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中旬,鳳凰花樹已經滿是新芽翠枝,偶有掠過的鳥雀停留,鳥鳴啾啾,人聲寂寂。
若是猜得不錯,約莫在五月,秦淮的風花花束仍然會開出鮮豔的花來。
距離柳宴心前往西津已經有好幾日了,也不知道她如今怎麼樣了。
“公主,讀書要專心。”
她身旁的顧白修看著秦淮思緒橫飛,忍不住出言提醒。
宴心隨時離開了,可是臨走前卻給她開了好幾十頁的書單,讓她按照這書單上的內容挨個看,每一本書看完以後都得做出三篇注解與內容精選。
若是不好好完成任務,柳宴心就不會回來看她,
這不就是存心刁難嗎?
秦淮從小到大最頭疼的就是讀書了,可如今也不得不迎難而上。
她再一次從頭翻閱起柳宴心開的書單,從這書單裡看,裡頭不僅有百家之言、兵法戰術、三國遊記,竟然還有前朝秘史?
這前朝秘史多半是前朝宮廷之事,有宮闈爭鬥、皇嗣謀權,諸侯野心等等一係列的故事,其實這些都是有趣的,而且也算是秦淮平常常會去了解的。
宴心也是真知曉她的喜好,這才才一堆正兒八經的書中特意尋了這些來讓她打發時間。
而且有一些兵家戰士之類的,宴心還特意囑咐了顧白修翻成故事講給她聽,就怕她不感興趣。可秦淮倒是不明白,她不過是一個公主而已,又不是什麼日後要封侯封疆的皇子,何必看這些。
顧白修看她無法專注,便放下了手中的書籍,溫和言道。
“理無專在,學無止境。學與年紀身份地方無關,更多的是心境,公主貴為天榆皇女,本就改比常人勤勉,如今更應該珍惜這失而複得的時光。”
從前自己不管做什麼,顧白修都隻會在一旁笑而不語,永遠會支持自己的決定,可是自從複位之後,顧白修似乎也有了些許改變,不再一味縱容著自己。
難得見顧白修對自己的學業如此看中,竟然還說出了這樣的話來警醒自己,秦淮一下也不好意思了,連忙表態。
“白修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會好好學的,絕對不會辜負你和宴心的期望的!”
其實秦淮也沒想偷懶,隻是這麼多年沒看過什麼書了,突然給她施加了點壓力她有點不習慣而已。
她知道柳宴心和顧白修都是為了自己好,也都是為了讓她能讓百姓改觀,如今風聲剛過,她又怎麼能這麼快懈怠!
看秦淮自己也能想通這件事,顧白修不由點頭,“公主能這麼想自然是好的,”
如今秦淮手上的這一本書是破軍山關於近幾年十二部落動向的記載,和這幾次戰役當中的成敗關鍵。
原本這隻不過是破軍山弟子收羅的信息,宴心卻憑借她自己的記憶,將這些信息整理成冊,變成了一本《十二部戰集》。
“白修,這本書我也要看嗎,這裡頭好似有不少和十二部落相關的信息,一直從三年前寫到了上個月。”
秦淮不過是翻了幾頁,就被這書中的內容給驚歎了。
西夏族生性陰狠,為求生存之法常年秘密擒得其他部落女子進貢,彆說是手足相殘,更有父兄噬女的先例。在西夏,女子從沒有說話的權利,一切的根本都握在男人的手中,更是有些女子因為一言不合就被輕易奪取性命。
難怪西夏屢次想要和天榆同盟都被父皇拒絕了,原來他們表麵上人畜無害,背地裡竟然做了這麼多肮臟齷齪之事。
除了風土人情的記載,往後就是各地域和戰役的分析融合。
夷沙和也先也是死敵,也先一族是馬背上的好男兒,夷沙人則擅長偷襲和製造兵器。這兩方十多年來都勢同水火,可是屢戰屢平,梁子結到了現在。
兩方的戰場常年在西津與楚的外圍,有密林和山穀作為隱蔽,對於守城的夷沙占有地利,也先士氣充沛糧草充裕,擅長拖延打持久戰……
“這書竟然這麼詳細,除了各部落國土子民的習性和特長以外,就連他們喜歡騎什麼馬,馬兒平日喝多少水,吃什麼草料都有記錄,你們破軍山的弟子也太辛苦了,連這些都要去查探。”
秦淮從來沒有讀過這樣的書,更是不知道連芝麻大點的小事都會有人去可以調查,取其中的規律來記錄。
麵對秦淮的驚訝,顧白修十分冷靜,隻是大致解釋道。
“部落之間常有爭端,大體為的就是土地的資源,他們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戰,為了保護族人不得不戰,為了後世的興衰亦不得不戰。”
他還在師父身邊時就一直明說這破軍山弟子的威名,知道他們以激濁揚清為己任,師父也經常誇讚破軍山師尊觀硯有大智慧,隻是慧極必傷,物極必反。
當初他年紀尚小,不明白師父話中深意,直到經曆了許多事情,才明白有時候眼睛看過的不少算了,心裡明清才是最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