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夢,張招娣醒來時,發現屋裡空蕩蕩的,她一開始也沒當一回事,以為女兒去叫丈夫起床了。
她洗漱完畢後,又洗了個熱水澡,昨晚入駐的時候,他們感受到這邊的空氣,所以她又加了一個外套。
房間門被人敲響,她跑過去開門,蘇愛國和大學生站在門口,手裡提著行李。
蘇愛國招呼她去樓下吃飯,大學生揚了揚手上的票據,“我已經預約好了自駕車,吃完飯咱們就可以去第一個景點逛逛。”
張招娣拿著行李正準備往下走。
蘇愛國見她一個人出來了,有些納悶,“小沫呢?”
張招娣這才注意到女兒不見了,她當即嚇得不輕,就像沒頭蒼蠅四下亂看,“不在你屋嗎?”
蘇愛國被她問懵了,“昨晚不是跟你一起睡的嗎?”
張招娣臉色煞白,昨晚確實是跟她一起睡的,可是她早上起來就沒見到小沫了呀。她剛剛注意到洗漱台上的一次性用品已經拆開了,小沫應該是洗漱完才出去的。
想到女兒跟她門口那些流浪漢,她一顆砰砰跳,女兒該不會被那些流浪漢擄走了吧?
蘇愛國沒聽過女兒說的那些事兒,但他也被嚇得不輕,這可是異國他鄉,女兒又不會說德語,要是丟了,可不得了。
他可不信任這邊的警察。資本主義國家一切都是金錢開道,少不得要挨宰一大筆。
大學生見兩人嚇得不輕,身體都跟著晃了晃,忙安慰他們,“你們兩位先彆急,我們先下樓問問情況。門口就有大堂經理,隻有一個門,她要是出去,大堂經理一定會看到。”
張招娣忙不迭點頭,“對對對!去問問他!”她急切地看著大學生,“麻煩你待會兒跟他好好溝通,先彆忙著責備對方,一定要好聲好氣說。”
大學生自然明白事情重要性,“好。”
三人步履匆匆下了樓,大學生剛想上前跟大堂經理溝通,沒想到張招娣突然拔高嗓門喊了一聲,“小沫!”
這一聲嚇了其他一大跳,雖然那些外國人聽不懂華語,但是全都好奇看過來。
蘇愛國和大學生也被她的聲音吸引,順著她的視線看去。
隻見蘇以沫正站在門口一側跟一位服務員聊天,她似乎在交待什麼事情,表情很是嚴肅,時不時還比劃兩下。
看到她平安無事,三人都鬆了一口氣。
張招娣這時候才注意到彆人的視線,她衝其他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些外國人這才收回視線。
張招娣滿臉不解,小聲問丈夫,“咱們小沫會說德語嗎?”
蘇愛國比她還懵,搖了搖頭,“不會啊。”
從來沒聽女兒提過,應該不會。
三人靠近了,大學生聽了幾句,恍然大悟,“她說的是英語。”
德國這邊英語是義務教學,大部分年輕人都能用英語溝通。
蘇以沫正在跟服務員交待事情,無意間瞄到爸媽過來,她立刻衝他們笑了笑,“爸媽,你們這麼快就起來了呀?我剛準備回去呢。”
待他們走近,蘇以沫給了服務員兩張鈔票,對方鞠了一躬飛快走出酒店。
張招娣看著服務員的背影,好奇問女兒,“你讓他做什麼去了?”
蘇以沫笑著解釋,“我想看看這邊的報紙,問問他有沒有英語版本的報紙。他說有賣的。我讓他幫我買一份過來。”
張招娣吃了一驚,“酒店還有這種服務?”
蘇以沫愣了愣,隨即哭笑不得,“媽,我付小費的,他當然樂意幫我跑一趟。”
張招娣恍然,卻也沒有責怪女兒亂花錢。在國外人生地不熟,寧願花點小費,也不要亂跑。
張招娣之前還想到處逛逛,被女兒之前說的流浪漢嚇得不輕,現在隻想保重一家人安全為先。
她有些不讚同,“你出來怎麼不跟我說一聲?我剛剛嚇得不輕,還以為你被流浪漢偷走了。”
蘇以沫愣了愣,“我在房間床頭櫃留了字條啊,你沒看到?”
張招娣臉有點紅,她昨晚沒睡好,起床時腦袋都是懵的,根本沒注意。
她輕咳一聲,“那啥……咱們去吃早飯吧。也嘗嘗國外的美食。”
蘇以沫一臉便秘,二十年後網絡那麼發達,她都沒聽過德國有什麼出圈美食,倒是聽過不少黑暗料理,想來這邊的食物不符合華國人的口味。
不過她也沒說什麼,免得破壞爸媽的興致。
幾人到餐廳吃飯,蘇以沫問待會兒去哪旅遊?
