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蘇愛國就回來了。蘇以沫蹬蹬蹬跑過去向他炫耀媽媽給她買的小籃子,“爸爸,漂亮吧?”
蘇愛國勾起手指將花籃拎起來,這也太袖珍了吧?不過再看看自家的小蘿卜頭,確實跟這花籃挺配,笑眯眯誇讚,“確實好看。”
小亮三人歎了口氣,一臉幽怨看著蘇愛紅。
蘇愛紅心裡一酸,將視線移向旁處,難道她不想給他們買嗎?這不是家裡條件不允許嗎?
蘇愛紅壓下心頭的酸澀,問張招娣還要買什麼?
張招娣示意到生鮮區,她想買點吃食。
路上遇到一個饅頭攤,剛剛出鍋的熱饅頭,蘇愛紅有些驚愕,不是剛吃過飯嗎?怎麼又買饅頭了?
得知這邊的饅頭也是一毛錢一個,張招娣點點頭,轉身離開。
等離開攤子許久,蘇愛紅有些好奇,她怎麼沒買饅頭?
張招娣笑道,“我就是問問價,鵬城饅頭也是一毛錢一個。”
蘇愛紅大吃一驚,她還以為鄉下物價會便宜很多呢。沒想到饅頭價格居然一樣。她不太理解,“為什麼?你們那兒不是什麼東西都貴嗎?”
就是因為鄉下便宜,所以才從這邊買,大老遠帶到鵬城。
張招娣搖頭,“鵬城的饅頭裡麵加了酵母粉,軟軟地,幾乎能捏到底。其實裡麵根本沒有多少麵。咱們鄉下的饅頭很實誠,裡麵的麵是鵬城的一倍。”
蘇愛紅恍然,原來是這樣。
前麵有賣饢的,有點類似於新鮮的饢,上麵撒些芝麻,又香又脆。和饅頭一個價,更好吃。
張招娣買了十來個作為明天的早餐。
之後又買了香油,用她的話說,香油要比城裡的麻油更香。不過香油造假也很多,裡麵添加香油精,比真的還香。她買的這家是蘇愛紅介紹的,用料實在,就是價格稍微有點貴,不過一分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
到了生鮮區域,蘇愛國和張招娣買了過年需要的肉菜,比如牛肉、排骨、羊肉等等。當然也有各種山珍,比如山核桃、乾地衣、各種菌類、野生蜂蜜等。
價格遠比鵬城買的要便宜,就比如山核桃,價格能便宜一半。
菌類也買了好幾種,比如:牛肝菌、猴頭菌、竹蓀菇等,這些東西在鵬城價格非常昂貴,張招娣就沒見過食堂用過這些材料。
買蜂蜜的時候,張招娣嘗了一點點,見女兒巴巴看著,也弄了一點點給她嘗嘗。
蘇以沫上輩子很少買蜂蜜,因為她對蜂蜜完全不了解,容易踩坑,但這蜂蜜味道不一樣,聞起來清雅芬芳,入口卻有微微的苦韻。跟她吃過的蜂蜜不太一樣。她吃過的蜂蜜一百多塊錢一罐,吃進嘴裡甜味單一,黏膩齁甜,就像高濃度白糖水。
蘇以沫有些好奇,“這是什麼蜜?為什麼味道這麼奇怪?”
老板笑眯眯解釋,“鴨腳木蜂蜜,是有一點點苦。冬天才有的賣,產量非常少。是不是有人參和堅果的味道?”
蘇以沫恍然,她沒吃過人參,但確實是堅果的味道。
張招娣問價。
聽到老板的報價,蘇愛國有些傻眼了,“怎麼這麼貴?”
老板比他還疑惑,“貴嗎?一直都是這個價啊。不信你問問其他人,我在山上養峰,經常來鎮上賣蜂蜜。大家都認得我。”
蘇愛國說得沒錯,這蜂蜜價格確實很貴,是鵬城的三倍還多。為什麼老家更貴呢?因為鵬城的蜂蜜都是假的,哦不,也不能說都是假的,而是真假摻半。小時候張招娣經常在山上看人采蜜,她對蜂蜜再熟悉不過。所以她從來不買鵬城的蜂蜜。
她低頭跟丈夫解釋一通,蘇愛國這才知曉緣由。
蘇愛紅捧著心口,好家夥,二十塊錢一斤的蜂蜜,她都敢喝,這這這……
張招娣似乎看不到大姑子的驚詫,笑眯眯解釋,“我聽說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對身體好。”
蘇以沫點點頭,“喝蜂蜜水可以潤腸通便、促進血液循環。”想到什麼,她扯了下爸爸的袖子,“爸爸也喝。蜂蜜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你學習太辛苦了。”
蘇愛國被女兒這麼關心自己,心裡美得不行,“好,咱們全家都喝。”
蘇以沫扯了下媽媽的袖子,小聲說,“這個蜂蜜是真的,給季奶奶也買兩瓶吧?還有張阿姨。”
她上輩子都不敢買蜂蜜,好不容易碰到真的,就想多買兩瓶送人。
季爺爺和季奶奶是他們家的大恩人。因為有他們幫忙,爸媽才有機會買到集資房。十幾年後,那房子少說也能翻十倍。這麼大的恩情怎麼也得報答人家。他們年紀大了,送蜂蜜補補身體,再合適不過。
張阿姨借了他們家五千塊錢,後來也不要利息,這也是恩情。
人情往來平時就該多走動,不管做人還是做事,切記不要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沒人喜歡跟功利心太重的人來往。
張招娣愣了下,“買是沒問題。但這東西沒有標簽,當禮物送人是不是不太好?”
