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以沫牽起媽媽的手,“那我隻能讓媽媽把我轉到彆的學校。那您可就少了一個天才為學校爭光。”
明明隻想當個學霸,可為了提升自己的價值,她隻能硬著頭皮再裝一回天才。她以後可能要跟天才杠上了。
如果一開始蘇以沫講這個話,校長可能會覺得她用這個方法威脅著實可笑。整個學校總共有上千名學生,轉走一個學生,根本不會有任何影響。可是通過簡單幾句交談,校長就發現這孩子聰慧得可怕。她不僅邏輯清晰,而且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
無論上頭如何鼓吹老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但普通學生和天才的待遇還是無法相同。
天才可以給學校帶來榮耀,獲得獎章,教育局也會給予嘉獎。
人吃五穀雜糧,誰還能沒有點私心。
校長看到一個好苗子,也會起愛才之心。但前提,她得是個天才。
聽到蘇以沫大言不慚,班主任嗤笑出聲。他教了她兩個月,怎麼半點沒看出來她是天才。
聽到蘇以沫如此自信的話,校長沒有像班主任那樣麵露不屑,而是認真考較起來,“你有哪些特異之處?”
蘇以沫淡淡道,“我過目不忘。”
從古至今對天才的定義也就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其實蘇以沫的理科更好一些,可是理科天才也隻能用邏輯思維能力強來形容。遠不如“過目不忘”更吸引人。
校長揉了揉她腦袋,看向張招娣,“如此聰慧,個性也很強。家長一定要好好教。”
張招娣鬆了一口氣,這就是不怪罪女兒給班主任起外號的事了?
她牽著女兒的手,躊躇半響問,“那小沫說的?”
校長想了想,“這事需要好好討論一下,我明天再做安排。”
張招娣終於笑了,衝校長鞠了一躬,“多謝校長。”
蘇以沫禮貌向校長道歉,末了學母親的樣子給校長和班主任都鞠了一躬。
校長微微有些訝異,班主任看著卻是臉色鐵青,他懷疑這小孩是故意的。
關上門後,校長臉上的笑容為之一沉……
蘇以沫牽著媽媽的手走出辦公室,走了幾步,拽住媽媽,不讓她走。
張招娣停下腳步疑惑地看著她,“怎麼了?”
蘇以沫抱住媽媽的腰,腦袋蹭了蹭,“媽媽真好。”
張招娣剛才隻顧著給女兒出氣,這會也反應過來,她是出氣了,可女兒在學校怎麼辦?校長剛剛可沒答應給女兒轉班啊。怪不得剛剛張語一直在拉她袖子呢,原來是在提醒她。
張招娣拍了下腦袋,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她怎麼這麼衝動。她陷入自責,按住女兒的肩膀,“這可咋整?萬一他以後繼續教你,你不是還要受他的氣?”
蘇以沫見媽媽這麼擔心,忙道,“媽,放心吧。發生這種事,校長肯定不會再讓他教我。”
張招娣鬆了一口氣,“那就好。”
想了想,覺得校長未必會護著女兒,她想起一件事,“如果那個老師還教你,回頭我和你爸商量,送你去私立中學。我聽說致遠小學就不錯。每年都能考第一。”
蘇以沫吃了一驚,“致遠小學?收費很貴的。你隨便給我找個學校就行,沒必要去這麼好的學校。”
張招娣知道女兒怕花錢,摸摸女兒腦袋,“真要轉學,肯定要轉好的學校。怎麼能越轉越差呢。”
蘇以沫笑了,“這就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張招娣翹了個大拇指,笑眯了眼,“對。就是這個意思。還是我閨女有文化。”
兩人有說有笑出了學校,張語和鄧舒月等在門旁,看見兩人出來,趕緊迎上來。
張語擔憂地看著兩人,“你們沒事吧?有沒有挨批評?”
張招娣搖頭說沒有。
張語摸摸蘇以沫腦袋,“我聽小月說你是為了替她出頭才跟許聰打架的。阿姨謝謝你。”
蘇以沫撓撓頭,嘴上忙說不用謝。
張語又叮囑她,“以後可不能給班主任起外號。”
給同學起外號也就罷了,畢竟是同齡人,家長之間也能解釋。可她居然敢給老師起外號。這是給自己招禍,她剛剛一直沒走,就是擔心這個。
蘇以沫知道張語在擔心什麼,她露出甜甜一笑,“下次不會了。”
張語歎了口氣沒說什麼,張招娣告訴她結果,“校長說明天會給大家一個答複。”
事情已經發展成這樣,再怎麼擔心也無濟於事,張語倒是沒說什麼,隻是經此一事,她心有些發涼,神色之間添了幾分鬱鬱,嘴角勾起一絲嘲諷,“沒想到先發難的是小孩。”
這些時日筒子樓裡的人沒少議論他們家的事。她其實早有預料。畢竟她丈夫已經不是廠長,管不到他們了。人走茶涼,可這才多久呀。她女兒就被人如此欺辱。簡直欺人太甚。
張招娣不太會安慰人,隻能硬邦邦道,“小月多乖巧啊,還知道替爸爸出頭。以後你的福氣在後頭呢。至於旁人怎麼想,咱們也管不著。”
張語低頭看了眼女兒,她女兒確實乖巧懂事,有這麼個小寶貝,確實是她的福氣。
回到家,鄧舒月去衛生間洗漱。張語打算淘米做飯,鄧廠長轉著輪椅從房間出來,手裡有一封信交給妻子,“明天你幫我寄出去。”
張語見他不打算說女兒被人欺負的事,便也沒主動提起自己在筒子樓乾的事。
她看了眼信的落款,微微有些驚訝,“這是?”
鄧廠長捏著輪椅把手的手緊了緊,“子不教父之過。不給他個教訓,他還以為我這個廠長以前是白當的。”
張語愣了一下,反應過來丈夫要給女兒出頭,她先是心頭一喜,隨後又覺得沒必要將人打死,“這會不會不太好?”
“有的人專撿軟柿子捏。不把他按下去,小月以後還會被欺負。小月沒有做錯事,老師卻把她班乾撤了。這就是明晃晃的不公。老師也是勢利眼。”鄧廠長揮了揮手,神色間添了幾分果決,“這事就這麼定了。你明天送去吧。”
張語見他打定主意,也就沒再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