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2 / 2)

蘇奶奶也豎著耳朵聽,顯然她也想知道張招娣工資有多少。奈何那個潑婦拿錢當命,彆說問她要錢,問一聲都能急眼。

蘇以沫搖頭說不知道,不等對方問,她反過來問對方女兒有多少錢工資。

她剛剛聽了一耳朵,這大娘的女兒是村裡小學老師。

大媽驕傲地挺了挺胸,頗有些自豪,“一個月有四五十呢。”

在大媽看來,老師這份工作不僅體麵,而且不用下地乾活,每個月還能拿四五十。比種地要強。

但聽在蘇以沫耳裡,卻是少得可憐。

這可是1990年啊,小學老師工資居然這麼低。鵬城最低工資是350,老師工資怎麼也比350持平吧?沒想到相隔兩地,工資居然差了六七倍。怪不得成千上萬的人擠進鵬城呢。

她愣神時,小亮在後頭扯她袖子,男孩子不喜歡跳繩,要不是為了討好這個從城裡來的小表妹,他壓根不會玩這個。

現在她不想玩,正和他心意,但是也不能一直閒著,於是他跟弟妹一商量,“咱們去後山挖冬筍吧?”

蘇以沫大吃一驚,“現在有冬筍嗎?”

不能吧?現在都二月份了。

小亮也不確定,因為他考完試還去山上挖過,那會兒挖了不少冬筍呢。

他抓了抓頭發,覺得現在這個月份有些雞肋,哪怕早回來兩個月,山上也有不少好東西,野果,野菜,山珍、蘑菇之類的數不勝數。現在冰天雪地,好東西太少了。

他含糊說,“試試看吧。興許能挖到呢。”

蘇以沫想了想,覺得可以一試,於是她在自己腳上套了個塑料袋,一腳一稀泥往山上走。當然也沒忘了她的小籃子。

從山腳往上都是竹子,爬山時隻要握著竹子往上走就行,倒也沒人滑倒。就是竹子這麼多,她根本沒看到哪兒有竹筍。

她對竹筍記憶還停留在:竹子稍微不注意長高。當它從泥裡冒出來時,彎腰一拔,就是一大顆。

當走了半個小時,她累得精疲力儘,小亮終於停下來,說要挖竹子,她還愣了愣。

“真要挖嗎?這個竹筍剛剛冒出頭啊?”蘇以沫左看右看,都看不出來這竹筍哪裡值得挖。因為它真的隻有一個芽兒。再怎麼也得等它長出一小截再挖吧?

小亮一愣,啼笑皆非,“你真是城裡長大的。這個看著小,往下挖是一大顆。”

蘇以沫不服氣,把自己從電視上看到的竹筍說了。

小亮笑道,“你說的是春筍,那個是發芽出土的筍。現在是冬天,吃的是冬筍,就得從地裡挖。你彆看這個隻露一點頭,其實下麵可大了。而且冬筍比春筍要好吃。”

蘇以沫是吃過冬筍的,確實比春筍好吃,但是她不知道冬筍隻發了個小芽就開始挖。她決定聽小亮的話。

小亮手裡拿著挖竹筍的工具,但是冬天土地凍得邦邦硬,小亮刨了半天,也隻刨了一丁點。

他累得氣喘籲籲,在邊上喘氣。

小琴嘲笑他一通,“你怎麼這麼沒用?連地都刨不起來?”

小亮被妹妹嫌棄有些不服,沒好氣道,“說我沒用。你來挖。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力氣。”

小琴比小亮小兩歲,手勁兒自然沒有小亮大,挖了好半天,隻挖出拳頭大的土,小臉漲得通紅。

小亮嫌棄得不成,嘴裡不忘挖苦,“你倒是拿出吃奶的力氣啊。怎麼這麼沒用!”

小琴自動忽略哥哥最後一句話,嘴上不饒人糾正他的錯誤,“你這話說的,好像我喝過奶似的。”

小亮噎得不輕,三歲前的記憶,他根本不記得,所以也不知道妹妹有沒有喝過奶。

他於是將視線落到小華身上,這個弟弟比他小了四歲,他看過這小子喝了媽媽很多奶,肯定能使出吃奶的力氣,“你來!”