主要這蜂蜜是用普通瓶子裝的,連生產日期都沒有,送人不夠高端大氣上檔次。她擔心季先生和季夫人會嫌棄,直接將蜂蜜丟掉。
蘇以沫笑了,“蜂蜜就是初級農產品,不是三無產品,不需要貼標簽。”她頓了頓,“到時候我會跟季奶奶好好說說,這個是真蜂蜜。他們肯定會喝的。”
張招娣見女兒信誓旦旦保證,想想又買了三瓶,季先生家兩瓶,張語一瓶,主要之前她送過鄧廠長錄音機,再送一瓶蜂蜜就夠了。
除此之外,她特地買了鹹菜,不是一斤兩斤,而是買了上百斤。
蘇愛紅:“……”
她拉了下弟弟的袖子,小聲問,“你們買這麼多鹹菜乾什麼?鵬城天氣那麼熱,可彆放壞了。”
為什麼她會知道呢?因為蘇以沫之前說過,她在鵬城根本不穿棉襖,隻套件外套就成。身上的羽絨服還是臨出發前特地買的。
蘇愛國知道姐姐怕他們糟蹋錢,笑著解釋,“她要帶回鵬城。賣給彆人吃的。”
蘇愛紅恍然,同時又深深自責,早知道她就在家醃鹹菜了,應該也能掙不少錢。
張招娣覺得鵬城的人更喜歡吃雪裡蕻,蘇以沫覺得疙瘩絲也不錯,讓媽媽也買些。
張招娣於是每樣各買了一百斤。蘇愛國拎牛肉之類的東西,已經拿不下。張招娣一個人抗不動兩個袋子,蘇愛紅主動幫忙扛一袋。
蘇以沫跟在三人後頭,不得不說,姑姑乾慣體力活,力氣就是大。
明明爸爸和姑姑年紀一樣,而且還是男人,居然沒有姑姑有勁兒。
蘇愛國無意間掃到女兒瞥過來的眼神,額頭的汗珠滾落得越發勤快,臉訕訕的,心裡委屈得不成:他也想有勁啊,可他多少年沒乾過重活了。
買完東西,一行人回了家。
大概是因為花的不是她的錢,蘇奶奶這次沒有發牢騷,主動幫忙將一些貴重的肉菜提進屋。
看到買了不少鹹菜,而且要帶回鵬城,蘇奶奶嘴裡罵罵咧咧,將鹹菜扔在原地。
看到蘇以沫手中提了個小籃子,猜到這是張招娣給女兒買的。再看到張招娣買的鍋、蜂蜜和各種山貨,猜到這些東西不是給他們老兩口買的。實在沒忍住又罵了一聲,“敗家娘們!不會過日子。”
怕張招娣大近年跟她吵架,她扭頭跑了。
蘇愛紅有點尷尬,張招娣沒跟婆婆計較,兩人去灶房做飯。蘇愛國也跟進去幫忙。
一幫孩子在門口跳繩。雖然口音有些不同,但是令人驚奇的是兩地跳皮筋的口令居然一模一樣。
四個孩子跳來跳去,沒一會兒就熱了一身汗。
冬天冷,每人身上都套好幾件,蘇以沫還好些,她穿的是羽絨服,不算重,但另外三個孩子卻是累得不行。
岔路口的位置,蘇奶奶正在和街坊四鄰聊天。
蘇以沫示意大家先停下,偷偷跑到他們身邊,想聽聽有什麼八卦。
但是她忘了這些人說的是G省的方言,這些人語速快得不行,她聽的一知半解,根本聽不明白。
倒是她媽媽買雞的那戶人家看到她,主動詢問,她媽工資多少錢?
農村人問話特彆實在,壓根不知道這是個人**。不熟的人最好問這種私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