大學生當即首推新天鵝堡,“這座古堡位於阿爾卑斯山,就像童話世界,是許多遊客必看之地。建築非常美麗,風景也是美不勝收。”
蘇以沫就喜歡看些古建築,這些才能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聽著他的介紹,她恨不得馬上飛過去一堵究竟。
美景還沒看到,蘇以沫先領略了德國早點。德國菜以酸、鹹為主。就說燉肉,明明是濃鬱的肉香和嫩滑的肉質,但是卻帶點酸。有的食物還有甜味兒。
歐洲人嗜甜,德國也不例外。甚至他們的調味料會使用芥末、白酒以及牛油等,不適合華國人的口味,尤其蘇以沫最討厭芥末的味道,根本吃不下去。
她最後隻吃了點炸肉排,裹著一層麵包的扁平肉片在熱油中炸得酥脆,不酸不甜,鹽味適中,很好吃。
蘇愛國和張招娣不挑食,倒是什麼都吃,而且吃得很滿足。
大學生似乎來的次數很多,他似乎很喜歡這邊的肉餃,所以自己去廚房調了汁,還給蘇以沫也帶了一份。
蘇以沫嘗了一個,這餃子是四方形的,味道還成。就是調的料汁不是華國口味,怪怪的。
張招娣跟女兒分享一件趣事,“其實許多歐美國家鹽的攝入量都不高。德國這邊鹽的攝入量跟咱們國家很接近。所以好美味的鹹菜在德賣得比其他國家要好些。”
蘇以沫沒想到德國居然也喜歡吃鹽,她倒是從來沒聽媒體提過。
吃完飯,蘇以沫收到服務員送過來的英文版德國報紙。
他們租了一輛出租車,大學生負責在前麵開車。他經常往返兩地,有這邊的駕照。
坐車的時候,張招娣好奇問女兒,“有沒有什麼新聞?”
蘇以沫翻譯幾則新聞,是關於地區政治的,張招娣壓根聽不懂。蘇以沫又找了經濟方麵的知識,張招娣倒是挺好奇,“這邊實行雙休製,周末店鋪關門,那百姓怎麼買東西?”
蘇以沫也被她問住了,於是三人問前麵的大學生。
大學生解釋,“周六不關門,但是會提前關門,一般都是周六買。周日和節假日都會關門。”
蘇以沫又讀了些商業方麵的新聞,張招娣不太清楚新聞所說的公司是哪家公司,所以就當個樂子。
她一路讀報紙給爸媽聽,雖然不怎麼了解德國文化,倒是聽得津津有味。
一行人很快到了目的地。
新天鵝堡的設計風格與華國古典建築完全不同。城堡中洋溢著中世紀的氣息,裝飾得富麗堂皇,裡麵收藏許多珍品,牆上掛滿精美的繪畫作品,還有濃鬱的宗教氣息,這點在華國建築很少見。
觀看完新天鵝堡,蘇以沫又跟著爸媽去逛了幾處著名景點。
第三天,蘇以沫從報紙上看到有個新車發布會,想拉爸媽前去參觀。
德國汽車世界聞名,既然爸爸是學這個的,這麼好的機會,自然要去看看。
蘇愛國得知是新車發布會,再看報紙上列的各項參數(阿拉伯數學寫的),他半猜半蒙,也看出這個發動機比國內發動機強上不少。
蘇愛國提起這事,心下有些淒然,“咱們廠的發動機核心部件都是德國產的。國家的意思是要研發國產發動機,但是性能一直提升不上去。”
華國汽車發展史太過短暫,跟德國有幾十年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上人家。而且國家現在缺錢,廠裡研發資金非常緊張。隻成了一個研發小組,還是在本部。
他們隻是一汽的子公司,自然機會進去。
張招娣見他感興趣,“那就去看看吧。”
於是一家人不再去旅遊,而是到新車發布會參觀。
大學生充當翻譯,蘇愛國問各種問題,聊得倒也算和睦。
張招娣看著新車眼睛都不眨一下,蘇以沫碰了碰她胳膊,“媽?心動了?也想買一輛?”
張招娣之前一直沒想買車,主要她一心想把廠子做大,不願意將錢浪費在轎車上,用車的話,也是叫出租車。
看到這新車,不說性能,就是光看它的外型也挺能唬人。
她突然領悟到一句話,人靠衣妝馬靠鞍,她跟女兒咬耳朵,“我約見那些投資人,穿的太普通,沒有好車接送,他們都不願跟我談。”
彆看張招娣現在有錢了,但她對自己依舊很吝嗇,彆說穿金戴銀,她一年也就隻買兩身衣服,還不是特彆貴的那種,就是價格親民的大街貨。
蘇以沫懂了,這也是許多銷售穿西裝的主要原因,“那是當然的。媽,你本來學識就不如那些精英。要是連硬實力都跟不上,也難怪他們看不上賽興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