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這年過年的時候,宋瑤收到了楚承昭第一封家書。
之前李皇後怕她多想,安慰他說冬天的時候這仗是肯定打不下來的,楚承昭他們過去,也是先做修整。
所以宋瑤收到家書的時候,也以為裡麵不會有什麼驚心動魄的事。
可是當她打開之後讀了幾行之後,就發現她完全想錯了——楚承昭和當地的武裝力量居然已經發生了摩擦,還剿滅了一個塔寨。
這種進度不僅是宋瑤這種軍事白癡沒想到的,連永平帝收到捷報的時候都愣了。
楚承昭秋末冬初出發,趕路就需要一個多月,滿打滿算到南詔也就一個月不到,誰能想到他這麼短時間就能做出這樣的成績呢?
一時間朝堂之上對楚承昭都是讚譽有加。
楚承昭在捷報裡也沒有居功,特地點了當地駐軍中幾個將領的名字,為他們表了功。
永平帝龍顏大悅,八百裡加急去褒獎了他提及的那些個將領一番,還又送了一批過年的物資去。
但是彆看楚承昭人前這般偉光正,在給宋瑤的家書裡,他可美的不行了。先說到了南詔之後一切都好,吃的用的都帶的齊全,半點兒都沒有不方便的,全是仰仗宋瑤這賢內助設想周到雲雲。
然後又說當地駐軍的幾個刺頭不服他,被他略施小計,不費吹灰之力給收服了。而後就是當地的幾個部族也不服得很,他就和軍師合計了一下,在年前都給他們收拾老實了……
隔著千山萬水,宋瑤眼前都浮現出了他意氣風發的模樣,忍不住看著看著就笑了起來。
他家書後頭還附上了趙頤寧給宋瑤寫的信一道寄了過來。
宋瑤展開她的信看了會兒,臉上的笑便淡了下去。
趙頤寧說楚承昭像個瘋子,剛到南詔的時候被駐軍將領挑釁,和人下場比武,一個人車輪戰應付了十幾個。最後累的體力不支,渾身是傷地昏迷了三天……
可也是奇了怪了,自那之後,軍中那些個大老粗見了他不再陰陽怪氣了,好的跟親兄弟似的。
楚承昭也突然不講究起來了,和將領、士兵同吃同住,一同操練,才過了半個月就黑了也瘦了。保管宋瑤見了都要認不出她。偏偏軍中那些人還就吃這一套,從上到下沒有哪個不說他的好。
而更讓趙頤寧費解的是,還沒幾天就是過年,楚承昭和將領們一商量,居然想著去打塔寨。而且他們自己想著還不算完,下麵的士兵更是一呼百應。這年也不過了,居然熱火朝天地就開仗了……還真把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
趙頤寧還說去之前楚承昭是短則三個月,長則半年就回京城,她還覺得他是異想天開。畢竟南詔的風波要真的這麼好平息,這些年當地的鎮南王也不會死了一個又一個。可是看現在楚承昭這瘋狗似的模樣,她覺得他說的那個歸期估計還真能應驗。
宋瑤把兩封信比對著再讀一遍,對南詔的事情也就了解了一個大概。
她提筆回信,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寫什麼好。雖然一早知道楚承昭是一隻蟄伏的鷹,早晚會有乘風而上,振翅高飛的一天。可她也怕他飛的太快太高,弄傷了自己的羽翼。斟酌再三,宋瑤最後就隻寫了幾句希望他們都平平安安的,不要急躁,就算待得久了一些也沒什麼的。
等宋瑤的信和永平帝的詔書一起發往南詔的時候,正月已經過了一半。
宋瑤在宮裡倒是實打實地感受了一把年味。
宮裡的規矩是真的多,尤其到了年節這種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的時候,那真是講究極了。
首先是說話要注意,不能提到任何不吉祥、觸黴頭的字眼,而後就是穿戴上吃食上都要講究,就連年頭上宋瑤隨便要喝的一道菜粥,都要起個‘七寶如意粥’的名頭,還有就是這時候也不能責罰下人。不能請太醫,這最後一樁算是比較麻煩的。
畢竟天氣正冷,誰也指不定吹了風受了涼就生病了。
宋瑤就和兩個孩子早晚一碗**辣的薑湯,把兩個小家夥每天都辣的直吐舌頭,加上東宮過冬的炭足夠,娘三個總算是都沒有任何受寒的跡象。
後頭宋瑤的家書送過去了,她就掰著手指等著楚承昭回信了。
本以為這個年節就這麼平安地過了,誰知道正月結束之前,安毅侯府的老侯爺突然沒了。
正月裡不好發喪,也不好大辦,安毅侯府往上頭遞了話,準備把老侯爺停靈三日就出殯。
永平帝和李皇後知道了,意思就是讓宋瑤代替他們出席一下老侯爺的葬禮。一來這位侯爺早些年居功至偉,二來是他養育了楚承昭長大,怎麼說對國家的貢獻都很大。帝後出席顯得太過隆重,楚承昭不在京中,此時讓宋瑤代去最為合適。
宋瑤是見過老侯爺的,印象中他是個蒼老但和善、有智慧的老人。
他照顧楚承昭雖然是奉了皇命,卻也對這個名義上的孫兒有幾分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