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狄青將極大的心理落差消化完, 他從前知州陸辭處收到一個大遞件兒的消息,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傳遍了整個學舍。
連宿在此處的夫子們, 都被這不小的動靜驚動了。
他們一邊努力回想狄青平日的表現, 一邊忍不住懷疑起自己是否太過粗心大意,才忽略了這麼一位叫三元及第的陸知州極其看重的天縱英才。
懷著相似的微妙心思, 他們紛紛披了外衣起身, 聚到狄青這來看情況。
居然是套簇新的《左氏春秋》,拿在手裡隻消粗略翻看幾頁,就能輕易瞧出是用上好的紙張和墨所雕印的, 價值定然不匪。
夫子們不禁感慨,再看向好似已經樂傻了、呆呆坐在床邊沒有反應的狄青,語重心長道:“陸諭德的殷切期許, 你可切莫辜負了。”
狄青老老實實地點點頭。
見他這副老實巴交的模樣,他們忍不住又叮囑幾句, 才驅散來湊熱鬨的其他學子,叫狄青安置了。
等人走乾淨了,狄青便將房門重新關上, 把陸辭那封薄薄的信給取了出來,鄭重地放在枕頭邊上, 再將《左氏春秋》給小心放在衣箱裡, 用柔軟的布料妥善包好。
點燈讀太費蠟了,而且如若一不小心,扯壞了某張書頁,那他不得心疼死。
索性明日天光亮了, 再拿出來讀。
狄青這麼想著,就心安理得地先把那本隻一看就叫他感到頭皮發麻的《左氏春秋》給先放到了一邊,然後難耐激動地將信拆了,就著從窗口撒入的明亮月光,認真地讀起信來。
在信裡,陸辭先說了自己在京城剛購置了新的宅子,舊的住處會托給牙人售出,讓狄青日後赴京趕考尋他暫住時,莫要找錯了地方;再是表示自己述職一切順利,唯一的學生,也就是當今的太子殿下,雖較狄青還年幼兩歲,卻極其聰穎刻苦;最後簡單地表示了對狄青的期許,希望他能勤學不綴,早日來汴京同自己相見。
短短一封信,狄青卻是讀得心情跌宕起伏,百轉千折:驚訝,皺眉,抿唇,隱忍,再到頭痛,以及最後的驚喜和期待。
他貪婪地將信反複讀了好幾次,尤其那句叫他怦然心動、嗬嗬傻笑的‘盼汝早來京,與我重相會’,更是看了好多遍。
直到倒背如流了,他才緩緩把信放下,一臉嚴肅地收到屜裡。
他一定要好好念書,爭取早日去京城尋陸郎君!
因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期許和憧憬,狄青真正躺到床上後,沒過多久,就陷入了好夢之中。
他有所不知的是,受了陸辭的‘進京趕考時與我同住’之邀的,可不止他一人。
而還有初戰不利,正被諸位夫子親自押著在密州苦讀、準備來年再戰考場的鐘元和易庶,以及屆時要進京來督促他們不得散漫的李夫子。
——而根本不可能是他美夢中所幻想的二人共處一室。
正挑燈夜戰的陸辭,如有所感地打了個噴嚏。
隨侍一邊的健仆頓時一陣緊張,下意識地就撥了撥炭盆,叫火燒得更旺一些,又將掛在門邊的大衣拿來,猶豫著是否該給陸辭披上。
陸辭擺了擺手:“不必。你先下去。”
屋裡被炭火烤得很是暖和,除了這個來得莫名其妙的噴嚏外,他甚至都快要冒汗了。
健仆將杯中茶水加滿後,便恭恭敬敬地退下了。
對這幾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近來堪比爭寵、一個賽一個的細心體貼的行徑,陸辭不禁無奈地笑了笑。
他們與陸辭所簽的契約並不算長,不過三年而已,而追隨這麼一位出手大發、溫和善良、體恤下人,自身還前途無量的主人的好處,他們既嘗到了,就更不願意失去。
但說到底,他們除了力氣大些,體格瞧著壯實些,較能唬人外,並沒有什麼特彆之處的。
健仆們皆有著自知之明——若說這宅子裡有誰是郎主不願意離了的話,那恐怕手藝日益精進的廚子。
因此,儘管離契約到期還有將近一年的功夫,他們就已卯足了勁兒,將彼此視做競爭對手,開始在陸辭跟前輪番表現了。
陸辭對緣由雖是心知肚明,但來年究竟計劃如何,會否跟所有人續立契約,他並未拿定主意,並不好同他們說些什麼寬心話。
畢竟在京裡能呆多久,並非是他一人就能說了算的。
陸辭慢悠悠地飲了口熱茶,便聚精會神地繼續寫了起來。
他今晚上已早早地備好了課,現正忙活的,是舉薦一事。
——在寇準的提醒下,官家趙恒終於想起了館閣裡的一片狼藉,不論整理、校勘還是纂修方麵,都急需大量人手的這一茬來。
於是從各地官員中篩選出合適的,權知館閣校勘和史館檢討等職務,粗略估計,起碼會有五十多個新出的空缺。
這消息一出,無數選人的心思都活絡開了。
甚至連最仇視寇準的那些黨.派,也一邊罵著寇準收買人心,一邊‘不計前嫌’地琢磨起,這五十多個位置裡,究竟能給自己派係裡的人占下多少個。
彆看隻是館閣校勘和史館檢討在館閣之中,不過最末的第三等,也並無多少實權,但館職本身的清貴和優越性,曆來就在士人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莫說是選人們對此趨之若鶩,就連不少京朝官,都忍不住起了心思,想要下手一爭。
然而絕大多數選人,卻是連被考慮的機會都不曾有過的——一般官員想要擔任館職,須經大臣推薦,才準考試。