇後,“說起來老三和老四年紀也到了,今日熱鬨,不如喜上加喜,將他們都一並封了王,到時候出宮建府,有這兩個哥哥帶著,也不會再出什麼差錯。”
明麵上看,衛永蒼願與皇後商量這事,是尊重她,實則皇後看到他的笑容,心裡頭就是“咯噔”一響——衛永蒼那麼疼瑛貴妃,怎麼會讓衛長玦這麼輕易地就攬下這種大節獲封的榮光?
夫妻多年,皇後太懂這個男人,此刻她臉上堆著笑容,口中說的卻是:“會不會有些太突然了?兩個孩子的封號,皇上可擬好了?臣妾瞧著長玦還不夠穩重,若是封號還沒有定下來,不如再等……”
“擬好了。”衛永蒼直接打斷了她的話,一雙眼睛裡有銳利的目光,直接看著皇後,“朕知道你擔心什麼,你放心,朕不會委屈兩個孩子,封號一早就擬了,不是隨意拿個字來用的,就連開府建牙的地方,朕都給他們選好了,眼下兩座王府都已修繕得差不多,再稍作改動,就能住進去。朕知道,你是他們的嫡母,自然在這些事上有些緊張。”
很顯然皇上之前完全沒和皇後商量過這些事,所以皇後會如斯訝然,滿席隻有瑛貴妃一臉沉穩悠然,任誰都看得出來,今天要發生的事,皇上隻告訴了瑛貴妃。
嵐意小小女子,隻這麼遙遙看著,都覺得有些心涼,發妻再怎樣,也是發妻,皇後陪伴皇上的時日,總是比瑛貴妃要長一些,可皇上已經忘卻了一般,把瑛貴妃寵在了心尖尖上。
真是隻聞新人笑。
而到了這個地步,皇後根本攔無可攔,隻能硬著頭皮說:“皇上心中既然已經有了定論,臣妾自然遵從皇上的意思。”
衛永蒼滿意地點點頭,看著已經站起來的衛長玦和衛長澤,笑說:“聖旨晚些會送到你們的住處,朕先和你們說說封號吧,長玦平日裡溫良恭儉,行事嘛,雖然不甚周到,卻也有好的地方,朕便賜一個‘恭’字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