蘇以沫抽了抽嘴角,不明白小亮為什麼會認為五歲的小華會比七歲的小琴有勁兒。

小華倒是沒想那麼多,他覺得大哥在跟他玩,於是他學著大哥的樣子往手心吐了口唾沫,雙手拔鋤頭,但是使出吃奶的力氣,鋤頭愣是紋絲不動。他歪了歪身體,鋤頭終於動了,他又往右邊歪了歪,鋤頭晃了晃,他這才將鋤頭舉起來。

不等他將鋤頭舉到最高處,他的雙手就因為支撐不住,鋤頭落了下來,差點把冬筍露出來的尖尖給砸扁。好在他眼急手快,腳一滑,偏了準頭,冬筍尖才幸免於難,隻是也因為這樣,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小琴捂著肚子哈哈大笑,小亮臉都裂了,蘇以沫背過身,撲哧一聲也笑了,哈哈哈,太搞笑了。

小華被三人嘲笑,小臉憋得通紅,從地上爬起來,奶凶奶凶瞪著三個哥哥姐姐,意思是“你行你上啊”。

蘇以沫忍住笑,接過鋤頭也想試試。

小琴和小亮不敢再笑,看著蘇以沫忙活。她拿起鋤頭的把手,好家夥,真夠重的。

她學著小亮的動作,高高舉起,然後落下,準頭倒是挺好,沒有挖偏。但是當鋤頭嵌入泥土時,她想將鋤頭□□,順便帶動泥土,誰知她使出渾身的力氣,鋤頭卻是紋絲不動。

小亮撫了撫額,表情一言難儘。小琴背過身偷笑,肩膀一聳一聳的。小華年紀小,睜著那雙黑亮的大眼睛好奇打量蘇以沫,好似在說:你怎麼不拔啊。

蘇以沫漲得小臉通紅,卻不認輸,一腳踩在鋤頭一腳,借著力,將鋤頭的柄扛到肩頭,借著肩頭往上一頂,泥土終於挖開。

挖是挖開了,但是好疼啊。

蘇以沫揉了揉鋤柄壓到的部位,又酸又痛,這要是換夏天,保準破皮。

小亮見三個弟妹沒什麼力氣,壓根不能指望,他也認命了,隻好吭哧吭哧一個人挖。

蘇以沫不會挖,嘴上卻不閒著,在邊上給他加油鼓勁兒。

小琴見哥哥被誇後,身上就有了力氣,也開始改變策略,不再損他,為他加油打氣。

一個竹筍挖了大半個小時才收尾。蘇以沫以為要回家了。誰知小亮說竹筍都是好幾個長一塊兒,順著竹筍的徑往前找,肯定能找到。

於是他又花了半個小時,挖了好幾個小的,個頭不大,不過幾個加起來也夠一盤菜了。

挖完後,小琴四下看了看,“咱們再往上找找吧?”

小亮差點跌坐在地,瞪了眼唯恐天下不亂的妹妹,“找什麼找!你要把我累死。”

小琴委屈,“我也不想的,但是誰叫這土這麼硬呢。”

明明兩個月前,泥土還軟軟的。她也能幫著挖。

蘇以沫玩夠了,她鞋子外麵套的塑料袋破了,泥水把鞋子裡麵都弄濕了,腳趾凍得僵硬,“就這些吧。我好累。咱們回家吃飯吧。”

於是四個小孩子深一腳淺一腳下了山。腳踝處不免被野草打濕。

回了家,三人在灶房烤火。

G省處於南方,不像北方有炕。又買不起暖氣,所以農村冬天取暖靠的是火塘。屋內挖塊區域,點上篝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煮飯炒菜熬茶烤紅薯,上麵煙熏臘肉,好不快活。

張招娣搬到鵬城生活,早就不習慣煙熏火燎,所以一家人都不在這邊吃飯。不過燉肉卻是沒問題的。

蘇愛紅正在燉肉,看到四個孩子棉褲和鞋子都濕了,趕緊將架上的湯鍋端下來,讓他們過來烤火。

蘇以沫將腳上的靴子脫下來,其他三個孩子穿的是鄉下做的棉鞋,樣式不好看,但是很暖和,鞋裡麵也都濕透了。蘇愛紅將四雙鞋子一一烤乾。

張招娣回屋給閨女找了條新棉褲,將身上的棉褲脫下來,放在火上烤乾。

至於另外三個孩子,沒有衣服,就隻能把褲子脫了,藏在被窩裡,把棉褲烤乾再穿。

兩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

牛肉、豬肉、排骨、牛肉都有,總共湊了八菜一湯,有葷有素,還有大骨湯,所有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小亮更是捧著肚子暢想,“真香啊。比去年過年吃得還要好,要是天天都能吃肉,該有多好。”

去年過年,他們家隻有一樣肉菜:紅燒魚。這魚還是隊裡的魚塘養的,賣不出去,每家都發了十幾條。卻也舍不得一頓吃完,而是曬成魚乾,過節才舍得拿一條小條出來燉鍋子。

人多魚少,小亮根本沒吃幾塊。難怪這孩子會饞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