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登基至今已過數十春秋, 可感上蒼。惜年事漸高, 恐不多時。為防駕鶴之際, 國之無主,亦念國中良嗣、俊才輩出, 固特立儲君, 以固國本。
皇嫡長子李翀,俊秀篤學,穎才具備。事**,甚恭;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親;事子侄, 甚端;事臣仆,甚威。大有乃父之風範,朕之夕影。
今冊封皇嫡長子李翀為監國太子, 執掌朝政。眾必視之如朕!諸親王、長輩佐之,以固朝綱。另加封工部尚書趙明鹿為太子太傅, 戶部尚書呂靖為太子太師,翰林院大學士蕭甯為太子太保, 全力輔佐太子。
欽賜 禦批
一道聖旨猶如春日驚雷, 讓整個朝廷轟鳴不絕,皇帝登基至今已快二十年, 隻看年紀的話確實是不小了,但這些年皇帝的身體卻還算可以,故而朝中雖然有立儲之意, 但誰也沒想到來得這般突然,不給朝臣任何緩衝的時間。
大皇子是嫡長子,這些年也並無差錯,雖然之前一直並未被立為太子,但朝中支持他的大臣還是偏多,故而這消息來的突然,但朝中的群臣大部分反倒是接受良好。
至於之前一直跟在其餘幾位皇子身後呐喊助威的那些大臣,這時候忽然就安靜了下來,似乎一夜之間轉性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原本就是大皇子這一脈的人。
其實也不怪他們的態度轉變的這般厲害,皇帝冊封太子倒也罷了,且看看他加封太子太傅太師太保的三人,哪一個不是朝中眾臣,趙九福和呂靖且不說,就是蕭甯那也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盤踞翰林院多年,可以說是門生滿天下。
若太子形單影隻,其餘的皇子未必沒有機會,但有這三人保駕護航,想要再把太子拉下馬,那難度就堪比現在起兵造反了。
除非大皇子被冊封之後性情大變,直接把皇帝和這三位左膀右臂都得罪了,不然的話想要動他就得先把這三位先打壓下去,這哪裡是容易的事情。
雖說大周朝開始,太師太傅和太保其實已經是虛銜並無實權,但實際上誰都知道,這名義定下來之後,這三人就得為太子保駕護航。
再說了,這三人哪一個又是無名小輩,他們壓根不缺那點實權,就看趙九福便知道了,當年為了讓他成為尚書,皇帝可是直接把親舅舅都挪了位置。
聖旨是趙九福親手擬定的,在看見皇帝壓上玉璽的印章之後,趙九福也忍不住鬆了一口氣,隨著皇帝的年紀越來越大,太子的位置確實是越早定下來越好,否則的話一拖再拖,若是皇帝出一個意外的話,很可能又是一場動亂。
皇帝現在的身體看著還好,但趙九福卻是知道根本的,即使有星空石和靈泉的滋養,皇帝早年身體的虧本還是一直沒能補回來。
就因為這個,皇帝想必是不會有先帝那般長壽的,這麼一來現在立太子還真的不算早,趙九福固然也希望如今的皇帝能活得長久一些,但這事兒誰也說不準。
趙九福一度將長壽丹藏在苦茶之中遞給皇帝,但皇帝服用後的效果遠沒有他家中父母來得好,趙九福思慮再三便猜到了原因,因為他的身體底子太差,以至於藥效發揮不出來。
太子果然不出意料是大皇子,趙九福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還得到了一個太子太傅的虛銜,很快,他就明白過來了,大約是皇帝對大皇子不那麼滿意,所以才會讓他們三個人上。
這對大皇子而言並不是好事情,趙九福心中這般想著。
當年皇帝下令讓六部給皇子們上課之後,戶部這邊一直是李鬆仁出麵,即使後頭趙九福去了工部,出麵的人也是下麵的侍郎,所以一直以來他跟大皇子並未多大的交集。
在趙九福的印象之中,大皇子的容貌並不算特彆出色,至少比起現在的皇帝來說差遠了,也許是更像後宮那位平平無奇但因為好生養而進宮的皇後。
脾氣倒是十分不錯,看著有點當年皇帝還未登基之前的模樣,不過那時候的大皇子是壓抑了自己的控製欲和權欲,這位大皇子看著倒像是真的脾氣好。
脾氣好是優點,但要成為一國之君,脾氣太好就是缺點了。
趙九福成為太子太傅之後第一次看見太子李翀,心中就是這般想的,李翀臉上有兩個酒窩,這明顯不是他們老李家的遺傳,看著更像是一位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而不是應該殺伐果斷的太子爺,他對身邊的太監宮女甚至都十分和氣。
趙九福大約是知道皇帝為何猶豫了這麼多年,才決定冊封太子,雖說聖旨裡頭有乃父之風,朕之夕影的誇讚,但恐怕皇帝一直覺得,這個大兒子完全不像是自己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