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路(1 / 2)

趙九福去找的這個人姓朱, 正是刑部的主事,官職雖然不高,但刑部這一畝三分地卻十分能說得上話,隻因為現在的刑部尚書是康親王,而康親王是皇帝的堂弟,據說這兩人從小到大都關係極好,也是如今唯一在朝為官的皇親國戚, 而朱玉鑫就是康親王的小舅子。

朱玉鑫就是趙九福最能找到的路子,說起來兩人南轅北轍, 原本是搭不上交情的,偏偏朱玉鑫嗜酒如命,有一次聽聞顧行之手中有好酒之後就上門糾纏,混到了一口極品人參酒。

後來知道這人參酒是趙九福親手釀製的, 朱玉鑫就索性找了過來,他出身好, 性格倒是也不差,那時候趙九福還不是侍讀, 他說話做事倒是也客客氣氣。

可以說兩人是因為酒水結緣,朱玉鑫又是個分外喜歡角力的人,聽說趙九福的角力是聖上都誇過的, 時不時就邀請他一塊兒喝酒, 喝完之後就兩個人玩一把。

於是慢慢的倒是也積攢了一些交情,趙九福之所以直接去找他,而不是通過顧家或者嚴家想辦法, 也是因為還不知道此次事情的大小,並不想要把顧家和嚴家拖下水。

趙九福來朱家的次數並不多,不過門房顯然是認識他的,很快就迎了進門,沒多久朱玉鑫就笑嗬嗬的出來了,看見他就喊道:“阿福,你回來啦,哎呦,你不在的時候我喝酒都沒滋味,哎,你還給我帶了酒過來?”

這段時間趙九福花了不少積分在係統商城裡頭,都是直接買的人參酒,係統出產的極品人參酒一桶,換成大周朝的酒壇能有十個壇子那麼多。

一些是被趙九福用來送人了,一些是留在家中給家人喝,因為知道自己以後不常能回去,趙九福特意挖了一個酒窖,在裡麵塞了不少,以免老爺子喝沒了運送不便。

這會兒他帶過來的人參酒是用小壇子裝的,分量不大,但用來送人剛剛好,主要是在京城他不能隨心所欲的送人,畢竟雖然有釀酒這個借口,但人參酒的炮製也需要時間。

趙九福笑了起來,將酒壇子遞過去之後,朱玉鑫迫不及待的打開一聞,就笑著說道:“就是這個味兒,哎,之前你送我的喝光了之後,我可想了好久了。”

趙九福倒是並未東拉西扯,略說了兩句就直奔主題:“朱大人,實不相瞞,此次我過來是有事相求,不知道朱大人能不能通融一二。”

朱玉鑫在刑部做事,人人都知道他是康親王的小舅子,康親王雖然也是三妻四妾,但對於康親王王妃十分看重,唯一的世子就是王妃所出,連帶著對小舅子也和顏悅色,所以一些事情旁人不敢直接找上康親王,找到朱玉鑫這邊來的也不少。

聽見趙九福的話,朱玉鑫臉上露出一絲為難,但想到往日的交情和手中的人參酒,到底是沒有一口回絕,反倒是問道:“不知道是什麼事情?”

趙九福也沒隱瞞,將孫家的事情從頭至尾說了一遍,臨了才試探的問道:“朱大人,我才剛回到京城,家裡頭凳子都沒有坐熱,實在是不知道孫大人犯了什麼事情?”

朱玉鑫一聽是這事兒反倒是鬆了口氣,露出一絲笑容來:“原來是這事兒啊,你那朋友想要探監的話倒是不難,我囑咐一句就成了,不過下去之後要注意規矩,畢竟有那麼多司獄看著呢,總不能讓人抓著把柄。”

見他臉色輕鬆,趙九福內心緊繃著的弦也略鬆了一下,笑著說道:“能見著人就好,趙某先多謝朱大人了。”

朱玉鑫哈哈一笑,搖頭說道:“不過是舉手之勞,當不得一聲謝謝。”

趙九福見狀,順勢問道:“隻是不知道這案子什麼時候能夠了解,雖說孫大人也有過失,但終歸罪不至死,隻是不知道上頭如何定奪。”

看著朱玉鑫沉吟不語的樣子,趙九福笑著說道:“最近家中還打算釀一批人參酒,隻是想著這酒水釀製不易,量也不能太大,到時候不如多留一些給朱兄品鑒,畢竟這美酒配知音,若是讓我這般不懂酒的人喝了,反倒是浪費了。”

朱玉鑫一聽,倒是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看著趙九福打趣道:“你也知道自己不懂酒啊,哎,這上天就是不公平,我這麼愛酒懂酒的人,釀一個葡萄酒都成了醋汁兒,你明明不愛喝酒,怎麼能釀出這麼好喝的人參酒來。”

作為一個愛酒狂人,朱玉鑫顯然也自己動手釀造過不少酒,但他顯然沒有這個天分,下人動手的還好,至少能是酒,自己動手的就一塌糊塗。

所以趙九福這麼會炮製酒,還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人參酒,朱玉鑫心中羨慕的不得了。

“大約正是不愛喝,所以才忍得住聞著酒味,一日一日的也不去打開酒桶。”趙九福笑著說道,雖說釀酒是打出來的幌子,但為了真實性他每年確實是會炮製一下,彆說,用的人參雖然普通,但是用靈泉釀製之後,即使靈泉中靈氣散去,味道也還不錯,隻是比不得係統所出的純正和味道好。

有美酒在前頭引誘,朱玉鑫看了看手中那一小壇子人參酒,就這麼點還不夠他一頓喝的,到底是壓低聲音說道:“此事你不要再提,聖上並沒有大動乾戈的意思,但那姓鐵的杵著,府尹算是完了,其餘人也得受一段日子。”

這話一說,趙九福反倒是安心了,不會傷及性命就好,皇帝既然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就不會疾風驟雨的處理,這樣看來孫耀祖一直被關在地牢反倒是好事。

至於最後會不會官複原職,或者是有其他的懲罰,趙九福問不出來,朱玉鑫也沒有再說的意思,顯然他雖然喜歡美酒,但卻不是嘴上沒把門的人,也是,不然的話朱家也不會這般看重他,而康親王也不會最喜歡這個小舅子,畢竟王妃的弟弟可不止一個。

離開朱家之後,趙九福索性親自先去孫家走了一趟,將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告訴了孫光宗,又約定好了探監的時間,這才匆忙離開了。

等他一走,原本藏在屋內的孫夫人忍不住走了出來,連聲問道:“二弟,趙大人那邊可探到了什麼消息,可說了能不能探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