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朝堂爭(2)(2 / 2)

皇子妃 青梔未白 5070 字 10個月前

一番激烈的舉薦後,朝堂上又慢慢回歸到安靜。

“大家都舉薦長澤,還有一些覺著長淵不錯,他們做的事,朕也看在眼裡。長澤。”皇帝這才出聲,看著衛長澤出列跪下,平靜地問,“這麼多大臣舉薦你做太子,你自己怎麼想?”

衛長澤道:“兒臣以為,這些大臣對兒臣的厚愛,皆因這些日子兒臣做出了些許成績,兒臣確實是用心在為大順百姓做事,但太子之位,當由父皇決定,兒臣怎麼想,並不重要。”

“若朕也屬意你呢?”皇帝問。

空氣有一瞬間的凝滯,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衛長淵跪在那,想到自己往後要跪的,可能就是這個弟弟了,心裡的那份不甘心,簡直膨脹得要炸裂開來。

而衛長澤心中一喜,覺得這事兒幾乎是穩了,想著父皇從來最喜歡他有話直說,便挺直脊梁骨,拱手道:“若父皇也屬意兒臣,兒臣願意赴湯蹈火,為國為民,做一個好太子。”

皇帝淡淡地笑了笑,“赴湯蹈火,倒沒有必要。”忽然轉了話頭,去問長淵,方才也有一些大臣舉薦你,你和長澤的想法,是一樣的麼?”

衛長淵怔了怔,說是一樣的,便成了拾人牙慧,可不一樣,還能怎麼表忠心?

遲疑了一會兒,他才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不知道。”

“不知道?”

衛長淵皺著眉頭,嚴肅得很,“若成為了太子,兒臣會覺得肩上擔子很重,行事舉止束手束腳,也許本來做得好的事,都變得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但兒臣對待自己一定會更加嚴格,絕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盯在兒臣身上的眼睛,更多了。”

這話比方才衛長澤的要實在許多,而這個二兒子被養的有些較真,皇帝也是知道的,當即抬了抬手,“都先平身罷。”

莫名的,衛長澤覺得自己剛才的答話,可能沒有哥哥的好,但木已成舟,他隻能站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接下來的一切。

皇帝又說:“朕不止有二子四子,其他皇子也該論一論這件事,長歧,你是老大,你先說吧,你覺得誰當太子好?或者說,你覺得你自己最適合,也可毛遂自薦。”

衛長歧自打恭王府被揭穿了衛長浚的亡故和他有關後,幾乎是夾著尾巴在做人,根本不敢再參與任何爭名奪利的事兒,就連妻子在家罵他“不中用”、“不知經營”、“根本不像個男人”,都打落牙齒和血吞地忍耐下去,這會聽到皇帝這麼問,直接嚇出一身冷汗,當即又深深地彎下腰。

“回父皇的話,兒臣對太子之位,沒有任何想法,也不知道誰能勝任,總之弟弟們都是好的,不是二皇弟,就是三皇弟,就是四皇弟,他們都比兒臣更能堪大用,請父皇抉擇!”

皇帝無奈,倒是頭一次露出了笑容,“朕知道你寬厚仁心,對人十分寬容,不過是隨便問你一句,不必這麼緊張。你的弟弟們,都是好的,這沒錯,但你也不差,朕的兒子們,都是書房裡的好先生們教出來的,皆是棟梁之才,你不可妄自菲薄。長歧,儘管放開膽子說說,你心中的太子人選是誰。”

“是,是。”衛長歧抬起袖子就去擦額頭上的冷汗,苦著臉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至於太子人選……兒臣真的想不出,兒臣隻知道,不論父皇選擇了哪個兄弟,兒臣都會忠於父皇,忠於太子。”

他死也不想得罪任何人,隻能這麼堅持著,皇帝倒對他格外溫和些,“好,朕知道了,你是一個好兄長,很懂得謙讓,這麼多年的書,沒白讀。”

衛長歧悄然鬆口氣,曉得自己這關算是過了,趕緊道:“都是父皇教導,讓兒臣銘記於心,作為您的長子,兒臣不敢有任何不該有的心思。”

皇帝頷首,“你起來吧,往下數……長玦,你來說說。”

他大有一副兒子們不全都表態,就不放過的架勢,衛長玦這樣一直處在漩渦中心的,隻能坦然上前,拱手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以為,國本之事,不需要這麼早就議,一是父皇正值盛年,二是天下太平,民心安穩。”

都知道衛長玦和瑛貴妃的倆兒子是唱對台戲的,攔不住想著把事情往後延,也很正常,誰知接下來他話鋒一轉,又回到先前的問題上。

“但既然您問兒臣,不能不答。兒臣以為,天下是父皇的,立太子是為了江山傳承,但也是為了父皇有個幫手,那麼這個太子之位給誰,確實該父皇您說了算。若說兒臣心中的偏向,自然是二皇兄,二皇兄沉穩,處理朝政老練,又有貴妃娘娘從旁指點,不論是曾經萬壽節上的棉衣,還是鹽務等民生大事,二皇兄都做得圓滿。”

皇帝忽地眯了眯眼,一開始是稍稍歪著坐的,這會兒緩緩坐直了,言道:“圓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