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道的人也知道,茶藝的水平可以從一個人的外在氣質上判斷一二。
苦不喝酒,傷不品茶。
一個人精神氣質處於最佳狀態,泡出的茶也是極品。
光看外表,幾位懂茶之人就覺得呂若容更勝一籌。
兩個漂亮女人出場後,都相互看著對方。
兩人的目光在場中交彙,金秀姬感受到了呂若容眼中那超級的自信。
不知怎麼地,她有點想躲避呂若容的目光。
這個美麗的華夏女子,精、氣、神非常不錯,正處於情緒最佳的亢奮狀態中。
她隻能硬著頭皮上。
但心裡還是忍不住嘀咕:“糟糕,今天可能要輸了。”
金秀姬隻能強迫自己將狀態調整到最好。
她衝呂若容盈盈一禮後,再衝全場施了禮。
古代鬥茶規矩,鬥茶的雙方各自攜帶好茶前來。
遠道而來的華夏學生,並沒攜帶好茶,隻能選擇韓方提供的茶葉。
韓方提供的茶葉並不是綠茶,而是普洱茶,十五年的茶餅。
這樣也好,誰也沒辦法在茶葉質量上占便宜,兩方的比試,隻能憑茶技來論輸贏。
一切都準備就緒,茶道比試馬上就要開始。
韓方提供了自來水、純淨水和礦泉水及附近山間的山泉水。
呂若容和金秀姬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山泉水。
英雄所見略同,她們在做出選擇的時候,還相視一笑。
煮茶用具兩人還是選擇一樣,煮茶之火都用炭。
唐代茶仙陸羽曾言:“煮茶,其火用炭,次用勁薪。”
愛茶之人,從來不會用什麼燃氣灶煮茶,連煮茶的炭沾上異物都棄之。
俗話說,水火不相容,但在茶道表演中,水和火必須配合得當,才能煮出好茶。
淨手、燙杯、溫壺。茶具準備好,接著就是“馬龍入宮”,意思就是把茶葉放到器具裡。
接著洗茶,將煮沸的水倒入裝茶葉的壺中,再迅速倒掉。
然後才是茶道表演最精彩的地方——-點茶、點湯、擊拂、封壺。
衝泡的時候,不能一次就把茶水倒滿,表演上有所謂的“鳳凰三點頭”,即三次才能把裝茶的壺倒滿,以壺蓋拂去茶末兒,再蓋上壺蓋,保存衝泡時候冒出來的香氣,再分杯。
說起來雖然簡單,但煮水時候的滾沸程度,還有洗茶的動作迅速程度,衝水的滿杯程度都是泡茶技術的關鍵。
兩人全身心投入茶道表演中?仿佛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許多人第一次看到如此精湛?尤如行雲流水一樣的茶道表演,看的目瞪口呆。
人美?動作美?茶香,美人更香?這讓他們如癡如醉。
連陳子寒也是這樣。
他知道呂若容多才多藝,但說實在?他隻是感受到她的多才多藝?至於哪些方麵的多才多藝,他並不是很知曉。
反正,以後有口福了。
回去後一定買些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