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穗向外,麥根朝裡,堆成左右平行的兩堆,中間正好容納一部打穀機,準備脫粒。踩打穀機脫粒是最辛苦的活計,得靠體力,談二牛和談國青承擔了所有脫粒的活計。
談湘在家做好了晚飯,直到夜幕降臨,天色完全黑下來,才看到爺爺奶奶和小叔拖著沉重的步伐回來了。
接下來幾天依舊是重複昨天的故事,打完麥子緊接著又要種水稻,種稻前要挖田犁田,真是一刻都不得休息。
山裡沒有機器,隻有靠鋤頭,一鋤一鋤地挖,把泥土挖過來了,凸凹不平,還要整平滑,方便插秧。偌大一塊田,全部挖完,可真不容易。一天下來,手掌全是水泡,鑽心地痛。第二天天亮,水泡還沒好,就又要繼續,讓舊傷添新創。
挖完田,犁完田,就要插秧了。
早上四點,談湘起床跟著爺爺奶奶去田地裡拔秧子,走在田埂上,談湘感到有些搖晃,她還沒完全清醒。拔完秧之後,還需要將它們挑到待插秧的田邊。這時候談湘就會回去給大家做早飯,等做好了把早飯送到田頭。
沈南星是村裡插秧能手,插得又快又整齊。她彎下腰,隻見水花飛濺,嘩嘩作響,談二牛和談國青都被遠遠地甩在身後了。
剛嫁過來的那年,她被螞蟥叮了都會大叫出聲,如今她這純熟的插秧技術,任誰路過了看一眼都要誇上幾句的。
炎熱的天氣令人頭發曬得昏沉,栽秧時稻田的水都被太陽灼熱,螞蝗和蟲子在地上爬行無處不在,手指因為長時間浸泡而泡破,到了晚上,悶熱的天氣使得蚊子成群結隊,根本無法入眠。
清晨天還未亮就要下地勞作,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才結束工作,談湘真不知道自己這些天是怎麼熬過來的。
談湘是在是不敢想象,若是將來每年都來上一遍,她要怎麼承受,其實她的活計已經算是輕鬆的了,回來做飯的時候還能稍加喘息,她實在是不敢想,爺爺奶奶和小叔他們這些天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
更要命的事,因著棗兒溝的地形,即使以後機器普及了他們這也很難用到。
想到這裡,談湘更堅定了她帶著家人走出去的信念。
勞作這麼辛苦,若是這時候再吃不好,那真是鐵打的人也要熬壞,是以談湘在一日三餐上,十分的上心。為了能讓乾活的人吃好吃飽,談湘是非常舍得花錢花心思的。
早上每人一個雞蛋是必須的,自己家裡的吃完了就去村裡其他人家換,這年頭雞蛋隻要五分錢一個,其實並不貴,卻是補充營養的好方式,隻是莊稼人節儉慣了,不舍得罷了。
中午是饅頭或者米飯,下飯菜必須燒的有滋有味,油呀鹽呀不要不舍得放,早春時候菜地裡種下的蔬菜都已經能吃了,夏天人們吃的最多就是茄子缸豆,那真是能吃到吐,可談湘手藝好,又舍得放油,茄子切成滾刀塊,青椒用手掰成塊,再加上土豆塊一起翻炒,一道有滋有味的地三鮮就做好了。
夏天的河裡,小溪邊,多的是黃鱔螃蟹龍蝦田螺,那些年紀小地裡幫不上忙的小孩子們就喜歡搗鼓這些玩意。
談湘在去小溪邊洗衣服的時候就遇上了正在抓黃鱔的小子們,一陣交談後談湘用一毛一條的價格買了五條大拇指粗的黃鱔。孩子們得了錢,高興的跑去山下的鎮上買冰棍去了。
鎮上的冰棍隻有兩種,白糖冰棍和綠豆冰棍。白糖冰棍兩分錢一根,綠豆冰棍四分錢一根,一般小孩子們隻舍得買白糖冰棍,甜滋滋的能舔上好久。
談湘用從小孩子那換來的黃鱔做了一道紅椒仔薑燜黃鱔,開胃的辣椒,性溫解膩的嫩薑,鮮美的黃鱔,這幾樣組合在一起那真叫一個美味,一口咬下去,那真是讓人涎水吞咽,唇齒添香。
田埂上,就著這道黃鱔,談二牛他們那叫吃得一個滿足,惹得隔壁田間的李桂花都忍不住往這邊湊,她家田地也不少,談國棟和談愛超都出去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