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內則》雲:“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加冠取字後,這個人就正式成年,從此以後是一個大人了。而因為字往往會蘊含著本人的一些特征或者期許,而且還是重要的長輩賜予的,所以一個人成年後外人一般是稱呼他的字,而不是名。
就比如許明成,他姓許名林,字明成。
從許淙有記憶開始,大家都喊他許明成,喊許林的人是少之又少。以前奶奶王老夫人以及老家的一些長輩們還會喊,但現在王老夫人也不喊了。
也就是說在許明成三十歲之後,‘許明成’這三個字就代表了他個人,至於‘許林’是誰,說出來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
由此可見字的重要性。
許淙想要一個好的字,畢竟沒有意外的話,老師取的這個字會跟隨自己幾十年的時間。雖然有的人中途會更換自己的字,但雲光霽不但是老師,還是未來嶽父,所以他取的字許淙是不想再換的。
所以好聽就很重要、非常重要了!
可惜不能提前知道。
但失望的情緒並沒有在許淙的腦海中停留太久,他忽地想起一件事來,便問:“爹,你知道太子那件事怎麼樣了嗎?”
“我今天曾想過要不要告訴湘王殿下,但後來覺得不妥,因為如果他應該知道的話,那麼陛下或者太子會告訴他的,而不是由我來說。”
許明成道:“有些許進展。”
“但具體查到了什麼雲閣老卻沒說,隻是讓我們莫要再往外傳。既然如此那我們安心等待就是了,畢竟涉及到皇子,急不來的。”
既然許明成這麼說,那許淙也就沒再追問了。
或許是因為太子從一個名字,變成了朋友的哥哥,所以他在許淙這裡,也變得立體了起來。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許淙暗暗留意起了京城的一些動向,比如官員的調動、宮裡的守衛變化等等。
但或許是因為他的官做得不大,人脈也不夠,所以並未發現什麼異常。而更細致的打聽他也不敢做,怕將自己牽連進去。
好在這段時間裡,有另外幾件事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第一件事當然是加冠取字。
許淙已經滿十八歲了。
選了個黃道吉日後,他在親朋好友們的見證下舉行了冠禮。冠禮的正賓是他的老師雲光霽,加冠後給他取的字是‘瑾之’。
對於這個名字,雲光霽是這麼說的,“瑾者,玉也。”
“《楚辭》有雲,‘今世所睹,懷瑾瑜而握蘭桂者,悉恥為之’,為師望你以後便如此字,握瑜懷瑾,瑾之,亦謹之。”
瑾之,瑾之……
許淙在心裡默念了幾次,然後俯身下拜,“弟子多謝老師。”
這個字比他想象中的好多了,他很滿意。
而在許淙加冠的這段時間裡,之前說要成親的張元蒲,也把請帖送了過來,邀請許淙去參加他的婚宴。張元蒲在他們這一科進士裡,不算今年最早成親的,但也不是最晚,等許淙喝完最後一場同年的喜酒,時間已經到了冬天。
這年冬天的某個下午,一個消息如驚雷般響徹京城。
太子與湘王遇刺!
……
消息傳來的時候,許淙和其他庶吉士們一起,正跟隨於學士他們整理先帝的起居注,以便摘選其中重要的內容,加入到將要修訂的書中。
聽聞太子和湘王遇刺,滿屋子的人都驚呆了,一時間鴉雀無聲。
於學士豁然站起,不敢置信地問道:“此,此話當真?!”
來傳消息的是個皂吏,他神情恍惚地道:“……外頭都傳遍了,血,太子乘坐的那輛馬車從城門到宮門,流了一地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